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sion history and IPFS entry, back to latest
寓森
IPFS What is this

Content Hash

拉康思索--「欲望」即「佛性」

寓森
·
·
這時候忽然又感到一切都說的通了。是有個「什麼」在那裡,我們是需要往「它」前進;而「無所住而生其心」的「無所住」並不是說在哪裡都可以,而是不要一直停留在一個地方不離開,要繼續往「佛性」前進。

讀拉康的「偽主體」時,確實困擾了我一段時間,到底該如何面對這個「假我」?沒有這個在「意符鏈」上運作的「偽主體」,思考無從發生;一旦開始「思考」,你就已經脫離了「本真」。好像怎麼看都沒有出路!

如同以往研讀佛學時,對於「我執」的概念體會得很深刻,但臨到生活的層面時,去除「我執」之後的「空」,實在難以把握;如同明知道金剛經的「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解答,但是每每「空」還是由「什麼都不是」變成了「什麼都沒有」。仔細想想,一切的生物除了人以外,不都是「無所住而生其心」嗎?生下來,努力活著,然後死亡;這樣看來的話,似乎所有生物都成佛了,只有人沒有。

這個由「意符鏈」與無數的「主體」所形成的「大他者」,深深地影響、甚至是控制著我們思考;或許這也是為什麼自古以來,總是不斷有人想要探尋「真我」,或是所謂的「求道」。最早的我也是相信著,內在有一個「真我」等著去察覺,然後可以清晰又自在地生活,但是幾十年過去了,沒找到(或許是不夠認真啦!);直到幾年前看了維根斯坦,「一切都明擺在眼前」恍然大悟原來好像沒有一個內在確切的「什麼」在那裡等著被發覺(但也因此不適應,低潮了一兩年);最近看了拉康,又覺得內在好像真有個「什麼」(真實界),但是永遠不可得,只能盡可能地靠近。拉康說:「精神分析的目的並不是要讓人感到幸福」,而「不要在通往欲望的道路上妥協」。

這時候忽然又感到一切都說的通了。是有個「什麼」在那裡,我們是需要往「它」前進;而「無所住而生其心」的「無所住」並不是說在哪裡都可以,而是不要一直停留在一個地方不離開,要繼續往「佛性」前進。

仔細再想想,雖然看起來我們像是受制於「意符鏈」或是「大他者」的影響,彷彿失去了「主體性」;然而我們的「肉體」不也被限制在「宇宙」這個物質空間裡,無法隨心所欲地移動嗎?而正是因為「隨心所欲」的不可能,我們才不斷地往宇宙的深處探索前進。如同心靈往「真實界」的探索並不是為了感到快樂幸福,對宇宙奧秘的探索,同樣也不是只為了快樂幸福。佛學的「離苦」也不是要我們什麼都不期待以及什麼都不做,而是不要把前進與探索的歷程視為「苦」,進而為了不苦而放棄在欲望的道路上前進。所以佛說「人皆有佛性,人人皆能成佛」,這正是因為人人都有「欲望」,所以人人都有「佛性」;不斷前進的「欲望」就是「佛性」,而停滯不變的「欲望」才是痛苦的來源。

這就好像當一個人努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時,旁人看了可能覺得他很辛苦,但是他自己並不覺得「苦」,甚至感到無比喜樂;而一旦這個人在欲望的道路上停止前進,只想要重複獲得同樣的結果,而不斷重複的迴圈會讓生命變得沈重凝滯,這時候剩下的只有害怕「失去」,就再也離不開「苦」了。

薛西佛斯的「苦」正是因為「欲望」的停滯與重複,這是宙斯因為他給了人類「火」而給他的懲罰。我不禁想像著,他不斷推動石頭上山的過程中,看著人類因為他帶來的火而不斷前進變化著,是不是能夠感到安慰與滿足?如果可以為人類留下些「什麼」,讓他們可以前進,你要不要重複推著石頭上山呢?(此處神話內容有誤,深感抱歉,正確內容如下面留言。雖然誤用,場景的設想卻是可行)。

CC BY-NC-ND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