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骂街,合适吗?

知微
·
·
IPFS


一、央视「国骂」的兴起

从2018年开始,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持续发酵,央视「新闻联播」不断播发《国际锐评》中的「国骂」言论。此处略做摘录:

「蓬佩奥作为美国首席外交官,在疫情防控上毫无作为,如同隐形人。相反,他在给中国泼脏水方面跳得最凶。」

「蓬佩奥在危机面前没有表现一丁点职业操守与责任担当,反而不断散播政治病毒、挑拨离间搬弄是非。」

「这反映出美国某些人对中国经济实力增强的羡慕嫉妒恨,这些怀着怨妇心态的美方人士,看人发展就心态失衡使出各种损招、阴招『扎轮胎』。」

「他们(美国政客)只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竟然将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污蔑为债务陷阱,满嘴跑火车。」

……

央视著名主持人康辉在短视频中将这些言辞定性为「金句」。他说:从「奉陪到底」到「令人喷饭」,从直斥「搅屎棍」到讥讽「怨妇心态」,央视怼美国怼得金句不断。

在互联网上,人们对于这些「金句」的评价基本可以分成两派,一派认为「真是干得漂亮」,另一派则认为「实属丢人现眼」。

从国内来看,央视国骂确实收获了更多的爱国主义支持,这些声音“云聚集”于央视新闻等党媒官微的评论以及共青团中央的B站(中国视频网站bilibili)粉丝之中。央视国骂由此而兴起。

二、对内传播的爱国热潮

国内同仇敌忾的爱国热潮与官方的刻意引导是分不开的,这种引导因央视国骂的两大特征而有所展露,它们包括:

其一,用抽象詈言替代具体分析。

无论是「搅屎棍」还是「扎轮胎」,均是在用大而化之的评价替代具体分析。为什么说蓬佩奥是「搅屎棍」,具体怎么「搅」的,理由和依据在哪里?央视对这些问题均未作出说明。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细节驳斥、减少犯错几率、降低担责风险,因为评论用语越抽象,其所能涵盖的对象范围也就越广。另一方面,评论表述越是抽象,也越容易引起受众共鸣。以「扎轮胎」为例,如果评论员不对其做出具体阐释,受众就会想当然地将问题对应到自己的生活经验之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遭遇别人对自己背后使坏的「扎轮胎」行为,于是人们顺理成章地就将生活经验中的个人情感带入到对美国政客的言行理解当中,而不顾其是否真的如此,更不会追问这些政客的言行背后是否还有其他更复杂的国际政治等其他方面的原因。

政治问题本是复杂多变的,想要理解好政治问题,必然要动用复杂的思维去做具体细致的思考。具体化和细致化的思维方式往往能够帮助人们走向冷静、理智和深刻。相反,大而化之的抽象谩骂则容易走向情绪化。央视作为专业媒体,其本身就具有强而有效的引导作用,如果连央视都开始将骂人作为时评手段,若非真的太蠢,则一定摆脱不了「煽动大众」的嫌疑。

其二,将国际纷争化为邻里争执。

不难看出,央视国骂像极了邻里之间的口水争吵。作为缺乏政治教育(作为国际共识的「政治教育」和国内特有「思政教育」并不是一回事)的普通民众来说,实在难以思考复杂的国际政治问题。大家所能理解的,仅仅停留于个人层面的爱恨情仇。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国家行为和政治行为显然有些虚无缥缈,但央视运用了「国家问题拟人化」的阐释手法,将国际纷争简化为邻里争执,引导民众具象化地认知和理解政治问题,使得本就缺乏政治思维训练的人们用低阶思维看待国际关系,用家长里短式的恩怨情愫理解国际纷争,并浑然不觉自己的幼稚。

央视当然知道国际问题和人际问题是截然不同的两类问题,但他们还是引导民众将二者等同了起来。

央视的国际时评,其议论主体和评论视角均应对应国家层面。但是恰恰相反,央视不仅把目光对准了具体的美国政客,在评议角度上也采取了个体骂街的狭窄视野。

德国政治家戈培尔曾言:「宣传的本质就是坚持简单与重复」。宣传的有效方法也正同于此,它包括「复杂问题简单化」和「简单思维重复化」两大步骤。央视骂街正运用了前者。从对内传播的角度看,其作用只有一个,即通过对内宣传稳固政权支持。爱国本无错,但任何以「国」之名煽动大众情绪的行为,本身都是需要警惕的,因为这样做容易脱离爱国而走向更加极端的民粹主义。

三、对外传播的尴尬处境

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MichelFoucault)提出「权力话语」(powerdiscourse)的概念,认为话语是人们斗争的手段和赋权的途径。福柯将话语视为一种「能量流」,可以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原因做出权威界定。在国际传播中,各国媒体就是本国话语的「能量流」载体。央视作为中国媒体的「能量流」,其一言一行都应体现官方权威性,展现「大国担当」,而不是用自己的「能量流」来攻击水花。就好比一位科学家院士突然去菜市场骂街,怎么看都会觉得怪异离谱。如果是院士的个人行为,道理上也能说得过去。但如果是国家命令院士去菜市场骂街,就会显得非常小题大做、有失风度。

