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權者的抉擇

Jerome
·
·
IPFS
·

在受到疫情影響停留在台灣五個月左右,也算是重新讓自己沉浸在這個完整的環境中重新體悟一下感受。在一系列走過留下的文章中,寫了不少面向,唯一就是政治話題一直不想要也沒能力去碰觸。一方面是覺得自己離開的久,所見到的很多現象並無法深思其背後可能應該要具備的歷史與背景因素,所以如果只單就發生的事件發出感想,多半只是膚淺的直覺回應罷了。另一方面則是認為自己並沒有這個能力去碰觸,既非相關專業出身背景,也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總擔心寫起來貽笑大方。

不過不在文字上表達並不代表在真實生活中不會談論到。身邊蠻多朋友其實在碰面聊天時,難免都會聊到一些政策上的決策後的發酵討論。與母親之間也經常會聽到她聽到或是收到一些傳言一類的,然後回來作為飯桌上的話題。這些大家當然都不會當真去較勁,但有時候一個人回想這個場景時,總覺得利用媒體進行的廣而告之並「順道」將風向帶到設定的方向這一類的手路,真的在很多族群都是具有顯著的效果。

簡單的原因

因為現在人每天要處理的「信息」量實在太大了!有各種即時通訊apps,諸如:Line、WeChat、WhatsApp、Messenger、Telegram......等,有各種社交媒體平台,諸如:facebook、instagram、Tik Tok 與 各大論壇,更有傳統媒體的 Cable TV 有線電視、電台廣播、報紙(還有人在看嗎?)、雜誌......等,以及新興媒體的 YouTube 與各種 Podcast等。這嚴重切分了每個人每天醒著的時候的 Screen Time,群魔亂舞似的都來搶奪觀眾寶貴的注目時間。這樣持續的轟炸下去,輔以背後越發強大的 AI 技術,當然讓用戶更是深深不可自拔。於是大多數人就不想要看又臭又長的文章、深度分析的話題...等需要用「嚴肅」態度去思索的話題。

於是,產出更多簡單幫用戶解決吸收的「懶人包」,從此大獲全勝!

而利用「懶人包」一類的總結糖衣包裹著特定信息方向的「帶風向」式引導術,也就順應時代成了顯學了。

舉個栗子來吧!

數日前米國的部長來訪,在與小英會面並發表演說時,不慎口誤將小英誤念成習大大。想當然爾在野黨不會放過這機會猛力的借題發揮,但最讓自己傻眼的是執政當局的對應方式,是用著各種媒體機器透過不一樣的說詞來解釋。喔!不,其實不是解釋,更多的是更用力的攻擊反抗,試圖讓這話題能被砲火猛烈的轟炸下被「調整」到「所謂」「合適」的位置。

最傻眼的應該是,當事人自己針對這件事情自己公開承認是口誤了。可能在米國人的立場來說,這很正常吧?說錯話口誤誰不會發生呢?他甚至還說了無意冒犯且小英本人也不覺得被冒犯。(這一招還真是絕了~)

這下可好了,當初所有出來大放厥詞的一下子不知道這話題怎麼圓回來了。

邏輯對嗎?

這一段時間總是一再發生相似的執政決策結果與觀感的基本邏輯差異相矛盾的狀況。無論是小明能不能回家的問題(所以人權都是有選擇性的人才有嗎?),還是告知大家相忍為國遵守防疫政策但卻從嚴重疫區(米、日)前來的官員最後沒有個好「說法」給民眾交代,最後只好請指揮官來個「有事我負責」來堵大家的嘴。(這是小朋友吵架嗎?)

一而再的事情發生,也讓身邊一些朋友真的是自爆了~看著很多原本也是對政治冷感的人一一也開始為這個議題表達了情緒,能顯見這樣的狀況真的是越來越離譜。

狗吠火車

儘管知道這類事情再怎樣吠也不會有效果。不過還是想記錄著,讓荒謬荒唐被思索咀嚼後留下足跡,也警醒自己更應深思熟慮,「盡力」看透意圖,建立自己的世界觀。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Jerome連續兩年寫作不間斷,可以稍微自稱是個「文字堆砌人」。曾於多領域任職與創業,帶隊完成金氏世界紀錄項目挑戰。現音樂產業 x 文化活動產業與夢想家共同追逐獨角獸中。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2022 馬特市年度問卷 | 中斷了日更的一年,波動起伏的一年

活動順利落幕

懷念的與革新的自強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