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界許多事的邏輯是相通的,比如說料理!

Sunline
·
·
IPFS
·
只有自己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樣的調味,從別人的料理裡找出同樣的邏輯,什麼樣的步驟會呈現什麼樣的結果?什麼樣的食材組合會帶出什麼味道?只要動手作,就能發現其中的奧妙,有時還會變化出不同的、意想不到的料理!

二号女友是個絕頂聰明的女人,她曾經說過:「其實這世界上大部分的事情,邏輯是相通的。」(含蓋所有事件的運行,以及它們會朝著某種相同的節奏,朝相同方向前進,差別只在做出的決定與選擇不同時,事件就會朝不同的方向前進。)二十多歲認識她的時候,把這個論點放在心裡,細細品味了很久很久。若白話一點的敘述應該會像九把刀《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裡沈佳宜說的「這世界上本來很多事都是徒勞無功的」只要你通透了這件事,很多事你就不會糾結「為什麼要這麼做」,或者你也不會多想為什麼做出來會變成這樣?

料理也是這麼回事,但得要反過來想。

我應該從年紀很小就在廚房裡打轉,看母親料理。但空間就是權力,在廚房這個空間裡,母親所掌控的一切,不是一個被教養成男性的女孩(我),能夠插得上話、占據些什麼的地方;倒是我的姊姊從十多歲父母離婚後拿起了鍋鏟,在母親分身乏術之時,餵養了我的童年、青少年,到我們各自進入了社會。(姊說我有一半是她養大的XD)

我的母系家族裡,大多數的女性都是廚房這個空間的好手(父系人丁不多,但我的大伯母也是能有一桌好料理的廚藝)只要母親回娘家,我們都不缺一桌桌、一道道的好菜,要能辦個路邊流水席應該也不難。

母親是她的姊妹中最不會做飯的一個了吧?她早年早早離家北漂到台南學裁縫,那些什麼糕點、傳統小吃什麼都沒學到,僅能仰賴我的阿姨們準備,但成家後才學作飯的母親,依然能日日變出一桌又一桌的晚飯,即使很多料理她不拿手,餐桌上不常出現(例如我隨便煮的麵都比我媽煮的好吃XDDD)但可以變化那樣日常的三菜一湯,我也比從小三餐外食的孩子幸福許多!

母親讓我進廚房,但不讓我實作,兒時我又怕火,便只能在一旁顧火,等母親交代的時間到,把需要放進湯裡熬煮的食材放入湯裡(我應該最會煮湯品了。)有時想要自己動手,卻因為不耐任何食譜的步驟,或天馬行空的想要變化內容,而搞出非常好笑的料理。(例如我國中時弄過太白粉做過鼻涕咖啡凍)

*兒時家裡換熱水器時,我差點釀成一場氣爆,大概留下了很長很久的陰影。

唯有能自己料理,也還不奇怪且能吃的狀態,大概就是從國中時期常常做的早餐:火腿蛋土司了!

北上工作後,外食占去了大量的生活開支,在搬進有廚房的租屋處時,我便開始自己下廚。初進廚房拿到母親在這個空間的權力時,發現自己怎麼煮都很醜也不一定美味(但還是有吃完。)且無法用最快的時間將食物煮好煮熟,經常七點回到家,作完飯、吃完都晚上九點,才開始打包剩飯成為隔日的午餐。

真正打開我的料理魂,應該是二◯一六年到日本關西遊玩,在住處幾乎日日都會煮一餐的那一個月。從守口的住處到地鐵站附近有三~五家的超市,日本的外食其實無聊得狠,熱食不外乎拉麵、丼飯,連喝個熱湯都覺得鹹得需要配水喝(而且不夠燙!!!)但逛起超市能買回住處煮的食材琳琅滿目,偶爾還能在超市裡買到便宜的,台灣就是貴的生食、熟食、食材,怎麼也要自己下廚煮一餐!

我在airbnb找到有附小流理台和一個電火鍋及一台小烤箱的小屋裡,煮了二十幾天的食物,有時一日三餐,最少也有當天的早餐。(日本的早餐也超無趣的,去賣蛋餅應該也不錯,但餐吃丼飯套餐挺好的,而且隨便台灣路邊的煎餃都能打趴日本的王將!)

回台後,當時還與母親同住的我便跟母親說:「以後我的午飯妳不要弄了。」從那之後開啟了我莫名其妙喜歡料理之路。

這世界許多事的邏輯是相通的,比如說料理!

從小耳濡目染母親及姊姊的料理方式,或多或少知道料理的順序、步驟,仍然無法像她們一樣變化出她們做得出來,而我怎麼做味道都不一樣的料理。我完全不擅長「中式/台式」的料理,也無法按部就班的依食譜上的步驟去拿捏食材的分量、時間,便也無法做出好吃的糕餅(還好我不愛糕餅)但其餘的,不需要太過準確的數值,就能隨心無限的變化。

大部分的時候只需要變化組合中的食材,就可以變成另一道料理,或者只需要記得什麼樣的食材搭配合拍,那它們加在一起的時候,就不會不好吃!(例如:絞肉與蔥;蕃茄與蛋;蕃茄和九層塔⋯⋯)

很多人看著別人的料理,經常會認為自己是料理苦手,或者誤以為自己就是一個不會料理的人,這應該是我們莫名追求食物的擺盤美麗(看起來要很好吃~~其實拍起來很好吃的不一定好吃啊各位!)或者經常性的相信「別人的味蕊」,關於「作飯」這件事,最開始是要「滿足自己」而不是端到別人面前,掌握好每一次「自己吃起來都還可以」的狀態,那日後「在畫面上」呈現的美味,都是可以「後續擺盤」製造出來!

從最簡單的煎一顆不用調味的荷包蛋開始:熱鍋,下少許的油讓鍋不沾即可,打蛋,轉中小火,加蓋悶到蛋白凝固(半熟太陽蛋)起鍋,灑鹽、淋醬油、擠蕃茄醬,都是很好的選擇!

後來在instagram有大量的料理影片,也成了我變化食物的靈感來源,我多半不看「調味的分量」只看步驟。只有自己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樣的調味,從別人的料理裡找出同樣的邏輯,什麼樣的步驟會呈現什麼樣的結果?什麼樣的食材組合會帶出什麼味道?只要動手作,就能發現其中的奧妙,有時還會變化出不同的、意想不到的料理!

後來我想像,老後也許來開間食堂吧!或者下次去台北跟朋友見面,就租個可以作飯的屋子,讓朋友隨我平日的料理中點菜。(倒是有幾位朋友真的在我的工作室吃過我的料理。)

像沈佳宜說的,這世界上本來很多事都是徒勞無功的,但若能夠有一點料理的能力,至少能滿足自己的胃,不至於在無人煮食時餓死!

圖:20160606在守口住處,為了煮可樂雞翅準備的食材及最後成品。Canon EOSM3

P.S
現在比較少吃白米飯,所以就沒這個組合了。有興趣看我怎麼吃的話,可以追蹤我的instagramlikesocialFacebook(這裡有記錄運動)或者有小書《為自己,準備美好的一餐1》,下次什麼時候寫食譜書我也不知道XD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Sunline換日線。台灣高雄人。二十歲後流浪到台北工作七年後回高雄定居至今。從事接案工作十餘年。大多數時間從事的事都跟書和出版社有關。更多內容請看置頂關於我,或至我的個人網站:https://www.sunlinedesign.com.tw/,e-mail:sunline.liu@gmail.com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一個人寫書及出版《獨旅的浪漫》(前言)

我並不討厭史艾瑪(有雷)/《影后》02

沒有人陪我看台劇的時候/《影后》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