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影感想】曠世奇片之死|Jodorowsky’s Dune|2013

上川森
·
·
IPFS
·
《沙丘》並非刻意成為科幻類型的先驅,而是尤杜洛斯基導演想透過重新詮釋原著,在一個仿若進入幻覺狀態的視覺感受,讓年輕人了解到精神的影響力與傳承,鍛鍊心智肉體的重要性。
曠世奇片之死(Jodorowsky’s Dune)
年份:2013
國別:美、法
導演:Frank Pavich
剪輯:Paul Docherty, Alex Ricciardi
配樂:Kurt Stenzel
演出:Alejandro Jodorowsky, Michel Seydoux, H. R. Giger, Chris Foss, Nicolas Winding Refn
曠世奇片之死(Jodorowsky’s Dune, 2013)

原來1980年代後的科幻繆思在這。

看到尤杜洛斯基的《鼴鼠》與《聖山》片段,著實讓我嚇了一跳,就算《沙丘》當年真的拍成了,現在的我可能沒有勇氣觀賞。螢幕上受訪,活力十足的老頑童,原來作品風格如此特異、超現實、讓人不舒服。但不可否認,強烈的視覺表現,的確非常引人注目。

或許《沙丘》沒拍成是好事。如片中受訪者所說,這部片領先太多太多,在1970年代無法被接受。因為這樣,當初編纂向電影公司提案的「寶典」內容,以及為了拍片招募的團隊,將裡頭的概念、美術、場景,各式各樣的碎片,帶往其它後世稱為經典的作品之中。讓人一點一滴,漸漸接受各式各樣的風格及世界觀。​

播放受到《沙丘》啟發的那些電影片段,完全沒料到這部紀錄片讓我看到哭出來。搞不清楚是感動還是遺憾,或許感動多一些吧。覺得理所當然的科幻設定,場景安排的方式,那些「老梗」的源頭就在這裡。

雖然如此,《沙丘》並非刻意成為科幻類型的先驅,而是尤杜洛斯基導演想透過重新詮釋原著,在一個仿若進入幻覺狀態的視覺感受,讓年輕人了解到精神的影響力與傳承,鍛鍊心智肉體的重要性。

曠世奇片之死(Jodorowsky’s Dune)預告

想起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日本動漫流行的科幻題材,大多也是透過創作科幻背景,不用侷限在現實,也不至於天馬行空,在其中去塑形人物關係,達成作者真正想表達的精神與故事情節。又如近期的《雲端情人》,看似高度浪漫的科幻設定背後,其實是言情電影。

老人們侃侃而談過去回憶,以及這一輩的電影創作者的讚嘆。如果那些機運巧合都是真的,那《沙丘》的參與者,幾乎都是一時之選。被激勵和挖掘的才華,出現在其它更多更多的作品之中。構想《沙丘》時,留下的那本「寶典」,也透過漫畫的呈現,有了新生命。

電影到了末尾,尤杜洛斯基導演一番老生常談,讓人覺得勵志。想要做什麼,就去吧。不一定要達成最終目標,才算是真正的成功。


2017-12-07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