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寓森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我們與惡的距離?

寓森
·
·

最近公共電視正在播放的影集「我們與惡的距離」,試圖探討關於隨機殺人事件。以目前看到的內容,探討的十分客觀深入,先推薦大家入坑追劇。為免暴雷,我之後的討論會避開劇情的描述,只針對劇中的議題發表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想先對「劇名」提出的問題,計算一下究竟「我們與惡的距離」到底多遠(多近)?

什麼是惡?

數學上要計算距離,先要決定是那兩個點,因此我們首先要決定的是「什麼是惡」以及「惡在哪裡」?

殺人是惡,暴力也是惡,這應該多數人會同意。雖然說一個人不可能完全遇不到這些事情,但是相對來講遇到的機會不是那麼高,這些惡與我們的距離遠一點,但是不確定,哪天會突然就遇上了,說不準的。但這些是讓我們很害怕的惡,會讓人極力想要避開與消除它。

那麼為了收視率不顧新聞倫理,算不算惡?

為了宣洩心中的憤怒,去攻擊和自己意見不同的人,算不算惡?

為了不讓自己感到不安,排擠自己不了解的人,算不算惡?

為了擔心房價下跌,反對社區的精神機構,算不算惡?

這些事情在各種不同的狀況下,每個人的看法可能不同。有些人覺得這些也是惡,有些人可能認為這樣只是在維護個人的權益不受到侵害,不能算是惡。

好。那如果這些事情可能「間接地」導致了殺人和暴力呢?如果一個人殺人與出現暴力,是因為不被了解,被排擠或是言語攻擊,是因為被壓迫難以反擊,最終爆發做出了衝動的事情。那這些事情算不算惡呢?

我認為是。

那我們與惡的距離其實不遠,甚至每天就在身旁。

世界是一個整體,沒有事件是單獨存在的。每一件我們不希望發生的事情,必然與許多其他的事情相關連。我們不可能單獨地「刪除」掉某些事件,在其他事情還繼續存在的情況下。

當我們選擇「排擠」而非「包容」,選擇「對立」而非「溝通」,甚至只是簡單地選擇了「自掃門前雪」時,「惡」已經離我們不遠了!

而這些選擇來自於我們自戀的執著,來自於我們原始的「自戀」結構,沒能在成長的歷程中,獲得適當的修正,這些惡就存在我們的心中。

我們與惡的距離,其實是零。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