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somno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按揭

somno
·
·

楔子:

曲江二首之二》唐杜甫

  • 朝回日日春衣,每日江頭盡醉歸。
  • 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 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
  • 傳語風光共流轉,暫時相賞莫相違。

杜甫失意之作,人世的天不能與伴,只能與自然的天為伍!自古文人,風花雪月,退隱山林,都作如是看!

「慢慢來」,閩南語叫做,「khuann-khuann 來」!對應書面字應該是【款款】來! 例句:∼∼ á; ∼∼ 講。

語料來源:

該學著說粵語嗎?─香港的語言環境

南方的方言,粵,閩,客,都來自於北方的黃河流域,其源起都屬於上古,中古時期,其語音,用字,多有交會融用之處,引用文章中的粵語,舉【按揭】,【企立】,【行街】為例!

【企kei5】: 中文的「站」義,跟閩南與的【khia7】, 是同一個字! 粵拚的k-等於教閩拚的kh-, 注音符號的ㄎ音。兩者都是陽去聲調。教育部字典用他的同音字【徛】是用錯字!用同義字【跂】比較好!或者與粵語同用【企】字更能彰顯兩地語言的共同發源時代! 台語的企鵝,也叫【khia7 go5】!

粵語音hang4, 閩語白音kiann5,都是安步當車步行,相對中文的【】,在閩南語是「跑」義!疾行、奔跑。如:「奔」。漢·劉熙《釋名·釋姿容》:「徐行曰步,疾行曰趨,……疾趨曰。」何者循古,一目了然!

按揭

書證出處:

早在南宋,江浙一帶就有“按產揭債”的說法。按產,指的是用產業作抵押;揭債,指的是獲取貸款。明朝人編寫的《士商類纂》把抵押品稱為“”,把借貸的行為叫做“”,把用來抵押的產權文書叫做“按契”,把簽訂的抵押貸款合同叫做“揭券”。
清代民間簽訂抵押貸款合同,也常常用到“按揭”的字樣,合同格式一般是這樣的:
揭券人某某,今因手乏,到某某銀號(或者某某當舖)錢財若干,雙方言明每月利息若干。願將某某房屋(或者土地)為,為期若干年,到期銀契兩清,毋得異言。倘到期本息不清,則本息作為價銀,揭券作為賣契,永遠斷賣。空口無憑,立此揭券為證。(摘錄自按揭的前世今生)

按上開作者的說法,【按揭】為固有漢字詞,但漢語字典卻是沒有收錄!不過,按個別字分釋,還是可以解釋的通!最早的書證:

】以債養債,借錢來還債。《歧路燈》(清)第三○回:「此時不肯當賣原好,若再起來,每日出起利息來,將來搭了市房,還怕不夠哩!那才是揭債還債,窟窿常在。」

一【揭】:

  1. 舉、高舉。如:「高義旗」、「揭竿而起」。《戰國策·齊策四》:「於是乘其車,其劍,過其友曰:『孟嘗君客我。』」
  2. 肩負。《莊子·胠篋》:「然而巨盜至,則負匱篋擔囊而趨。」唐·杜光庭《虯髯客傳》:「乃紫衣戴帽人,杖一囊。」

揭債】 = 1. 舉債,2. 負債。

二,【】:抑止、擱置。如:「按兵不動」。《詩經·大雅·皇矣》:「爰整其旅,以徂旅。」。將抵押品凍結無法使用,這個就叫做「按」!這個語意也還遺留在閩南語中!

《台日典》an3按:(1)考慮,計畫。 (2)Tùi(=華語ê「從」),向(針對)。 (3)用押物借錢。 (4)手khngt3?物件頂面。

第三義項: (3)用押物借錢。(借金の形にする)例句:The̍h手指去 ∼。(指環を抵当にする(手指=手戒指之省)

傳統漢字的同義字有【】,以物品質押貸款。如:「典當」。唐·杜甫〈曲江〉詩二首之二:「朝回日日春衣,每日江頭盡醉歸。」典字切音 tian2/ tian6, 都是-an 韻母,這個相似點,留下「按,典」兩字關聯的鏈結想像空間!

揭,契,結」,三字切音都是kiat/khiat,故,亦有可能互為音假!「按揭,按契,切結」等同義詞!

方音存在的價值:

【按揭】,按上開作者的說法,此詞彙已經由粵語傳播,流行到整個中國大陸,成為主流中文用語,按流行語的說法,這叫做「強勢回歸」!等於是找回正統的漢語語彙!這對中文來說,無疑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

番外篇:

【貸】字的粵語音taai3(t-=th-ㄊ音),音值為中平音33,與陰平高平音55,兩者相差無幾,台語音的借貸次數叫做一胎,二胎。《台日典》,【胎】(1)動物受孕了未出生。 (2)抵押不動產。例句:(2)將田為 ∼;∼ 借字。

對照中文義,【胎】,跟口語的第(2)義項不符!故,推測是訛音,,thai3 (文),tai7(白)。閩南語第七調也是中低平音,音值33或22!t-,th- 同為齒齦音,只是送氣與不送氣的差別而已,可能混用。將兩字對換,

將田為“”,“”借字!

是不是更為達意!?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