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想和你好好說話 ⟫ 非暴力溝通閱讀分享-4
賴佩霞的六堂非暴力溝通入門課第四堂|需要
每個人在不同的時間點上,「需要」都不盡相同,但因為我們幾乎不會意識到這細節,所以不見得可以明確表達。一旦學會了掌握自己的「需要」,人生就會有大有不同:
- 我們會活得更自信,並對自己更滿意
- 我們會更容易理解別人的需要,也更有能力幫助別人滿足對方的需要
相反的,當我們對自己的「需要」不夠理解,就會對生活不滿意、對別人不滿意。盧森堡博士發現,常常抱怨東抱怨西的人,往往就是因為無法明白自己的需要,也因此不知道該用什麼方法改善自己的生活
我是自己世界的主導者
我們所有的行為背後,都是為了滿足自我的某種需要,例如一早起來後,渴了就喝水、餓了就吃飯,這是滿足自己「健康」的需要;看影集、看電影滿足了「娛樂」的需要。
批評中,隱藏著未被滿足的需要
盧森堡博士說「對他人的批評,其實間接的表達我們尚未滿足的需要」例如當丈夫沒有依照原來的承諾回家吃飯,就沒有滿足妻子心中需要「分享」、「依賴」的需要。
生活中有很多類似的例子,明明心裡有所期望、有某種需要,希望獲得滿足,但卻沒辦法具體告訴對方,甚至是連自己都沒跟清楚。這種時候就容易會「用批評取代期待,以攻擊取代需要與請求」,我們往往將自己的憤怒歸咎於對方的行為,但其實真正的原因,是我們的需要沒有獲得滿足。
因此盧森堡博士建議應該避免用批判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因為這麼做只會招來反擊;相反的,當我們釐清自己內心的需要,並坦誠告訴對方,對方比較有可能會做出正面回應
自己的「需要」要靠自己滿足,別成為情感奴隸
作者觀察到,許多話不投機夫妻之間,其實是因為無法辨識對方需求,習慣性把犧牲、奉獻掛在嘴上,一邊做、一邊嫌、一邊罵,以為透過抱怨就可以讓對方看到自己的貢獻,就能獲得對方的肯定及感動,甚至是情感施捨。這樣的關係會讓人感到疲倦,當人想尋求「別人的肯定」時,會自然的以他人為中心,久而久之會覺得自己像個情感奴隸、是受害者,覺得自己渺小、沒有價值
當我們說「我需要被....」時,表示解藥在對方手上
當覺得自己需要「被尊重」、「被肯定」、「被欣賞」時,就表示主權在對方身上,而我們是等待被「施予」的一方,這時就弄錯了方向。這不只是語言上的問題,也是心態上的問題。
如果這麼說,就表示「解藥在對方手上」— 他給我,我就得到滿足;他不給,我就不會快樂。漸漸的就會變成「對方有能力對我情緒勒索」了
所以,我們需要知道,當說出「我需要被...」時,我們到底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不要」什麼,不等於你「要」什麼
盧森堡博士曾經說過一個故事,一位老師在上課時,學生邊聽課邊用手拍打書面,發出的聲音讓他覺得很受干擾,於是他要求學生:「請你不要拍打書,好嗎?」結果這位學生他不拍書了,他改拍桌子。
這個故事提醒我們,告訴對方你「不要」什麼,不等於你清楚告訴對方你「要」什麼。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