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揚:為什麼穿越劇如此撩人?
這麼說吧,「我們」多半說不完整「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究竟有哪些,但對像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武田信玄、足利義昭等這些日本古人的熟悉程度卻可能是達到查戶口級的。念念不忘,必有回響,於是乎,這些年國內出版界也投其所好的出現了一股日本戰國熱。
也所以,當我在去年年末的朋友圈發現居然有不少人和我一樣在低調地追著日劇《信長協奏曲》時,我只是微微一笑。
看穿越劇其實是一件不太有格調的事,在我國的地位大約僅次於抗日神劇,一般來說正確的觀劇方式是像第比利斯地下印刷所那樣隱蔽的開展工作。實在是因為日本戰國史和織田信長的形象過於高大正面,加持得讓《信長協奏曲》這樣一部穿越劇也跳出了火坑。
《信長協奏曲》的故事框架很簡單,無非是一個日本現代人穿越到了戰國,然後因為長相酷似織田信長而被本尊偷樑換柱,而後竟然幹出了超越本尊的事業,「縱橫」戰國。
和《步步驚心》、《宮》這樣穿越得無所畏懼的國產劇相比,日本穿越劇在狂想方面一直比較克制,總是試圖搞出點不穿幫的穿越,比如前些年紅極一時的《仁醫》號稱除了穿越本身,其他都高度接近歷史情境。和那部日本穿越經典相比,《信長協奏曲》自然低了好幾個段位,但其中還是很有幾點妙處。
第一,在歷史上,織田信長年輕時本就以行為荒誕衣著奇特著稱,這正好可以搭上「現代人穿越」這條線索;歷史上的織田信長也有思想西化愛用洋槍的特點,這又可以搭上。總之,選織田信長這個人作為穿越的「標的」,為編造故事提供了堪比紅學索隱派的「歷史依據」。
第二,按照日本的歷史傳說,戰國時很多大人物為了自身安全的確都有一個替身。比如在黑澤明的《影子武士》中武田信玄就安排了這樣一個人,在武田信玄死後當了三年的「影子武士」;隆慶一郎的小說《影武者》中也為德川家康安排了一位替身,最玄的是,小說中德川家康早在關原之戰前就死了,這位「影武者」才是歷史上那位建立德川幕府的一代霸主。也就是說,當《信長協奏曲》為織田信長安排一個被現代人頂替的橋段時,不僅不顯得荒誕,而且看起來是像大師們致敬一樣。
第三,穿越劇一直有一個與生俱來的bug,如何讓現代人在知曉歷史進程(相當於打遊戲開外掛)的情況下,最終無法改變歷史走向。在《信長協奏曲》中,主人公被設定為一個歷史白痴,雖然隨身有一本歷史教科書但大多數時間處於遺失狀態,因此,現代人信長所取得的那一系列符合歷史真實的成功其實是他在「無知無畏」的狀態下取得的,完全沒辦法按圖索驥的改變歷史。劇中的最後一幕是,信長來到了歷史中的遇害之地——本能寺,但他仍然白痴地笑著。
第四,或許是為了彌補主人公歷史白痴的短板,劇情為了合理解釋現代人信長為何能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為他安排了一個「高情商」的特質。雖然看起來非常心靈雞湯和熱血勵志,但主人公經常是憑借著他現代人的情感價值(重視平等、尊重女性、珍愛生命,等等),一次次的感動著他的臣子甚至敵人,從而一次次的絕處逢生。從這個現代人織田信長身上,我既看到了劉備「以德服人」以仁義取天下的歷史想像,也看到了《GTO》中反町隆史那用熱血熱淚扭轉乾坤的神奇。
從中國穿越劇來看,「清穿」是絕對的主流,而雍正時代更是穿越的「黃金時代」。《步步驚心》和《宮》都是將穿越時代設定到雍正奪位,與日本穿越劇的試圖還原「平行歷史現場」的取向完全不同的是,中式穿越劇往往可以稱作「穿越言情劇」——穿越而來的女主人公穿梭於各個阿哥之中談戀愛。
香港的穿越劇比大陸要靠譜一些。比較早的一部的是1990年代的《九五至尊》,主人公還是中國人最熱愛的雍正,不過這部戲的獨特性在於,穿越劇的主流是現代人穿越到古代,而是雍正和呂四娘一起穿越到了1990年代的香港。
香港穿越劇中最有名的自然是《尋秦記》,這部改編於黃易同名小說的穿越大作迄今為止仍然是華人穿越劇的高峰。主人公項少龍不僅是秦始皇的師傅,而且是項羽的父親,儘管劇情非常誇張,但重要的是,《尋秦記》一直試圖在說圓這個故事,這正是日式穿越劇戮力之處,也是大多數中式穿越劇所不屑做的。
穿越劇為什麼在中國這麼紅?與其解答這個問題還不如取看看那個相對更隱秘的存在——中國穿越小說。從某種程度上說,這是穿越劇在中國的群眾基礎所在。這麼說或許還辱沒了穿越小說,它在中國的流行程度要大大高於穿越劇,只是以一個更為低調安靜的方式蔓延罷了。
可以這麼說,當你在地鐵上,在公車上,看到一個人聚精會神的捧著手機「讀書」時,「書」很大的一個比例是穿越小說,並且,看書的人往往不是我們平日所定義的「讀書群體」。
大體上來說,最紅的穿越小說可以分為兩大類:
第一類是「歷史穿越」,題材高度集中於政治軍事,時代高度集中於晚清民國。故事通常是這樣的,一名現代人穿越到了甲午戰爭時代的中國,或是一個普通人,或是皇帝,而後通過自己對歷史的掌握,大幅度的改變歷史進程,在甲午戰爭中打敗日本,在穿越中報了國仇家恨。時代或許還可以穿越到鴉片戰爭以及最流行的抗日戰爭,但暢想邏輯是不變的。
還有一類肯定算是中國文學的「自主創新」,發明了一種其他國家絕無僅有的文學樣式。官場小說本就是高度具有中國特色,如果說周梅森王躍文陸天明他們算第一代的話,這幾年比較紅的小橋老樹(《侯衛東官場筆記》)和黃曉陽(《二號首長》)算第二代的話,網絡上已發明瞭官場小說的3.0版——官場穿越小說。
官場穿越小說的故事框架通常是這樣的,一名21世紀的普通青年穿越到了20世紀80年代,憑借著他對歷史進程的了解,在官場上如魚得水,伴隨著火箭一般的升遷。故事最妙的部分非常的「中國」,主人公在某個時間段精確把握了「路線鬥爭」的節奏和走向,提前佈局,將官場對手一個個在一次次的風波中淘汰出局,保證永不站錯隊。唯一的缺憾是,據說官場穿越也有一個土政策,當到省委書記以上就得封筆歸隱。
想到這裡,我決定還是不去抱怨我國「言情穿越劇」的種種不是,我們的儲備劇本資源真是太強大了,只是在等待一個爆發時間而已。前途是遠大的,必須穿越式發展。
(張明揚,書評人,《上海書評》主編。)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