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良藥苦口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72.別為自己的人生找藉口,你只是缺乏變得幸福的勇氣

良藥苦口
·
·


是不是曾經有過這種想法,”如果可以成為像xxx那樣成功的人,就能變得幸福”,其實這只是我們說服自己不去改變的藉口罷了。

在討論<被討厭的勇氣>之前,要先了解到阿德勒的中心思想是“目的論”,而以前學校教的佛洛伊德三個我(自我,本我,超我)是“決定論”,這兩大學派最大差別就是:阿德勒否定心理創傷,不要由過去的經驗來決定自我,而是由我們賦予經驗的意義來決定,重要的應該是現在想達成的“目的”。

白話來說,我們成長過程的創傷會讓我們心中形成一種藉口,當我們受挫折時,剛好可以搬出來解釋說,"我就是小時候如何,才會缺乏安全感。"

我們所有的行動其實都有目的,以情緒來說,憤怒與眼淚都是一種工具,可以讓我們達成目的,有時候話可以好好講,為什麼要大呼小叫呢?無非是想要取得主動權。

開頭就提到了我們的萬用藉口,人常常說要改變,實際在內心深處都常常決定不要改變,因為我們潛意識都喜歡留在舒適圈中,上次提過"生活型態",這邊介紹一下它到底是什麼?

生活型態:我們如何看待這個世界以及自己,簡單來說就是你的世界觀或人生觀(價值觀),如同之前提到的格局。

關於價值觀,之前有寫過這篇:有沒有價值觀很重要嗎?

https://vocus.cc/@grootsaywhat/5ec7318afd8978000175e313

我們無法選擇我們在哪裡出生,但是可以選擇用什麼姿態過活,出生在有缺陷的家庭又如何,新聞媒體總為那些兇手找理由,例如:ooo出生在不美滿家庭,導致他具有反社會人格,因此才會殺人等等,這不代表所有家庭不美滿的人都會作奸犯科,出人頭地的多得很,這根本就是事後諸葛,恐龍法官卻很吃這一套,把無數的殺人犯都判定成可教化。

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其實可以改變,因為常常被潛規則催眠,認為自己有了創傷就不能幸福,實際上我們只是缺乏變得幸福的勇氣,等等!誰不想要幸福?你以為你想要幸福,可是你卻害怕真的變幸福,因為你缺乏勇氣,你認為自己不配幸福!

請記住:無論你之前發生過甚麼事,那對你將來要怎麼過日子一點影響都沒有,只有當下的自己可以決定我們之後的每一天。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