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耕|遠距會議(7)• 留白、邂逅、利他與從眾

閱讀筆耕
·
·
IPFS
·
讓空白消弭贅詞,讀書是為了邂逅,找到切點說故事。

今天是 線上口語表達讀書會 的四月場(固定於第三個禮拜日召開),兩位講者為這次分享訂下的目標是「避免贅詞」,記下一些心得,分享。

Photo by Chris Montgomery on Unsplash


■ 讓空白消弭贅詞,還得靠情緒

說到贅詞,多多少少在所難免,比較嚴重的情況是聽某個人說話,沒有刻意打開自己的偵錯天線,卻仍一而再、再而三地「反覆」接收到某種模式,已經到了令人焦躁慍怒的地步,以下是一些令我印象深刻的:

「⋯⋯的樣子。」
「嗯(拉長音)⋯⋯。」
「這樣子可以齁!」

雖然預告說要抓贅詞,我仍把心思投入在聆聽「內容」上,倒也未有扞格不入的感覺,整體來說是舒服、流暢的就行。

覆盤時,J提到贅詞的出現,很可能是因為想要保持說話不斷,於是那些原本可以留白的地方,被下意識地塞入一些詞彙。咱們應該調整心態,適時地停駐,也就是成語抑揚「」挫的藝術。於是話說回來,大家給第一位講者A的鼓勵,是表達時不要那麼「平」,可以放入更多情緒,有輕、有重、有起伏。

讓空白消弭贅詞,讓「頓」變得有意義,還得靠情緒。


■ 讀書,是為了邂逅那一句話

至於A策展的內容是一本書,名曰《快速抓重點,過目不忘的閱讀術》。作者把書分為「快書」與「慢書」兩類,前者的特色是貫穿全書的線性要素很少,切入的點很多,多半是指商管書,我想。

讀快書,那就真的不必「逐字細讀」,我想起研究所期間,因為大量讀論文,最後自然而然衍生出一些攻略法,看頭看尾看綱要,看圖看表看數據之類的。

別老想著要讀透一本書,讀書是為了邂逅那一句話或一個概念,就好。

作者這一席話,也呼應日本書評家 土井英司 於《一流的人讀書,都在哪裡畫線?》裡所提過的,商業書只要有一個小地方對讀者有幫助,其他全部派不上用場也沒關係;就像在挖礦,只要挖到鑽石,其他砂石都不重要



■ 利他與從眾,敘說一段故事

另一位講者E帶來的資訊體量龐大,是關於一間公司上市櫃的流程。

眾人給的回饋是基於時間(不宜超過 15 分鐘)、受眾(大家背景資訊不一)的考量,建議格局不要做那麼大,可能從中單抓一個主題,用「故事」把它包裝地精彩就好。

以生活中的例子,去映射(類比)複雜的概念。

而素材這麼多,該怎麼挑選呢?不妨從「利他思維」、「從眾心理」做切入,應用在開場段,設法把想講的故事(主題)和聽者連結在一起,給他們埋一個續追的理由。



閱讀筆耕的簽名檔
🌱 加入中書神經系統圍爐 👇
專題 #寫作的反思 與 #爐內真心話 連載中。
🌱 我在其它平台出沒 👇
FacbookTwitterLiker SocialMattersMediumvocus 】
🌱 我的教學文與邀請連結 👇
≣ 註冊 noise.cash一起成為「噪咖」體驗社交金融
≣ 註冊 Presearch |一舉三得的 search to earn 使用心得
≣ 註冊 MEXC抹茶交易所走跳,兌現 OSMO 與擼羊毛
≣ 註冊 Potato從 Potato Media 學到三件事
CC BY-NC-ND 2.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logbook icon
閱讀筆耕從 2020 年 8 月開始寫字 https://linktr.ee/penfarming 金融職人|文案編輯|雜食性閱讀者|Heptabase 愛用者 🌐 區塊鏈教育平台【鏈習生】團隊成員 🗞️ 電子報【創作者經濟IMO】主編 👤 臉書專頁【閱讀筆耕】
  • Author
  • More

創作者經濟 IMO 📣 週報 #66|紀念賈伯斯逝世 13 週年:100 條思考精華

閱讀筆耕|HBO 紀錄片稱比特幣創造者「中本聰」是 Peter Todd,他是誰?

閱讀筆耕|美國 Reddit 鄉民最在意的比特幣 5 大隱憂,專家們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