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复盘 | 我们如何处理闲暇,就如何过一生
“人越是忘记自己——投身于某种事业或献身于所爱之人——他就越有人性,越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所谓自我实现,绝不是指某种可以实现的目标,因为人越是追求这个目标,越是容易失去它。换句话说,自我实现可能是自我超越唯一的副产品。”
——维克多.弗兰克尔《活出生命的意义》
4月,我想聊聊自由与闲暇。
上半月,我飞去广州深圳进行了为期10天的旅行办公,度过了充实忙碌,高密度社交和输出的上半月。
下半月回到上海,短暂地休息了几天之后又开始了密集的工作。在永远也处理不完的工作下,身体和情绪时不时会罢工宕机那么几天——什么也不想做,但也并没有很好地享受这段什么都不做的闲暇时光。
4月末受706青年空间的邀请,作为嘉宾参与了一场线上沙龙的分享,和另一位嘉宾交流了「自由职业以后,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交流过程中,从另一位嘉宾身上学到了越是自由,越是要有意识地「管理和控制自己的工作时间」,而不是在脱离职场后,换一种形式继续自我剥削。
其实不仅是我,身边不少和我一样做自由职业的朋友,都由于种种原因,给自己过大的压力,生活和工作的界限完全消失,永远无法停止思考工作的事情。
这样是不是背离了我们做自由职业的初衷呢?
我决定在4月初给自己安排一场旅行办公,也是想借旅行的机会离开旧环境,主动增加一些不带负罪感的「闲暇时间」。
那么4月的故事,先从旅行办公说起吧。
4月4日,我一个人抵达了广州,由于住的民宿在老城区的市中心,去大部分地方交通都很方便,工作不多的时候,我会先在民宿处理完工作,再去附近感兴趣的地方走走逛逛。
工作多的时候,就提前查好想去的小店和咖啡厅路线,去餐厅的路上就把想逛的街道都看过了,吃完饭的下午,再去面对着荔湾湖的咖啡厅办公,既完成了工作,也欣赏了美景,还拍了很多照片和视频,作为将来做内容的素材储备,一举三得,而且出奇高效。
一个人在广州时,我把要见的朋友,要做的工作都集中处理完了,后面几天大家都陆续抵达广州时,我才有时间和大家一起活动。
旅行办公的最后几天,快乐很多,也很充实,充实到根本没时间发朋友圈分享快乐瞬间。不禁感慨:那些平时不发朋友圈的人,可能是因为现实生活太过充实。
4月,我的大部分思考和感受都来自社交,与不同人碰撞,给我带来了很多看问题的新角度。
很奇怪,明明以前上班时,社交对我来说是一件消耗能量的事情,现在却变成了充电。某天我在网上分享这段话时,有人说:主要看跟什么样的人社交。
还真是这样:以前的社交,很多都是无目的、无意义的被动社交,在那些场合,我对参与社交的大部分人都不感兴趣,社交结束了大家也各自散去,从此相忘于江湖。
当可以自由选择和什么样的人交往,参加什么类型的活动后,认识的反而都是频率相似的人,那种久违的社交快感又回来了。
“你现在的能量场和以前不一样了,也能吸引同频的人不断向你靠近。”一位以前的职场上司在朋友圈给我留言。
关于「同频相吸」这件事,上半月旅行办公的经历,是最好的证实。
4月初,我把自由会客厅6座城市的负责人全部聚集在了广州——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成都,当初提出这个想法时,做好了有人不能去的打算,没想到大家居然都暂停了手中的工作和计划,特意空出时间飞到了广州。
虽然大家在广州停留的时间仅有短短2天,但这2天似乎浓缩了一周的社交量和快乐值。
我和几个女孩子同吃、同住、同玩耍、同工作,既可以聚在一起叽叽喳喳聊生活、美食、八卦、娱乐,也可以一秒进入工作状态,立刻开始严肃工作。
几个女孩子几乎都是第一次线下见面,但都能瞬间打成一片,这让外人惊讶:你们真的是第一次见面吗?
