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什麼才是理想的內閣性別比?
紙牌屋演到最後,克萊兒坐上了總統大位,組織了自己理想中的內閣,當門打開那一剎那,不知道有多少觀眾倒抽一口氣,如果這幅畫面讓任何人不舒服的話,那過去以男性為主的內閣為何不讓人覺得奇怪?我稍微找一下白宮會議圖片做截圖,除了幾張重複的以外,女性代表人物屈指可數之外,更不用提族裔和年齡分佈,美國政壇仍是老、白、男主導的天下。
我不是要來宣揚女性主義,而是想討論性別比例原則的參政保障制度是否有其必要,就我的看法,所謂的性別名額保障是有其必要性的,以性別經驗來看,彼此的性別成長和生活截然是不同的經驗,多元化背景的人才作為組織發展之要素,性別參政比例絕對是要考慮的條件之一,然而從台灣的內閣組成,即便是執政八年的蔡英文,亦或者是即將上任的賴清德,內閣成員不但都是以男性為主,甚至鮮少有女性是核心內閣成員,明日即將就任的內閣平均年齡62歲,女性僅有六位,離賴清德承諾的三分之一都不到。
「女性的人生體驗不是男性的人生體驗。女性的主觀經驗會提高其主觀性,這也適用於其他基於種族、族群、性傾向、殘疾等等的群體和類別。各種類別的人生體驗都不一樣;男同性戀、女同性戀和跨性別的人生體驗都不一樣;巴爾的摩的黑人男性,人生體驗也和阿拉巴馬州伯明罕的黑人女性不同。」-身分政治:民粹崛起、民主倒退,認同與尊嚴的鬥爭為何席捲當代世界? 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
或許有人會提到,應該論專業不論性別,一方面我同意這樣的說法,但我也想問,具備專業的女性也不少,但為什麼他們的長官總是男人?當女人成為主管時,又被諷刺是需要滿足性別比例制度;台灣以第一個通過同性婚姻法的亞洲國家而感到驕傲,另外,雖然我不確定唐鳳是不是這世上唯一一位跨性別內閣成員,當我在國外時,不只一次的聽到外國人盛讚唐鳳的專業讓大家更認識台灣,我們也有出櫃的民意代表,用實力贏得選民的認同,這些人的路走得比一般人更辛苦;然而,回頭看我們的內閣成員在多元性上顯然更為倒退,BBC記者甚至在蔡英文卸任前的訪談中,憂慮起接下來的Boys Club現象。
我並不期待克萊兒的內閣在台灣實現,那只是訴諸另一種極端,只是2024年的內閣名單不免令我失望,所以特地拉出來寫下我的心情,我們很喜歡說台灣是亞洲最民主、最有性平意識的國家,然而不只是在內閣、國會結構上卻依舊充斥著傳統的父權結構,所以當有人說在性別平權的浪潮下,是否該取消性別保障名額的制度,以這樣的新政府看來,台灣距離那樣的境界還非常遙遠。
Taiwan's steely leader rewrote the book on how to deal with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