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滑滑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教育心理學公開發表☻|第八週:行為取向的學習理論|

滑滑
·
·
這週討論課的主題很有趣,老師請我們運用行為取向的學習理論創作一個極短篇故事劇本。接下來我會以兩個自創小故事(一個來自於我,另一個來自於組內的黃同學),帶大家認識兩個重要的學習理論。

故事ㄧ:

阿滑是個挑食鬼,很多東西他都不愛。

某天媽媽和阿滑說:「阿滑呀~吃點心囉~今天馬麻準備了好好吃的東西ㄛ~」,便端出切好的奇異果給阿滑,阿滑剛放進嘴裡,奇異果噁心刺鼻的氣味就衝到鼻腔,害得阿滑趕緊全部吐出來。

隔天媽媽又和阿滑說:「阿滑~快來吃好吃的點心啦!」,然後端出黃金奇異果叫阿滑吃。

阿滑吃了一口,黃金奇異果終究還是奇異果,於是阿滑又全部吐出來了。

之後阿滑只要聽到媽媽說:「阿滑我準備了好東西要給你吃ㄛ~」,阿滑就再也不相信媽媽所說的了,連忙嚇得逃離現場。

故事的最後,阿滑只要聽到媽媽說了一句關鍵句「我有準備好吃的東西ㄛ~」,阿滑卻不再相信,只想趕快逃跑的原因是什麼呢?

答案就是:古典制約學習理論喔!由於前兩次的經驗中,只要媽媽講出那個關鍵句,最後阿滑就會吃到難吃的奇異果,因此阿滑自動將媽媽說的關鍵句與會吃到噁心的東西產生連結,之後,只有阿滑聽到這句話,即使接下來媽媽端出好吃的餅乾,阿滑再也不相信,並想到過去吃到不好吃的經驗,嚇到趕快逃跑。


故事二:

陳老師不喜歡學生上課講話,若全班鬧哄哄的,老師便會開始數秒數,「1、2、3、4、5、6」,若學生花了五秒以上全班才安靜下來,老師便會懲罰他們中午吃飯時間不能看影片。相反地,若老師數到五秒以內,學生便快速保持安靜,中午就可以吃午餐配影片。

在故事二中,老師用增強和懲罰的教學策略其實就是運用了操作制約理論,透過能不能看影片的這種賞罰機制,來改善班上秩序不好的發生機率。若學生表現的好,老師便給予獎勵, 增加下一次守秩序的可能性;而給予懲罰,就是要減少學生吵鬧的這種行為。

我最討厭ㄉ水果就是奇異果!🥝🤮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