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 跑 offline
從新年開始 pick up 之前 因疫情而 left behind 的進度。由原本400 米緩跑徑的一半200 米都堅持不到,一定要由跑步改為走路 cool down,到現在「最低消費」是跑一小時,每週基本上隔日跑的我,其實除了見證到自己體能上的進步外,還看到很多以前看不到的事,當然也不是所有以前聽過的道理都同意。
作為跑步新手,當我聽到別人說:「走上坡路一定是比較好,因為當你發現生活都是順境的時候,其實你是在走下坡路。」
但是,走下坡路有什麼不好?我家附近是警方PTU飛虎隊的一個總部,總部外有一條天橋,那天我跑橋上面的下坡,發現下面沒有路,只有一個巴士站。但這也不是失敗呀,起碼下次如果我要去那邊乘搭巴士,我會知道巴士站在哪兒。因為那個位置比較深入,所以平時我不會走路去那邊逛,現在也算多知道了一個巴士站。
另外,知道沒有路,是「成功發現此路不通」,像我昨天經過的灣仔的香港藝術中心,中心外面天橋(又是天橋!)上,走到一個位就會見到「此路不通」路牌。可能是工程吧,也沒深究。然後,就可以繼續上路發掘新的accessible 的地方繼續跑,不也很好嗎?
另一個發現是,即使我是用每小時4 公里、6、公里或8公里的跑速跑,都會追過前面的路人和跑者。無論他們本身在走路或跑步,甚至哋單車,早晚你也會超越他們,重點不是速度,是耐力、堅毅。我不是一個堅毅的人,跟男朋友打機玩GTA,死了幾次我就不想再玩;玩灣岸(車game),玩了幾回覺得賽道太難又不想玩,小時候捉棋輸了我又不想玩。但跑步不同,可能是「人夾人」的道理吧,每位前度都不是不好,只是跟自己的身心達不到一定程度的契合。
跑步累了,我不會放棄;肌肉酸痛,我不會不跑。休息過後,照跑無誤。累了就休息,痛了就塗些按摩膏或貼膏布,下雨就披件防水外套,放手機入去,拉上拉鏈,不要弄濕它,耳邊塞個耳機,又可以繼續跑。雨太大,連跑都跑不到的時候,就可能去健身室跑,或趁機休息一下,為晴天時再出發做準備。
現在主要是跑街,我感覺自己像一隻小獅子,長大了,要大草原,大的空間,運動場已經困不住我,儘管我通常跑一小時5-7 k就會結束,但我希望能延續我幾年前四處拍照時那份到現在還燒著的對探索新地方的熱情,找不同的地方去渡過這一小時,搞不好最終整個香港都會被我跑過!哈哈!
Checklist :
✅粉嶺去上水(差粉嶺圍沒跑過)
✅上水
✅沙田城門河
✅科學園、白石角
下一站⋯⋯⋯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