那一刻我就觉得:同频相吸的力量真的太伟大了。
不仅是几位城市负责人,大家去广州活动的参与者小贤的化妆工作室玩时,也是瞬间就融入了那里的氛围,有一种回家探望老朋友的感觉。
也是因为这次机会,我更深入地看到了几位城市负责人身上闪闪发光的另一面,也离她们的故事更近了一点。
开朗奔放的胖鱼酱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女孩,几年韩国求学工作的经历,没有让她被不良的韩国职场文化、等级制度和外貌焦虑影响,相反,她能够很自信地说自己胖(但我们都不觉得她胖),并欣赏自己身上的美;
讲起韩国职场文化中的不公正现象,即使已经过去很久,她依然能带着批判的眼光和激动的情绪去描述它;当身边有人聊起自己的自由职业经历时,她总会停下手中的事情,很认真地倾听并回应自己的想法。
从第一次参加自由会客厅成都活动时的迷茫,到现在越来越清晰自由职业的方向,并成为了成都的负责人,胖鱼酱在和「自由会客厅」一起成长。
蕾蕾初见时有些腼腆和距离感,身上有着97年女孩不常有的沉稳,晚上在民宿听她聊了自己的家庭和一些经历后,感觉离这个女孩更近了一点。后来我们在杭州、上海又见了几面,每一次都感觉打开了一个人身上新的一面,是惊喜也是更深的理解。
这个月在杭州组织活动时,我感觉她整个人都处于一种被打开的状态,完全与那天的氛围融合在了一起,是一个我从未见过的蕾蕾,内心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
就像北京负责人牛天说的:我每隔几个月见到蕾蕾,都觉得跟上次见面不一样了。
再用随舍小飞哥的话说:“她是自己「长」出来了,不是我们「拔」出来的。”
深圳负责人英英我之前在上海见过几面,之后便只在线上沟通。可能很久没接触英英这么纯粹、单纯、对人毫无保留的人了,所以即使慢热如我,也很快对她敞开心扉,像老友一样聊了很多自己的事情。
因为她见我第一面时,就是一种完全打开的状态,把自己过去几年的人生毫无保留地摊在了我面前:摄影工作室倒闭后的崩溃、挫败、原生家庭带来的痛苦和重新站起来的勇气......
没有伪装,全是真诚。
她也是一个非常愿意主动付出的人,每一次和她在一起,我都是那个被照顾得很好的人,在这个大多数人都想从别人身上索取些什么的时代,你知道这是一种多么难得的品质。
深圳活动的前一天,我在她家看见她坐在房间一角,因为紧张而反复背诵第二天活动开场前的几分钟主持人稿,突然就觉得既笨拙又可爱。
一聊起自由会客厅的这些宝藏女孩们,就有点刹不住车,还有广州的Cherry、北京的牛天,因为字数原因这里没法展开写了(广州和深圳两场活动,Cherry和牛天散发的魅力撑起了活动的半边天)。
我想表达的是:无论「自由会客厅」这个项目最终发展如何,我很开心,也很幸运,在我28岁的时候,因为「自由会客厅」遇到了这样一群人,为同一个项目而认真努力过。
3年前离开职场时,我以为我向往的是一个人的自由时光,闲散烂漫、无拘无束。自由职业3年后,我终于看清楚:原来我理想的生活和工作,从来都不是脱离人群、独来独往,而是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有趣又有意义的事。
以前每一次办线下活动,都有人给我提意见:林安,你应该多在活动上表现一下,多讲讲你自己。
但是在广州,活动结束时蕾蕾跟我说:我觉得你这样很好,虽然是你把大家聚集在了这里,但是你并不会占据整场活动的中心。
说实话,我更喜欢这样的声音。我本来就不是一个「线下型」的人,线下部分就交给「线下型」的人去释放魅力好了。
在一个因个人影响力而聚集起来的组织「去中心化」,是我最近在学习和思考的事情。我不希望「自由会客厅」是一个永远只靠一个中心人物去推动的组织,更不希望它给别人留下的印象是——那是「林安」的组织。
我不想站在人群中央去独享这份荣耀或突显自己的的价值,而是让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可以站在舞台中央散发自己的光芒。
所以当有一天蕾蕾说觉得别人都很厉害,自己好平凡、好普通时,我发自内心的觉得:
“你明明这么独特,这么优秀:精通日语、有商业思维、有审美、能游刃有余地独立组织策划各种活动,跟那么多有想法的人自如地沟通交流,做事细心井井有条 ,而且你还这么年轻漂亮,比我24岁时不知道厉害多少倍。”
如果我们能够把目光从别人拥有的部分转移到自己拥有的部分上来,会发现:他人有他人的耀眼,你也有自己的光✨。
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在「自由会客厅」的舞台发光。因为有时候看着别人一步步成长,比自己成长有着更加鼓舞人心的力量。
所以我接下来的人生命题,应该是“探索去中心化的自由组织,如何在实践中实现群体自由(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自由)”。
✨
说回自由与闲暇,相信大部分人实现时间自由后,都会陷入两种常见困境:
要么过度懒散,完全不知道如何自律;
要么过度工作,从资本主义的劳动剥削变成了主动的自我剥削。
我就有些后者倾向,万事以工作为重,甚至把闲暇放在了工作的对立面。在深圳的活动上,我听到了一位百万粉丝视频博主有着相似的烦恼:不敢停止工作,因为身边的人都在向前奔跑。
——这何尝不是另一种内卷?
