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泛智识类媒体的稿源问题

王立秋
·
·
IPFS

以前做翻译多,不怎么考虑中文原创作品不觉得,最近跟朋友聊得多才觉得这个问题很严重。

一直觉得中国没有伦敦书评、纽约书评、EPW那样的泛智识刊物比较可惜,也曾经试图在小的领域做过相关的尝试,比如伊斯兰评论、和前一阵做的关注南亚、东南亚研究的昆明书评。

此前我感到不满的是国内稿源的质量欠佳,所以才会在一开始就坚持只翻译(够得上被译介的作品水平的中文文献真的很少)。

现在发现更严重的问题是,国内的学者既无动机,又无热情写稿。赚工分是第一要务,学术热情恕我直言好像是每一个不再是学生的人都没有了。有精力第一时间当然去写能够转化为学术体制credit的东西。

还能在媒体和“公共领域”(如果非要说还有的话)输出的,是一些established的学者,但这些人,刨除可以归咎于历史原因的知识和智力积累不足的问题不说,相当一部分已经停止了大量的阅读。保持阅读的一部分人,也在阅读和写作上采取了极其经济的方式。也就是说,他们很难为某个写作去做专门的阅读,而宁可选择物尽其用,强行使用自己读过的东西,这方面的例子太多了,比如写A领域的文章坚决不看这方面的东西,而宁可用B领域的东西来引申谈(当然在涉及他文化和文明的时候,连学术圈内也有这种倾向)。又比如很多写作伊斯兰问题的中文作者,对伊斯兰的了解严重不足,又不愿意去看那些数量众多的参考书,这样一来,他们会在文章中强行肢解和拼凑研究对象来适应自己的论证也就不奇怪了。

近几年在学术冷话题先是热话题上大量产出的,个人感觉主要是研究生,和自媒体写手。写作方式以(经常是不完全)综述文献为主。这样的工作,如果做得严谨和全面,我觉得也是很好的。偏偏大部分是难得做到全面甚至符合学科内常识的。不完全综述不能促成学术积累,反而会鼓励一种偏颇猎奇迎合读者期待的写法,和增加写作者的自信(我觉得这个莫名自信是现代中文世界一个很大的问题,但只是个人看法)。

扑向媒体的另一个结果是本来就弱的学术更加弱了,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在论述东南亚知识分子的时候就提到过这个问题:“为大众媒体兼职也有它自己的问题。电视节目的报酬很高,但通常,在节目中,一个人被给到的时间不会超过五分钟,这点时间,是不够把任何重要的事情给解释清楚的。写专栏至少还能够鼓励学者为更广泛的公众写作,但严肃的知识分子在写每周专栏的时候,也不可能不无止尽地重复自己,谈论自己,以及服从报纸的编辑和老板的指令。他们变成了雇员——国家的、外国基金会的、或报纸大亨和电视台台长的雇员。这样,他们没时间做真正的研究,写重要的书,或严肃地质疑和考察任何事情,也就不奇怪了。”

于是问题好像变成两面的了:应该给社会输送专业知识和意见的知识分子,忙着赚工分,不活跃;实际在输送知识和意见的知识分子不专业,不学术。

最近的几个热点把这些问题暴露的很明显。当界面的综述大量使用并不学术和专业微信公众号提供的知识和意见的时候,我真的惊了。

想到隔壁印度的EPW上的写作,实在感慨。但这个问题好像根本没法解决,某种程度上,选择认怂,认真做翻译可能是个出路。或者做同人期刊,培养自己的深度作者。

推荐EPW:https://www.epw.in/

想找个问题来抽空乱写了一堆,可能比较凌乱。但我真的希望能多看到中文的,有智力的写作。而不是无数的,打着原创招牌的编译式写作和不完全综述。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王立秋一个没有原创性的人。 In the world of poverty, signlessness is best, in the story of love, tonguelessness is best. From him who has not tasted the secrets, Speaking by way of translation is best. (Jami, Lawa'ih)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阿甘本:犹太教的末日

阿甘本:帕西淮的公牛与技术

拉图尔:关于行动者-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