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 烏克蘭《編輯部的故事》:在謊言之林中,誰能採擷真實的果實?
影片用一場 “新聞戰爭” 的喧囂,剖開烏克蘭社會的肌理:從媒體對真相的操弄至資本對權力的迷戀,再到民眾對荒謬的麻木,我們在螢幕前看見的不只是烏克蘭的困境,更是全球化語境下人類命運的縮影。
然而,這部電影的犀利之處,不僅在於它毫不留情地嘲弄了烏克蘭的資商勾結和民間妄想,更在於導演敢於直面這片土地上的混亂,以一種近乎自毀的誠實把荒謬推至極致。邦達爾丘克沒有試圖拯救什麼,也不假裝提供答案。
他只是冷笑着提醒我們:真相是個奢侈品,尤其在一片燃燒的森林裡。
當我們凝視《編輯部的故事》時,這部電影也在凝視我們 —— 在這場由假新聞、資本戲碼和魔幻現實主義共同構築的狂歡中,誰又能逃離這座隱形的瘋人院?
荒誕的笑與哀
羅曼・邦達爾丘克的《編輯部的故事》是一部充滿黑色幽默的作品,在光怪陸離的荒誕敘事中,揭示了烏克蘭當代社會的深層裂隙。從資本諷刺到媒體生態,從官僚無能到民眾無力,每處都如針刺般直達現實的痛點。
然而,影片的荒誕並非純粹滑稽,而是笑中帶淚。尤拉偶然闖入新聞行業的旅程,像是一場小人物的冒險,卻在不斷升級的荒謬場景中逐步揭示深刻的社會真相。笑過之後,剩下的多是對現實的無力與哀嘆。
邦達爾丘克在影片中極力渲染了一種瘋人院式的社會景象 —— 虛假的新聞、荒唐的資本作秀、無處不在的社交媒體操控,將烏克蘭社會描繪得既失控又魔幻。而這,顯然是烏克蘭社會在戰爭陰影下的真實縮影,也是全球化背景下的普遍寫照。
黑色幽默的刀鋒
影片最鮮明的特點莫過於它無所不黑的諷刺力度。從地方報紙的日常荒誕,到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交媒體扭曲現實,甚至連烏克蘭自己 “混亂即安全” 的社會邏輯,都被導演毫不留情地解構。
最令人捧腹卻又心寒的,莫過於片尾植樹的象徵 —— 燒毀的松林被重新種上松樹,一切 “回到原點”,卻並未有所改變。
這種黑色幽默的精髓在於,它讓人笑過之後陷入深思:我們身處的現實,是否也如片中這般荒謬?虛假的新聞頻頻登臺,真相卻如草原土撥鼠般難覓蹤影。邦達爾丘克並未將矛頭單指向烏克蘭,他諷刺的對象包括俄國、歐美,甚至是現代社會本身。這種 “平等黑” 的態度讓影片在諷刺的刀鋒之外,增添了一份普世性的批判力量。
魔幻轉折的得與失
影片上半段的敘事緊湊,尤拉作為局外人目睹社會醜態的視角頗具新意。但到了下半段,情節開始趨於魔幻,敘事風格顯得突兀。一些觀眾對此頗有微詞,認為魔幻化的處理削弱了前半部分現實主義的深刻性。
然而,換個角度來看,這種轉折或許正是邦達爾丘克的刻意為之。現實已經荒誕至此,再怎麼 “寫實” 也無法描繪真實的全貌。通過魔幻手法,他試圖呈現一種更為極端的隱喻:在信息污染和價值混亂的時代,人類的理性是否早已敗退?
當然,影片的魔幻風格並非無懈可擊。一些場景銜接稍顯生硬,社會諷刺與超現實表現的融合並不完美,尤其是在塑造觀眾情感節奏方面,有時難免讓人出戲。然而,結尾男女主角從瘋人院逃離的橋段又將敘事拉回了冷峻的基調,與前半部分的黑色幽默形成了某種呼應。
混亂之聲
值得注意的是,《編輯部的故事》不僅是烏克蘭的自省,也映射了全球化時代的普遍困境。影片通過尤拉的眼睛,展現了一個社會的百態:從腐敗的官僚到沉迷於社交媒體的民眾,每一環都被虛假信息和冷漠態度侵蝕。
這種 “無腦跟風” 的現象,不僅是烏克蘭的特例,更是全球化的產物。
影片中,邦達爾丘克將烏克蘭的戰爭背景與荒謬的社會現狀相結合,讓觀眾感受到一種更為複雜的情感。
它既是對戰爭的間接反思,也是對現代社會的深刻剖析。烏克蘭作為一個不斷被內外力量撕扯的國家,在影片中被形象地比喻為 “松林”:看似根深蒂固,卻又脆弱不堪。
《編輯部的故事》並非一部完美的影片,它有敘事上的瑕疵,也有風格上的不平衡。但正如邦達爾丘克在片中所揭示的那樣,混亂本身或許正是這個時代的常態。影片通過黑色幽默的方式,讓觀眾在笑聲中感受到一絲清醒的痛楚。
它提醒我們,在這個充滿虛假信息和操控的世界裡,尋找真相也許比拍下縱火的照片更難。但正如尤拉選擇進入編輯部,哪怕面對的是荒謬與混亂,人們依然需要發出聲音。混亂或許無法終止,但清醒的人,可以選擇如何面對。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