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生涯(一)

Hikari
·
·
IPFS
·

我是一位就讀台灣某大醫學系一年級的學生。從小生長於二線城市,高中數理資優班,國中醫學資優班,國小資優班——等等。族繁不及備載。但論到這一切經歷的背後到底是怎樣的一種生活,怎樣的一個人格,你好不好奇?還是其實你心裡已經有個輪廓了?

如果別人問我:

你覺得最後讀了醫學系的人,大概都是怎樣的面孔?

我很可能也會飛快地在腦中讀取一個生疏的印象。我甚至想過,要有些挖苦地記錄下醫學系的眾生相,但隨即意識到我所知的樣本數來源相對單一,恐怕落於武斷臆測,偏頗的文章便不是我所想要的。

於是我想到,乾脆單單純純地講我自己的故事,增加另一種所謂「醫學系成功故事」的版本。雖然我的故事不知是否會被歸類在典型,還是非典型到他人無法接近,但我想總是會為看到這一系列文章的人帶來一些幫助的。

於是,我開始書寫。

時間拉回國小

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事實上我和其他孩子沒有什麼區別。我可能相較之下領悟力好一些,因此以PR97的分數考進了國小的資優班,但也不曾覺得自己比別人強上什麼(事實上PR97是資優班裡成績「最低」的門檻,為此我在資優班裡一直都不是很有自信)。我就像個普通的國小高年級生那樣聒噪、懷春、自以為是個小大人,偶爾有點要強,但又爭不過那些老師心目中的乖乖牌學生,有時悻悻然和姐妹們嚼舌根。都是一群幼稚的孩子,也沒有什麼可取之處。

那時候我們學校盛行要求小六學生製作「我的未來履歷」,其實就是我的志願的變型體:想像自己擁有什麼學歷、有過什麼經歷,過得如何風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就浮現了:我把大學校系的地方填上「T大醫學系」。事實上,我壓根沒有表現出半點喜歡生物或喜歡醫學的跡象,也不是那種熱心助人的小孩,我只是覺得那是勝利組應該要去的地方,所以就填了。填了之後,倒也沒有放在心上,剩下的日子繼續撒歡快活直到畢業,經歷那些一個國小生都會經歷的事情。

國中:見識到「醫學系光環」經濟

國中因為學區內的國中風評不佳,又上不了隔壁學區的明星國中,跑去考了城市裡的私校附國中。私校對外宣傳的招生體制:抽籤決定,然後依能力測驗分數高低決定能力分班。實際上:成績較好的學生會被打電話通知成績很好,可以上醫學班/數資班/語資班,雖然沒有被抽到,但一定會安排讓我們進去就讀;而成績較差的學生,會被力勸放棄名額。

這是第一個現象。

能力分班的名號可以說是別出心裁,學校將班級分成兩類:「資優班」和「升學保證班」,其中資優班的先後順序:醫學資優班、數理資優班、語文資優班。這些資優班在上什麼?正課進度沒有什麼差異,差在額外的課程:前兩班特別安排數理實驗課程,第三班似乎是有更多的英語互動課程,另外醫學資優班週六上半天課,內容是醫院參訪,或是聽醫師演講。三個班在二年級都有專題課程,讓我們自己探索想要的小論文主題,最後會舉辦漂亮的成發。

因為就讀於醫學資優班,我可以好好說一說我觀察到的狀況。班上的40名孩子,大多延續國小的那份玩性,做一些讓老師頭疼的擾亂秩序的事情,也有大大小小的圈圈,也有情竇初開的事情,也有集體排擠邊緣同學的事情。有好事也有壞事,然而我覺得這和能力分班沒有太大關聯,是班級整體風氣的影響。(至於什麼會影響班級風氣,這也很值得思考。)

專業課程呢?數理實驗以趣味性為主,具體內容已經忘了。醫師演講——醫師介紹醫院各科或是其他新知,往往使用英文簡報,且內容的精緻度不高(國中生難以吸收,也不算精彩),因此我往往聽到昏昏欲睡,班上的好些同學也和我相仿。醫院參訪或是聆聽講座,一個是走過場,另一個是規模頗大的生醫講座,但深度對國中生而言又太深了。

這是第二個現象。

值得一提的是,聘請醫師演講以及參與講座,都是不菲的費用。記得當時每學期一般學費是四萬左右,而醫學特色課程就要再加上一萬多,總計一學期六萬。

試著做一小段總結:

從現在心智更加成熟的角度來看,這些特色課程是很難得的機會,能夠直接接觸到在產業中工作的人士,並趁機去向對方請教問題。然而我與其他同儕在當時,都沒有意識到應該要好好把握——為什麼?我個人的想法是國中生被當作「大一點的國小生」來教育。在私校中,「對自己的未來負責」並不是一件重要的事,因為沒有必要,我們的家人都幫我們決定好了。我們不太會感到好奇,而是執行那些師長叫我們完成的任務,同時藉由叛逆來對抗他們的指令。回顧國中,我與其他同學活著的輪廓都不那麼清楚。

但我也聽過國中時就大放異彩的同儕。差別到底出在哪裡呢?這個耐人尋味的問題,之後可以來好好探索。

直到當時,我對於醫學也仍然沒有特別的興趣。事實上我對大部分的領域都不算有興趣:學業表現在平均之上,而理化、生物、地科都不甚出色,甚至理化往往是我考最差的一科。我那時候熱愛寫作,也熱愛音樂,想過要當作家、編輯、網路歌手,但清楚明白我沒有那麼大的才能可以憑此維生。那時候我在志願上填下「醫生」的選項,主因是以為自己成績還算可以、考得上醫學系,而且當醫生薪水高、工時短,能讓我在下班後做喜歡的事情。(現在想來,那時的認知不算錯誤,可是仍好像誤解了什麼。)


下次,再補充一些關於我在國中時期的情形,然後進入高中階段。


閒聊:M同學的故事

M同學經歷過重考,重考的主因是自己

沒有好好備考,結果出來時仍有遺憾,於是決定再好好拚一把。他從小看了「醫龍」,對手持手術刀完成精密手術的場景尤為嚮往,這便成為他考入醫學系的最大動機。

M同學是個對同理心較不敏感的人。她會參加一些服務隊的活動,不過主因是大部分同學都這麼做了。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Hikari一位醫學生四年級。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112-1醫師第一階段國考心得

禱詞

學生生涯(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