我们必须注意到,并非所有形式的「能量流」都能在国际传播中占有一席之地,只有那些信息密度高的「能量流」,才能有效促进一个国家的对外传播效用,而情绪化的骂街显然不能算作此列。

从国际传播的视角看,央视作为国家传声筒,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国际外交功能。央视以「国」之名播发骂街时评,并不符合其国家级媒体的庄重身份。

退一步讲,就算是放在国内的任何一家普通媒体,新闻评论这样写也是不合适的,它违背了两条新闻评论的专业主义原则:「议行为」与「讲道理」。前者的要求是「主要论迹,次要论心」,后者的要求是「主要论事,次要论人」。然而,央视国骂恰好与此要求背道而驰。

再退一步,即使作为一个普通公民,这样说话也是不体面的。我们可以想见,如果有一天张三突然冲上大街公开骂李四,说「你个老不死的搅屎棍」,李四必然跟张三绝交。

简言之,如果骂街是个人行为,则说明此人素质欠佳;如果骂街是普通媒体行为,不以理服人反而破口大骂的言语风格也显示其职业素养低;如果骂街是央视行为,作为国家级媒体,其言行与其地位不相匹配,在国际上对华人产生负面影响,也堪称传播失败。

中国作为文明大国,常以雅致含蓄的文化底蕴而著称。正如《国际锐评》曾称:「中国成为全球发展的贡献者,源于中华文化里有『兼济天下』的情怀。」说得不错。但若这「兼济天下」 的情怀掷地有声,那一定是「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国风·卫风·木瓜》)的雅致外交,而非幼龄口水仗。

细数中国历史,骂人之事亦有不少。在民国新闻界,因言致祸的林白水就曾因「骂人」而出名。在慈禧太后七十寿辰之日,林白水写了一副对联为太后贺寿——

上联:「今日幸西苑,明日幸颐和,何日再幸圆明园?四百兆骨髓全枯,只剩一人何有幸?」

下联:「五十失琉球,六十失台海,七十又失东三省!五万里版图弥蹙,每逢万寿必无疆!」

同样是「骂」,林白水显然文雅更多,且反倒更显辛辣。

(图片来源:《看》杂志)

根据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019年的调查,60% 的美国人对中国没有好感,比例为调查以来最高。在国际上,这种国骂对“大国担当”的国家形象建构与传播,应该说是毫无帮助。

学者荣剑指出:「大使的使命是外交,外交的使命是对外友好交往,而不是致力于断交的战狼式对抗。」 评论员同理,国际时评亦同理。民国时期,胡适对待外交的态度也是「委曲求全,意在求全,忍辱求和,意在求和」,尽显谦和之态和大师风雅。当然,外交未必非要如此,适当的强硬也是必要之举,但这种强硬一定不是骂街。

很明显,央视国骂并未遵循国际传播规律,其骂街言论的输出基本可以算作是关起家门来讲给自家小孩子听的自说自话。他国政客和他国人民,基本不会去看《新闻联播》。央视国骂所取得的传播效果,也基本局限于国内的部分爱国人士。如果这些国骂在最开始的传播渠道上就没有做到面向国际,且不能达成「讲好中国故事」和「传播中国声音」的目标,那么央视国骂便失去了其对外传播的意义。

四、专业及教育的错误示范

根据资料,《国际锐评》的前身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下属的新闻时事评论《环球锐评》,主要面向国内受众。自2018年4月更名为《国际锐评》后,栏目将「缘事而发、寓理于事、目光四射、倚马可待」作为方针。对国骂评论来说,这16字的方针目标恐怕只实现了一半,即「缘事而发」和「倚马可待」。「寓理于事」和「目光四射」的要求则并未得到充分的体现。

所谓寓理于事,顾名思义就是通过事件讲道理。《中国青年报》曾刊发评论,提出讲理的三大层面:重视事实、尊重逻辑和审问良知。对他国政客进行「心态失衡」和「怨妇心态」的动机揣测,不叫重视事实;用「搅屎棍」和「令人喷饭」代替具体分析,不叫尊重逻辑。国际时评不能停留在空泛说教的「口水仗」层面,而要更多地使用事实,遵循评论基本逻辑,做到有理有据。若不能如此,「目光四射」便失去意义。至于良知层面,这恐怕就要交由历史去评判了。

从社会教育角度看,央视骂街还会对民众、特别是青少年予以不良示范。骂街本是不体面的,然而比不体面本身更可怕的情况是,民众似乎很难意识到这一点,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主要源于我国逻辑教育的缺位。

在中国,本应作为通识课的逻辑学课程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对于缺乏逻辑教育的中国人民来说,「国产逻辑」屡屡遭致诟病。

(图片来源:@没有羊先生)

学会理性沟通拒绝骂街泄愤,这是现代公民的必备素养。如果暂时做不到,也没有关系,至少我们要在价值观上认可这一目标,努力使用清澈干净的语言和清晰严密的逻辑,大方得体地表达观点,而非以骂街为荣。央视作为国家级媒体,更不应作出国骂示范。

一言以蔽之,央视骂街除了煽动民众情绪之外,着实再无他益。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