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的讀法》讀後感
小時候讀《史記》,心裡一直有一個疑問。一個慘遭宮刑的人,在遭受了那麼大的屈辱之後,為何能夠寫出一部我們今天讀起來,依然能夠對照當下,讓我們從中去思考和獲益良多的經典?我想,楊照先生這本書,恰恰解答了我心中的疑問。
太史公誕生於史學世家。雖然他父親司馬談傾向於道家的無為而治,但他個人卻是個儒家,一種雖然表面溫良恭儉讓,但內在剛強,敢於為了自己心中的原則,違逆一切權勢的原始儒家。就像韓非子所說的儒以文亂法,在把儒家服務於其外表,內在逐漸恢復秦朝法家思想的漢武帝時代,太史公為了自己的好友李陵,得罪了漢武帝。
在漢武帝的時代,得罪了皇帝,你只有兩個選擇。一是死,二是比死更屈辱的宮刑。
太史公選擇了宮刑。不是因為貪生怕死,而是他心中有一個還未完成的目標。他要在孔子著寫《春秋》500年之後,繼承孔子,寫下《史記》。
楊照先生在這本書裡寫到,歷史真正重要的不是事實,而是事實與事實之間的關係,或者進一步說,是解釋“如何”及“為何”。按太史公對歷史的態度,歷史不是一堆what,重要的是how and why。
而這樣理解和書寫歷史的史家精神,我們可以在《漢書。司馬遷傳》裡《報任安書》中的一句話讀到: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什麼是究天人之際?作為史學家,太史公在歷史資料裡看到了很多人和事,並從這些人和事的待遇上看到了天不可能公平。人能決定自己要不要做好人,但好人不一定會有好的結果,壞人也不一定會得到應有的懲罰和報應。之所以要把天和人區分開來,就是因為有些事,在人力所及之外,是一種偶然,那是天。只有把天和人徹底分開,我們才能從歷史上看到人事的教訓,才能相信原則,和相信人事的道理。換句話說,只有究天人之際,我們才能堅信我們一直以來堅持的原則,而不會犬儒,甚至是非不分。
歷史是由許多的人和事所組成。理解這些人和事之間的聯繫,理解什麼樣的人,在什麼樣的環境和立場下,會有怎樣的思考,會做出怎樣的決定,繼而產生了怎樣的變化,就是通古今之變。
但比究天人之際和通古今之變更重要的是,我們必須清楚知道歷史不可能會有定論。所有的歷史記載都是史家的一家之言。而這樣的一家之言,背後支撐的,一定是史家清楚的個人理念,有著他所相信的價值觀。
所以任何歷史,都有可以讓我們繼續去探索,去思考和批判的空間。在這不斷how and why 的過程中,我們才能從史家的眼光中,學習到歷史給我們的教訓,吸收從這一連串的人和事之中所看到的智慧。
《史記的讀法》,重新去讀《史記》,會讓我們去思考,太史公在那個權威的年代,如何堅持自己的原則和理想,告訴我們怎樣的人格值得我們欽佩和學習,怎樣的社會值得我們去追求,怎樣的政治才是我們理想中的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