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 Day 3- 成長過程中所使用的語言

豈几文
·
·
IPFS
·

針對這個題目,應該無需過多的鋪陳,就直接破題吧~

國語 (普通話、中文、華文、漢語)

生長在一個講台語要被罰的年代,又有一位身為老兵的父親,我成長過程中有 99% 都是講國語應該是不意外的事。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我後來在職場上遇到一位同為湖北老鄉 ( 老爸是湖北人 ) 的同事,他很興奮地問我在家會講湖北話嗎? 我只覺納悶,湖北話畢竟不像上海話、山東話、廣東話、四川話這麼有特色,頂多是從小聽老爸對某些字的發音特別不一樣,例如 : 皮孩 ( 皮鞋 )、魚果 ( 如果 )、主光號 ( 莒光號 ),所以我並不知道純正的湖北話聽起會是如何。不過,長江以南的幾個省,發音有許多共通之處,應該也不難聽懂吧?

台語 (閩南語、河洛話)

媽媽是世居台北的閩南人,所以在家媽媽主要是講台語,這也讓我耳濡目染的會聽也會講台語。有趣的一點是,我們家在從我四歲起就搬到台南,每當媽媽一開口,鄰居就知道我們是從台北搬下去的。再加上我們後來仍不斷搬遷,我後來也回到北部念書,也有一群來自全台各地的同學,所以練就一身可以分辨各地腔調之台語的本事。例如 "懶惰" 一詞,台灣北、中、南部各有一種發音,從發音可以判斷同學是從哪裡來。而我,因為不斷搬家,聽過太多版本的發音,我講出的一段台語句子可能參雜不同地方的腔調,聽起來很彆腳,卻讓聽者感到有趣,也算生活樂趣之一。

日語

因為外公是受日本教育的,所以媽媽的姊妹們不但每個人都有日本名字,她從小到大也常聽外公講日語,所以在生活中偶爾會飄出幾句生活日語。例如吃飯時,她就會叫大家 "ご飯を食べる";她也教我用日文數數,唱日本童謠。總之她懂的幾句全都會應用在生活上。直到我後來唸書,不論正式與非正式的管道,都學過一點日文,我就會回過頭來糾正她的發音。例如 "謝謝" 應該是 "阿里嘎多" 而不是 "阿里阿多" 等一般人常犯的錯誤。

英語

我的年代,是真的從國中才紮紮實實從 ABC 開始學英語,沒有偷跑的本錢與資源。因為小時候就常聽媽媽放黑膠唱片,聽了一堆西洋老歌,像是 Oh Carol、End of the world、El Condor pasa、Diana... 等這些經典老歌,再加上哥哥大我兩屆,我五年級時就常聽唸國一的他練習英文,所以當我一開始接觸英文時就不會抗拒,往往老師教過一遍之後,發現我的發音還可以,就會叫我起來示範給大家聽,所以在往後學習英語的路上更有興趣與信心。甚至到後來,還因為學習得頗有心得,混進補習班教英文騙錢 ( 順便打打舊文廣告~😅 ),但這都是後話了。

以上,就是成長過程中所使用的語言哦~

Source: https://todayspointonline.com/importance-of-learning-foreign-language-for-kids/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豈几文一個只有想法沒有做法的中年大叔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胚趴胖次

95 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