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世自處手冊 | 金馬達基金公告 no.22
近日台灣疫情升溫,不少馬特市市民的生活工作被打亂,憂慮不安的情緒隨著確診人數遲遲不降而蔓延......不少作者分享了自己的疫世抗焦慮指南,以及對疫情的反思。在此刻,書寫的重要性不僅在於紀錄本身的意義,它也是我們相互連結的方式。
最近中國一些地區的疫情病例也在增加。希望大家保衛好自己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一起加油。
公告:本週Matty使用金馬達資金支持了以下5篇優質創作,本週金馬達共支出996LikeCoin,剩餘4980LikeCoin和30港幣。此篇文章獲得的所有支持,也會加入金馬達基金。
疫世抗焦慮指南|那些在歐洲習得的經驗值 ——by@Awkward Penguin
幾乎每個人在封城期間都遇過這個狀況,要求自己振作,卻沒辦法打起精神,所以不用太苛責自己,我們都曾經歷過。
@Awkward Penguin 分享了自己年初在葡萄牙遇到封城,綜合這半年來在歐洲漂流而習得的一些經驗而結合的疫世抗焦慮指南——建立你的支持泡泡、適時放過自己、如果和伴侶在家工作……記住,"Don't blame yourself. We‘ve all been there."
我們對不戴口罩的人為什麼會有怒氣?——by@RedCheng
我們為什麼對這些人充滿怒氣?我們除了怒氣之外,是否還有別的情緒?
視頻網站和社交媒體上,人們上傳相關錄像畫面,瀰漫著對不戴口罩的人的怒氣。@RedCheng 如此反思:人和人之間真的能靠這樣的模式去接觸嗎?人和人需要理解,憤怒和嘲笑永遠是一種選擇,但是也是一種比較懶惰、省事的選擇,我覺得我們大部分人有能力可以做得更遠——去理解那些人。
瘟日雜記 1| 我到「確診者足跡」去……——by@戰地島民KMnese
疫情來臨時,「確診者足跡」雖然應該是一序列的路線,如今,已經是指某個地點:5/15--5/17 XXX市場,我今天來到「確診者足跡」…我們並未被侵略。身體不是戰場。病人不是不可避免的死傷者,也不是敵人。
「確診者足跡」已經成為疫情新聞中最受關注的內容之一,那些因為確診者來過而變成禁忌的地方,以及因此造成的恐慌、歧視,你會如何去理解和面對?島民的作法是,那個市場裡有我愛的牛肉麵,既然來了,就去看看吧。
也許我體內住著人類學家-09-少年不識麻滋味——by @yoding
跟疫情一樣可怕的是,不同立場信仰的人群,又因為恐懼對立且撕裂,面對這樣一場危機,我們如何知道整體的局勢,並且辨識出可努力的路徑?如果橫亙在我們前面的真的是一場危機,我們如何避免,災後又能怎樣能找到像跟花椒、香蕉一樣的重建媒介?
在疫情下,@yoding紀錄下自己的感思,並邀請你一起來:與你分享我的視界,也請分享你的給我。
台灣疫情筆記 20210519 台灣社會「特殊性」的意識形態——by @林韋地
作為一個道德普世主義(Universalism)者,我覺得疫情爆發若能讓台灣社會少些特殊性,多些普世性,對於台灣久遠的未來是好事,也是不幸中一個正面的角度。
醫生林韋地在Matters持續更新他的疫情筆記,他從醫學、社會學、道德等角度反思了這次台灣疫情的方方面面。這系列疫情筆記在臉書上引起廣泛的討論與爭議,歡迎你來Matters分享你的思考。
每個人愛看電影的人,心中都有那麽幾部珍藏電影百看不厭。
最後的最後,在疫症宅家之下也千萬不要忘記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和娛樂生活哦!@土豆炒青椒 先前發起了一人十部珍藏電影的社區活動提案,已經得到了廣大市民的積極回應,也歡迎你來推薦宅家期間欣賞到的精彩電影!
金馬達基金持續每週支持馬特市優質作品,歡迎你一起來幫忙。只要支持這篇文章,所有收入都會放入金馬達基金,支持優質創作。
謝謝,那麼祝願大家閱讀愉快😊。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