我也簡單的談一下台灣社區媒體的發展

benla
·
·
IPFS
·

@梁啟智 談的蠻細,我談的比較粗。簡單談一下台灣社區媒體的發展,有機會再作補充了。

1980年代初期,當時的台灣新聞局及省政府便開始補助民眾回鄉興辦社區報,那時,台灣也正受到現代化主義思潮的影響,不但以英美為師,更想超英趕美。新聞局在1979年7月公布〈行政院新聞局輔導社區雜誌要點〉,創辦社區報風潮遍 地而起:《雙和一週》、《臺南一週》、《豐原一週》、《山城週刊》等都是在這時期創辦的社區報。 有些傳播學者擔心本地的經濟與文化主體漸失,鼓勵傳播科系的學生回鄉興辦社區報。雖然許多人認為,這是當時國民黨政府另一種操控媒體的手法,但卻也造就了台灣戰後第一次的社區報風潮。

而文建會在 1994 年開始推動「社區總體營造」政策,也曾鼓勵各個社區發行報刊,當時有許多社區發展協會自辦社區報,內容刊載了許多社區大小事,但也有不少是社區裡的「官方」資訊。921 大地震後,「全國民間災後重建聯盟」除了救助工作,並協助發展社區報,讓社區媒體作為在地資訊流通平台、相互打氣的媒介、在地的公共領域,共同尋求地方未來發展的可能。公部門的補助以新聞局輔導重建區一鄉鎮一家社區報為主,共輔導21 家社區報紙長達三年(2000-2004),共計兩千萬元。2004年3月,因完成921重建階段性任務,新聞局不再補助重建區社區報,轉型成立電子報。新聞局轉向補助社區媒體培訓編輯採訪種子人才,不再補助社區報印刷費、編輯行政費用。多數的重建區的社區報出現不定期出刊、停刊,或與社區營造結合。

雖然台灣社區報經歷近四十年的發展,大多數都只是曇花一現,消聲匿跡,一路走來相當辛苦,即使如此,在飄搖的風雨中,仍有不少老字號的社區報屹立不搖。

例如,成立於1975年 8 月的「文山報導」,是由前中國時報記者謝春波、何其慧夫婦創立,這個以大台北文山地區為服務主體的地方刊物,以近四十的時間陪伴社區居民,協助在地產業發展。曾榮獲卓新獎第一屆社會公器獎的「山城週刊」於1979年在東勢成立,社長吳鎮坤、總編輯吳國城當時是文化大學的助教,有次,資深媒體學者歐陽醇告訴他們,學新聞的人一定要有愛鄉土的感情,與其進大報,不如辦社區報紙服務家鄉。於是,在老師的鼓勵下回鄉創立社區報,他們邊兼差,邊辦報,雖然十分辛苦,但「山城週刊」裡可以看到東勢的大小事,更有許多與當地農業相關的農情資訊。

而在高雄美濃的「月光山雜誌社」及「今日美濃」更是當地的「輿情中心」、在地人的精神食糧。「月光山」創立於1982年,一開始由邱智祥與林茂芳向美濃農會借貸了三十萬元成立,這幾年來,報導了大量的美濃新聞,紀錄了在地的歷史,也是當地公共議題論辯及客家文化認同的重要媒介。而1964年成立的「今日美濃」更是全亞洲第一份社區報,創辦人黃森松畢業於政大新聞所,同樣放棄主流媒體的高薪,返鄉創辦社區報,採訪、打字、編輯,甚至印刷、發行及收費幾乎一手包辦,雖然四十年來經歷過幾次停刊,但仍然不願意放棄。2013年,他榮獲政大傑出校友獎,他在接受該校媒體訪問時,提到農村的處境及社區報的意義,他說,農村的嚴峻處境,不是單靠官員們所說的農村或農業改造就得以改善,必須從農民出發,讓他們實際瞭解自己所處的社會、增進公共意識與公共參與。

台灣的過去有線電視系統業者也製不少地方新聞,特別在非法階段及合法初期(1990左右),媒體尚未集團化的階段非常蓬勃,以民進黨支持者為主的「民主台」是重要角色。有線電視地方新聞的製作起源於民主台,九O年六月,高雄「第一民主台」為突破國民黨壟斷媒體以及三台新聞重北輕南的新聞價值,開始以大高雄地區為報導範圍。之後,宜蘭「日日春」及「台中民主台」也相繼開播地方新聞,逐漸的吸引業者投入地方新聞的製作,後來也跟80年代中期出現的另類錄影帶,如綠色小組、第三映象工作室結合。

除了政治頻道和自製新聞外,民進黨的本土性格也反映在民主台的節目內容上,例如,在語言的使用上,包括了閩南及客家族群的母語,同時為突破軟體製作上的困境,部份業者著手製作具備本地特色的節目以吸引顧客,宜蘭的民主台就設立一個特別的頻道,內容包括閩南語的戲劇、鄉土文化介紹,以及歌仔戲等;潮洲台及南投台因附近居民大多為客家人,因此節目容便提供了客語的戲劇、客家山歌、六堆民俗的地方性的節目。不少業者也製播地方論壇節目,鼓勵民眾參與地方公共事務,反應人民的聲音也是民主台的特色之一。換句話說,除了政治意義外,更挑戰了傳統媒體重中央、輕地方,重北京語、輕方言的現象,這種有別於台灣主流媒體價值的運作方式,似乎也讓有線電視的地方及區域的功能得發揮,當然,更重要是這些民主台也成為當時民進黨攻城掠地的灘頭堡。

除此之外,有些民主台也製作了不少的在地文史節目,例如,我博碩論文研究對象—大新店民主有線電視就製了上百集的在地文化節目,地理範圍包括台北市的木柵、景美,新北的深坑、石碇、烏來、新店等地,留下了珍貴的影響紀錄。後來我也協助將這些影片數位化,存放於世新大學圖書館。

對我來說,當時有線電視是重要地方文化的載體,並有機會促成區域內、區域間,甚至是地方與跨國間的連結,但隨著媒體越來集中化,這些地方系統便不再以製作地方節目為重心,非常可惜。於是,2002年,我帶著學生開始拍景美、新店一帶的紀錄片,邀請地方有線電系統製作人擔任講師共同合作,作品也透過當地有線電視的公共頻道播出,而這也是我到中正大學後,開始帶著學生在鄉村作田調,訪問鄉民,共同工作,結合民眾劇場,編寫出屬中正大學所在地三興村的劇本與戲劇,而現在則是訪談鄉民共同製作廣播節目,在學校電台,透過無線廣播出。這部分以後有機會再聊。

雖然至今,有線電視的地方新聞雖然不如以往受到重視,但仍有部分系統業者願意用心製播地方新聞。

最近這幾年台灣的社區媒體又開始引發關注,主要文史團體、社造組織、社區大學的運作(我大概在社區大學作了五、六年的公民報導培力,台灣著名的公民記者大暴龍是我們的第一批學員,有個很有趣的歷程,之後在慢慢聊)及青年返鄉有關,除了傳統的報刊,也開始走向「文青」風格,當然,也會把網路當作是重要平台。另一部分,公視PEOPO大力推動公民新聞,和社區大學及NGO平台合作,並提供培訓課程,只要登記身份資料(非本國人也行)就可成為公民記者,目前登記的有9000多名的公民記者,公民記者的報導大多偏向社區事務與社區活動的紀錄,也會討論公共議題,較少激進性的內容。此外,優質新聞發展協會、串樓口、部分社區大學也有公民記者的培力課程,但成效遠不如PEOPO。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