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鱷魚把拔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粒史學加000004《史記》卷一〈五帝本紀〉04

鱷魚把拔
·
·

黃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

依字面上解釋,會認為黃帝有二十五個兒子,其中有十四個人有「姓」,因此有人會認為這或許又是另一種後代人在封建制度下的想像,認為黃帝的二十五個兒子當中,有十四個被分封到各地。

原本我的想法比較單純,我想司馬遷之所以這麼寫,或許是因為他只有查到其中的十四個留下「姓」的孩子,其餘則已經失傳。不過查了一下資料後才發現,原來司馬遷看到的資料應該是來自《國語•晉語》:

「凡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妊、荀、僖、姞、儇、依是也。」

看來司馬遷的內容應該是從這段資料中擷取出的。

在遠古時代,其實「姓」這個字跟血緣有關,以生物學的角度來看,要確認自己的媽媽是誰很簡單,畢竟誰生了你,她就是你的媽媽。然而,要確認誰一定是你的爸爸,就得等到有固定伴侶的夫妻制出現後才能確認。因此,「姓」這個字是母系社會所留下來的產物。相反的,進入到父系社會後,則出現了「氏」這種跟地緣關係有關詞彙。所以,我們常說的三皇,如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就是進入父系社會後的象徵。

不過,漢代之後,一直到今日,其實「姓」與「氏」早已混用,我們今日大部分的「姓」,其實都是「氏」,如果真要嚴格去界定,應該會讓我們感到頭大吧!

至於司馬遷或是《國語》要表達的是什麼?在那個「姓」與「氏」早已混用的時代裡,我想這段文字或許是想表達:黃帝有二十五個兒子,其中十四個兒子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姓氏」,也就是建立了家族,其餘則斷絕了血脈。

另外,《史記》這段內容源自《國語》,倒是讓我想到了一件事情。聽過過去的歷史系學生常收到一份作業:教授們會擷取一段《資治通鑑》的內容,讓學生們去找出司馬光當初到底看的是哪些史料,才會寫下這一段紀錄。當年讀大學時,不少教授都喜歡提到他們當年求學時的這段往事,並告訴我們做「讀書摘要小卡」的重要性。

然而,今日網路發達的情況下,要搜尋史書上的哪段文字出自於哪裡,難度似乎少了許多。或許接下來的內容裡,我也可以往這個方向思考看看,也許也能得到不一樣的靈感。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