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Openbook好書獎》年度童書/年度青少年圖書.評審報告
撰稿:張淑瓊(本屆決選評審、兒童閱讀推廣人)
無論世界變得如何混亂與殘酷,我們還是可以決定要用什麼樣的姿態好好活著。
——吉野原三郎
宮崎駿的動畫電影《蒼鷺與少年》,讓吉野原三郎的作品《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再次熱銷。這本名列日本「百年最愛書籍」第二名的作品,書中這句:「無論世界變得如何混亂與殘酷,我們還是可以決定要用什麼樣的姿態好好活著」,擺放在這個時空環境中閱讀,有種說不出來的精準服貼。
我喜歡吉野原三郎斜槓多元的身分,如同作者介紹所描述的,他是「編輯、兒童文學作家、評論家、翻譯家、反戰活動家和記者......」這一連串的身分,彷彿刻畫出今年Openbook好書獎,年度童書及青少年圖書入圍作品背後那一大群人,那些作者、繪者、選書人、編輯和出版者靈魂的綜合體,一種強大的出版魂。
不管世代如何,環境如何,景氣也許會打趴很多人,但血脈裡流竄的出版魂,總是會驅使更多人用一種必須說服得了自己的姿態,穩穩地站立。
➤出版的理性與感性
出版是一種奇妙的產業,出版人任性又實際、浪漫又務實。出版者要存活,必須嗅得出市場的需求,或者造浪,或者等待起風。
在華文童書市場中,台灣這個島國扮演著一個特殊的角色,小而自在、小而勇敢、小而靈巧多元。經歷了將近3年的疫情考驗,用完了所有的疫情紅利,2023這一年對出版業其實更加辛苦、更具挑戰、更熬煉人心。不過,從這次入圍的62件作品看來,更讓人對出版的未來充滿了期待。
身處在這個備感混亂的時代,遠方的災難不斷、戰火綿延,近處紛爭內外夾擊,兩年半的瘟疫改變了許多事、動搖了無數人的生命和人生計畫。在一切看起來都明顯樂觀不起來的這個時刻,出版人,特別是滋養年輕世代的出版人,如何用他們選擇的童書、青少年讀物餵養下一個世代呢?
➤戰爭無所不在
在這次評選過程中,我們發現,關於戰爭議題的書籍佔比極高。繪本包括《和平與戰爭》、《戰爭奇蹟》、《牆壁大戰》。青少年讀物探討的則有:《古斯特洛夫號的祕密》、《弗里德里希》、《那些散落的星星》。另外,也許《狼洞之歌》也可以加入這個行列。
廣泛的戰爭主題,難民、戰火下的事件、戰爭中敵對的雙方,衝突困境中如何跳脫、戰爭對人性的衝擊、對陌生敵對者的仇恨反思……比起過去童書處理的戰爭議題作品,我們讀到更深刻、更寬闊、更探入人性與人心的討論。
➤在諸惡橫行的混亂世代中,人們更需要善的滋養
「善意」是今年的評選會議討論中,最常出現的字句。也許因為天災人禍不斷,人們心中更渴望的、創作者心中湧現的,或者選書人在能力所及更願意投入的,是微弱卻永恆的議題——良善的力量。我們讀到許多作品都試圖在黑暗中,汲取亮光、溫暖和善意。
從最精確的主題書《每個微小善意》,到《海邊的畫室》裡提供拒絕上學的女孩逃城的畫家、《戰爭奇蹟》裡的聖誕休戰故事、大旱中默默舉起毛筆字《雨》的大和尚、願意帶著陌生尾隨的小貓一起爬糖麵包山的溫柔獾奶奶、先向害羞的轉學生春美伸出友誼雙手的小女孩小晴、《魚同學》班上刻意來拜訪的蜥蜴同學和人類同學,還有《最大的草莓蛋糕》裡對家人滿滿愛意的布農小女孩怡妃……
當我們細細進入繪本的敘事脈絡,慢慢地閱讀,奇妙的是,那些不多的文字,和相對安靜的畫面,安慰了讀者焦躁的心。有一股說不出來的暖意,緩緩的漫溢出來,撫平了我們在社群網路訊息中被拍打襲擊引發的躁動不安。
繪本是如此,小說裡的文字更是如此,甚至在知識類的出版品中,也能讀到美善的意念。在讀到《小大人的血液課》最後一章節時,眼中、心中有了滿滿的感動。醫學科技研究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寶貴的性命!即便全然不知道對象是誰,在捲起袖子的那一刻,這一切都不重要,唯一知道的是遠處有生命需要!
