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樹之聲,水滴聲?哭泣聲?
〈頭腦好的雨樹〉讀幾遍仍饒富趣味,大江健三郎(1935-)於1980年發表的短篇小說。
幾位到夏威夷大學參加學術研討會的學者,在會後莫名捲入了一場由精神病患所舉辦的酒會,剛開始並未發覺酒會現場有精神病患融入其中,因為他們也沒什麼怪異之舉。直到一夥人隨著建築物的螺旋梯往上參觀至最頂層的房間,眾人才驚愕發現,怎麼有個中年女人全裸泡在一個金屬大浴盆裡,全身幾乎塗滿了一種"猩紅透黑"的液體,還傳出陣陣噁臭味,原來她泡在自己的"陳舊經血"裡哪─!
眾人的反應就像在觀看1980年代那種自虐式的行為藝術,引發被挑釁、難以適應的各種不舒服症狀,這才想到小說之前隱約但其實也明確反覆提及這棟建築物是個收治精神病患的機構。教授們面面相視瞬間領悟後愈想愈覺得「所有事情」都不對勁了,一併狼狽竄逃出這座瘋人院?不,應該是被自己的過度焦慮給嚇跑,頭也不回。
若要我轉譯這個故事,就是住在療養院的厭世老人們半夜睡不著覺太無聊,突發奇想聯合起來裝神弄鬼,驚嚇欺負醫生和護士,望著他們踉蹌奪門而出時,一群老人捧肚笑噴假牙的那種調皮搗蛋醫病關係的逆襲。不過,小說裡的精神病患倒不是這種激進的姿態,比較像是藏不住後的露餡鬧劇。
試著了解小說如何使用「雨樹的意象」來傳達這棟精神病患機構的精神性。
叫它「雨樹」(rain tree),是因為若遇到夜裡下了驟雨,到了翌日,直至晌午之後,它便一直從所有的葉子上把水滴落個不停,就像是下雨似的。是其他的樹木,早不就乾掉了呢。指腹大小的小樹葉長得繁繁密密,所以葉子上便貯存得了水滴呢。它好聰明,是吧。(p8)
小說裡的雨樹形象一直被藏在黑夜裡,充滿未定論的神秘感,驟雨過後在深處傳出小水滴的聲響。音樂家武滿徹(1930-1996)的「雨樹系列」作品,即挪用了這篇小說裡的意象為靈感。
「雨樹」的曠奧幽深、終究難以窺其全貌,呼應著建築物裡精神病患的生存狀態,原始與文明相對立。
我始終未能在夜闇之中一見其真面目的頭腦好的「雨樹」的方向,我聽見一種因悲痛之情而要把軀體從內部摧裂了一般的,也算是大聲叫喊的,一種女人的哭聲傳了過來。(p22)
小說中也提到,某一塊土地上的樹木,與生於當地、死於當地的人們之間,彼此有相似之處,即用樹來象徵人。「雨樹」貯存雨水所落下的水滴聲,被擬人化為女人的哭泣聲,像是在為這些不見容於世的邊緣人表態。「雨樹」的龐然是為了留給這些脫隊、落單者們一個位置,總以憐憫的眼神,關照、包容、護庇著創傷的靈魂,將異鄉人或社會規訓下的不適應者納入其中。
已經是四十年前的小說了,但語感卻很現代,有種想到什麼就說什麼的任意或任性,聚焦在一些看似只有作者自己才會感興趣的小細節(學究式的贅言碎語),不過這些細節最後都會隱隱發作,呢喃迴響,因為有雨樹(如人)作為意象,將表面不相關的敘事生成關聯收攏起來。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