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书:写出渴望的理想之地 · 第一天

三日书|Sukha随身携带的处所

trini
·
·
IPFS
Sukha通常翻译为“幸福”、“快乐”或“安乐”,而词源上,“su”意为“好”、“善”或“和谐”,“kha”意为“空间”或“孔”。因此,它字面上的解释为“好的空间”或“和谐的空隙”,这暗示着身心处于舒适、顺畅且平衡的状态。这个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吠陀文献中,用以描述身心状态的通畅无碍。

这几年,其实不只是离开web3,是几乎离开了互联网。对被观看和想要被观看的本性感到厌烦,一刀切了。在心理上退网,是一种对“人之常情”的挑衅,赤条条地进入体验,成为体验,不去描述、记录、品鉴、回忆、加工、输出、包装、销售、索求……什么都不做。对一个从小就靠语言能力活得不错的聪明蛋来说,这可能是我呈现给自己的最大的挑战。

值得吗?

岂止是值得,撕掉外面所有的Layers,再一层层堕入自己,才看到道路,心满意足。

三日书的题目“理想之地”让我想到老师第一次对我说话,她看着Rahu(罗喉星)的位置说,嗯,你得到所有人想要的所有东西,也不会快乐。因为你最大的障碍在你的心(mind),是难以得到Sukha。Good Space,好的空间。

Sukha通常翻译为“幸福”、“快乐”或“安乐”,而词源上,“su”意为“好”、“善”或“和谐”,“kha”意为“空间”或“孔”。因此,它字面上的解释为“好的空间”或“和谐的空隙”,这暗示着身心处于舒适、顺畅且平衡的状态。这个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吠陀文献中,用以描述身心状态的通畅无碍。

当我要去描绘一个理想之地时,我会想起这两年待过的地方,美国,哥斯达黎加,墨西哥,泰国,法国,国内郊区,都漂亮得很,朋友也精彩,想做什么都可以。然后我非常确信……没用,我去哪里都带着自己罢了,描绘一个别处,只会让我更理直气壮地吐槽现状多么不尽人意。

事实上最崩溃的几次体验恰好是在最完美的环境里,因为它实在太完美了,而我还是一点都不快乐,谁也怨不得,只能认栽。

在先前每两个月就要换城市的旅居中,我曾经有非常多的抱怨,我不认为这是一种适合我疯狂的脑袋的生活方式,每次打包和换房间,神经系统都要重新适应,刚刚安顿下来又要重新来过。整晚整晚像个鬼一样在客厅里失眠。所谓游民生活的丰富冒险,也可能是一种负担,我自己的内在空间并不完好,送往迎来就是纯消耗。

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在哪里卡住,就在哪里突破,突破完了就没啥需要操心的了。

当终于体会到Sukha是什么意思,在房间的哪个角落点香,音响系统的分辨率要多高,盆栽和茶叶的品种,方圆十里有几个能说话的朋友……这些东西都不相干了。

Sukha is the uncreated space. 我找到了,就不可能再相信我自己那套bullshit。

然后,我们再来聊理想之地。

当此时此地并没有什么需要改变,没什么问题需要解决,一切都是纯粹的创造。

所有能被创造的东西,也终将消逝。

那所有各种各样的破事儿,其实都太他妈美了就是说。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