➤讓孩子跨出文化、跨出地界,看見世界
善意不只在我們所處的土地上,更希望年輕世代的孩子們,當未來有機會跨越土地、文化疆界,甚至政治種族的衝突,與陌生的他人連結時,能用更開闊的心接納差異。
於是我們看到全世界孩子睡覺的《神奇好眠床》、帶著《出發吧!環遊世界24個傳統市場》出門遊逛、透過《高山上的孩子》登上聖母峰,用故事體驗喜馬拉雅山的生活日常、期待自己有機會住進《如果你住在這裡:世界上最特別的房子》,體驗「家」的不同風貌。最後,透過《國界》,挑戰我們這個在海島生活的人們的眼界,知道世界的廣大和複雜,正等待我們去探索。
➤SDGs讓知識類出版品繁花盛開
談論黃石公園野放復育的《荒野上的十四隻狼》,過去會被放在科普類的環境、動物保育主題下,現在,它會被歸類在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書單中的「SDG15陸域生命」。
而《氣候行動》這本知識繪本,標題上就直接加註「SDGs永續閱讀書單」,精確對位「SDG13氣候行動」。我相信《被消失的藝術史》若不是因為知識年段偏高,應該也會被列入「SDG5性別平等」選書中。而《想當太空人的大象》入選「SDG10減少不平等」的機會也頗高。
知識、科普、人物傳記類的出版品,這兩年受到聯合國為了深耕永續發展目標,在2019年提出永續書房(SDG Book Club)的影響,符合各項指標的出版品鋪天蓋地而來。影響的範圍不只有原先設定的6-12歲讀者,更全面性的擴延到各個年齡層的讀物中。
尤其因著教育系統呼應永續目標與課程連結,這樣大好的機會,只要是稍稍關注教育趨勢的出版者,應該早就已提前預備。這也使得科普知識類的出版品,這兩年更是加溫加熱、繁花盛開。
而讓人欣喜的是,冷門的議題找到出版的機會、自製的知識科普作品也有更多人深入撰寫出版。整體而言,科普知識類出版品的聲量和眼界,都扎扎實實的長高、放大了。也許未必質量均等,但從正向的角度來看,這正是我們繼續探討研究,知識傳遞的方式透過紙本閱讀的各種可能。
功能性、教育目的性強的作品增多了,並沒有不好,但接下來的挑戰是:如何能不再依靠翻譯作品,為本土知識的傳遞找出更精準又更好讀的方式。這點值得出版界與各個跨域的專家一起努力。
➤文學和其他類型
今年進入決選的青少年讀物,作品質量俱佳,整體水平相當整齊,尤其是小說類,主題廣泛多元。這幾年,原先經營成人文學的出版社陸續投入兒少文學,拓展了選書的語言類型和疆界,讓文字書的樣貌更加多樣迷人。
繪本仍舊是入圍圖書的大宗,差異在於繪本的定義和樣貌愈來愈多樣多元。也許就像韓國繪本作家蘇西・李(Suzy Lee)接受專訪時所言:「把自己定位為藝術家,你會擁有更寬廣的遊戲場。」她的作品《夏天》寬24.1公分、高32.1公分,厚達148頁。結合圖像和音樂,率性地揮灑,無論是文字或圖像的結構,都已然跨越童書的邊界。
比利時作家的無字書作品《小船的奇幻漂流》,同樣也是大開本,96頁。看似童趣簡潔造型的小紙船,卻離岸甚遠,絢麗的場景、經歷的奇異,也不限在童書範圍之內。同樣是無字書,《每個微小善意》需要72頁醞釀、《通往糖麵包山的那條路》也用了76頁,說一個溫暖的好故事。