在706的那场沙龙中,另一位嘉宾说自己会把时间进行分类:产生收益的工作时间,不产生收益的工作时间,培养兴趣爱好的时间,陪伴家人朋友的时间......
他会控制和平衡每一块领域的时间,当一个月的工作时间超时后,就不再接多余的工作。
这给了我一定启发:如果我们努力工作是为了更好地享受生活,那么工作时间并不是越长越好,合理分配多出来的时间给无用的闲暇,才是平衡之道。
其实,自由职业能带给我们多大的自由,能提高多少生活和工作的幸福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如何分配和管理自己的时间。
过度闲散和过度工作,都会造成身心失衡,前者让人感到无聊,后者让人感到痛苦和焦虑。就像叔本华说的:人生就是在无聊和痛苦间来回摇摆。
我想,那些漫无目的的闲暇时光,就是无聊和痛苦之间微小的幸福时刻吧。
所以,从5月开始,我要记录自己每天都花了多少时间在工作上,一旦触及了上限,就停止工作,去做其他我想做的任何事情。
以上,就是我的4月复盘。
最后依照惯例,看看4月的 have done list 吧:
工作:
推进了「自由会客厅」全国5座城市的线下活动,自己作为分享嘉宾参与了广州和深圳的活动,也以参与者的身份参加了上海和杭州的活动。
2.更新了一支播客,并发布了播客文稿。
3.剪辑发布了一支vlog
4.结束了第二期「自由职业个人IP孵化营」(最近一二期学员的账号很多都开始开花结果、好消息不断了),完成了第三期IP营的招生。
5.策划推进了5月线上系列活动:「自由职业,如何做好财务管理与兜底保障」,邀请不同专业领域的嘉宾从财税、保险等角度,讲一讲自由职业者的保障问题,五一节后推出。
6.社交媒体的更新方面,「土土土槽」和「自由会客厅」两个号保持了每周平均2次更新的频率;小红书这个月更新不多,只更新了4条笔记;豆瓣和微博更新得比较频繁。
7.公益分享方面:受「无时差旅行」的主播邀请,录制了一期播客;受706青年空间邀请,参与了一场线上沙龙的分享。
8.和「100种生活」纪录片团队的小伊(又是一个很有能量的女孩子),策划并推进了5月15日在上海的联名分享沙龙。(今天开始招募,「自由会客厅」微信公众号首发)
生活:
1.在广州深圳进行了为期10天的旅行办公,见了很多朋友,去了想去的地方,吃了好吃的美食,体验了小贤工作室的「素人改造」项目。
2.在广州、杭州、深圳都认识了非常棒的新朋友,线下见了不止一次面,收获了非常多想法和灵感,这些朋友都很有想法且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都有不错的经验积累,后面你们也许会在「自由会客厅」见到他们。
3.参加了几场不同组织举办的线下活动。
4.有在好好养猫
5.开启了一个「自由职业漂流办公」计划(在小红书、微博、豆瓣更新),每周去一家上海的咖啡厅办公,探寻那些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又有审美趣味的咖啡厅,让办公地点流动起来,愉快并高效地工作。
那么,4月的故事就到这里了~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我们如何处理闲暇,就如何过一生。
5月,愿你我都能享受闲暇🍃
林安,《只工作,不上班》作者/播客「逆行人生」主播/自由会客厅品牌主理人。
代表作「 100个不上班的人」,持续调研跟踪自由职业、数字游民、远程办公等生活方式。
微博/公众号/小红书/b站:林安的会客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