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明翰神搖之旅】逃不出基督五指山 — 回到神學研究的搖籃
決定讀神學是一種過程,也是一種修行。讀神學不是一般修學分,亦不是職業。我們以為讀神學太學術,太象牙塔,結果認真讀神學的人太少。轉眼之間,讀完神學的出路,彷彿只有在教會與基督教機構工作。我們忘記了讀神學是一種召命,甚至乎是一生也在讀神學。
對我而言,我希望兩者取得平衡。我拿了自己的青春、前途與事業作了一場賭局。在教會、神學院與職場彈出彈入,真真正正實踐了神學家Paul Tillich站於鋼線上生活。十年人生幾番新,我始終都逃不出上帝的手,真的是時候回到神學研究的懷抱。
很久之先,我一直鄙視神學圈子,教書的人都是象牙塔出生,好像從來沒有在地球生活過。人生欠缺經歷,一生人都是扶搖直上,最後成了一個行屍走肉的牧師工人。上帝給予我們珍貴與短暫的人生,但過程中我們活在自己的comfort zone,好像從不相信上帝會保守自己的人生。我不想這樣浪費光陰,不想活在虛偽的掌聲當中。我決定不認命,誓要打破這一種讀完神學在教會工作的二元生活模式。因著得罪了基督教權力高層,我被迫脫離了教會與工作的基督教機構,從此孤身上路,摸索自己的信仰,找尋屬於自己與上帝溝通的道路。在魔魅世界找機會,也探索神學如何在工作場合的應用性,結果人生不知不覺用了十年時間努力生存,頓覺落地經驗已經足夠,是時候回到自己的召命 — 「神學研究」。無獨有偶,我與 (後) 搖滾樂結緣,成了個人整個神學反思的核心思想,加上有實戰經驗,不純粹是邏輯思維,而是在學術、聽音樂與人生經歷間找到一門鎖匙,今天終可以全心全意做自己喜歡獨特的神學。
鄙視了神學象牙塔的離地偉論,到了今日我竟然要回到神學學術世界,人生果然是多麼的有趣,同時好笑,仿佛是上帝與我在開了一個玩笑。
今年推出個人處子之作的《道成搖滾》,也算是我個人處子神學作品,亦是首次嘗試以神學角度整合過往的研究,當中也加插了多少個人信仰經歷,就是以聽音樂的方式與上帝溝通,尤其是人生去到某些黑暗處境。
https://www.logos.com.hk/bf/acms/content.asp?site=logosbf&op=show&type=product&code=IB934&layout=Bookcard
《道成搖滾》之後,我亦自我感覺良好地創造了一些純電音的音樂作品 — 《Three steps to Cyber heaven》,借純音樂表達基督教信仰的黑暗面。也許,你會覺得凡事應該正面,但認識自己的黑暗面,甚至擁抱它,很多時正是基督教信仰最強而有力的修行方式。
https://open.spotify.com/artist/2eE41mt1NkuITpTFzwcz32
可惜的是,今日香港教會忘記了黑暗,在個人修行與社會參與上,我們只自欺欺人與擦存在感,只要掌聲,不要上帝。由於這一種生活與生存模式,我吸引了一些非傳統持守信仰的基督徒。有神學院老師的反叛子女,也有對教會失望離教出走的傳道人,好像做到所謂的「另類」牧養工作。或者應該說,只要一個人努力生存,就自自然然做好一個人,別人在你身上就會找到生存的安慰。
離港留英進修在即,我不會說甚麼畢業後回歸我城貢獻,也不坦然說學成歸來復興甚至香港神學與教會,人總是帶點自私,好想做自己喜歡的事。我喜歡研究搖滾樂與神學,閒時自己創作音樂,生活至上,而是回饋上帝最好的禮物。除非有甚麼神人摩西式的啟示,否則努力守護自己相信的基督價值,一切都已十分足夠。
讀完神學博士,正經時做下研究及講書,閒事寫書作歌,最重要是跟隨上帝跟得有型。不要做無謂的妥協,不造作,不擦存在感,不作邪道之事,生命已經有好好的交代。
========
*離港在即,在此要多謝中大大學崇基神學院龔立人教授。我們溝通不多,但每每我想需要屬靈前輩傾訴,他總是隨傳隨到。還有少不得要感謝香港大學黃志淙博士,他不只是我認識音樂上的百科全書,更加可以與他暢所欲言,不需要在他面前修飾自己,不用扮嘢。
*最後,我都要保持自己FF的個性。當我修畢博士學位後,滿足了只看名譽地位,不看實力的人性膚淺,大概可以凡事都能的狀況下,或者我可以做更多天馬行空的計劃,希望可以完成到第二本書冰島音樂的作品,呵呵。
寫於2019年12月9 日,準備留英讀神學博士。
其他有關讀神學的文章:《咪鬼讀神學》
https://medium.com/@shanzhaimike/%E5%92%AA%E9%AC%BC%E8%AE%80%E7%A5%9E%E5%AD%B8-c35b22045794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