這些開本與頁數的變化,說明了未來也許我們需要更習慣「繪本非繪本」的狀態。繪本與童書,不再是從閱讀年齡去定義,而展現更多元的走向。
➤童書非童書
另外,這兩年喵星人繪本大量引入並且熱銷,是讓我這類非貓奴的繪本讀者完全無法理解的現象。不過即使是貓書,有些還算是適齡的兒童繪本,有些則應該只是貓奴的選品,與小孩無涉。
當然不只是貓書,也有越來越多開本像童書、故事像童書,但是預設讀者未必是兒童的出版品。這意味著未來另外一個可能的現象是:「童書非童書」。
這與近30年前黃迺毓老師所著《童書非童書》談論的意思不同,當年這本書是親子閱讀的入門書,希望家長們能更細膩地看待童書和親子閱讀。但現今的「童書非童書」,代表的是開本貌似繪本,文字與主角貌似寫給兒童,本質上卻非童書的作品。我想這樣的狀態無法避免,也算是繪本發展至今一個值得觀察、討論的有趣現象。
➤以圖像敘事的作品會越來越多
今年入圍的小說類《那些散落的星星》,和知識類《24小時大發現:勇闖熱帶雨林》這兩部作品,讓我們看到接近漫畫筆法,以大量圖像訴說故事或知識的作品,將來也許未必會大幅出版,但應該會穩定的出現。
以圖像緩解閱讀的壓力,讓故事和資訊更友善親近,幫助看見大量文字就逃走的「字避」男孩或女孩繼續前進。這些仍保有童書樣貌,不似家長們會極力排拒的漫畫類型,未來應該有機會漸漸走向康莊大道。
➤可敬的對手韓國
今年入圍的韓國繪本,讓人驚艷又敬畏!兩本獲選的童書《農夫月曆》和《國界》,在選題和整體內容經營上都豐厚細膩,表現可圈可點。
而兩位在國際已備受矚目的韓國插畫家白希娜和蘇西・李,也都推出了獨具特色的作品。蘇西・李的《夏天》得到2022年波隆納拉加茲獎故事類的特別提名關注。白希那則是2020年林格倫獎的得主,這次以民間故事為基底,運用她擅長的韓紙人偶和空間造景,88頁長篇幅創作的《小蓮與柳樹少年》,是件讓人讚嘆的作品。
➤最後
9月初,當62本入圍書陸續寄送到家時,相信評審們都會跟我一樣,打開書箱的那一刻,眼睛都亮了起來,一點也不覺得負擔。容我借用《通往糖麵包山的那條路》書中獾奶奶和小貓咪嚕嚕之間的對話,那時真的覺得能細細的讀這些書,就像「站在世界的頂端,感覺……超讚的。」
經過幾個月的閱讀,直到評選會議討論過後,為了寫這篇評審報告,再次分類整理所有入圍書籍,終於可以理解當時獾奶奶的回應。
這些經過挑選引進台灣的翻譯作品,以及創作者與編輯團隊合力完成的自製作品,每一本美好動人的作品背後,都有更廣闊的意念,和不斷想要超越的企圖。在這些作品面前,突然感覺自己「很渺小」。而身為全球童書出版市場的一塊拼圖,我們或許渺小,卻超級幸福! ●(原文於2023-12-01在Openbook官網首度刊載)
➤年度青少年圖書
《斯文豪與福爾摩沙的奇幻動物:臺灣自然探索的驚奇旅程》,文:林大利,圖:張季雅、陳宛昀,親子天下出版
➤年度童書
《雨》,文、圖:劉旭恭,水滴文化出版
《通往糖麵包山的那條路》,文、圖:瑪麗安.居布克,拾光工作室出版
➤年度童書/年度青少年圖書.決選評審
吳文君(繪本書評者、編輯)
周家嵐(台北市立大安高工國文科教師、圖書館學習指導教師)
恩佐(繪本作家)
張淑瓊(兒童閱讀推廣人)
許慧貞(花蓮縣閱讀推動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