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讀不食子|榮格理論中孩子「自我」與「他者」的形成
上篇講了一位對於榮格的夢、解夢等理論非常感興趣的咨詢師談到的兩個小案例,從案例中,我們能感受到兩位差不多年過半百的人在心中壓抑的積年傷痛,無不彰顯一個人的童年對ta的性格形成有著怎樣的重要性。
在後來的閱讀中,我剛好讀到一位專門用大篇幅和👉理論➕童話故事➕小案例👈來詳細解釋榮格的嬰幼兒性格結構早期形成論的學者,可能會在這篇之後寫,預告:非常有意思(Bad News:我是門外漢,不是專業的心理學科研究人員,可能會更加關注小案的描述)。
今天的小案來自一位叫Andy的小朋友,他是Brian Feldman「Encountering Otherness: Anthropological, Developmental, and Clinical Dimensions」文章中的主角。這篇文章從人類學、文化等角度先分析了社會中「自我」與「他者」的互動關係,例如巴西;然後,繼而分析嬰兒時期的「自我」與「他者」的形成。Enter Andy!
最初的生命形態
作者Feldman的觀點跟俄國心理學家Vygotsky(1978)一樣,都認為人類的生命其實是社交互動的產物——「human life as necessarily mediated, as a product of social interchange.」「The infant is able to co-construct his psychological universe in relationship with the significant attachment figures in his life space. 」在這裡,我非常喜歡Feldman的措辭,比如「psychological universe」、「life space」,因為他形容的是嬰兒,而這兩個詞給予了嬰兒所需的如同成人一樣的尊重。這跟Janet Lansbury的「No Bad Kids」(書)及「respectful parenting」(播客)是一個理念,我都非常欣賞。小嬰兒雖然很小,很無助,但是他們都已經有了自己的「心理小宇宙」和「生命空間」☺️。這就是我們應該識得的最初的生命形態,而非對於小嬰兒的完全無視,說什麼「嬰兒知道什麼啊」或者「嬰兒什麼都不記得」等等。
可能有人會說,我現在就丁點沒有我是嬰兒時候的記憶啊,所以嬰兒不就是什麼都不記得?Feldman是這樣解釋的——
These self-organising and self-regulating processes occur through the infant's contact with the (m)other through shared states of recognition and awareness, termed "affective attunement" by Stern (1985) and Beebe and Lachmann (2002).
而這些來自母親或者主要扶養人的認可、關注將會從嬰兒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影響著嬰兒。其實這都是一些細小的「時刻」,Feldman甚至將這些時刻統稱為「moments of being」(存在的時刻)。這些時刻對於出生背景不同的嬰兒來說是完全不一樣的時刻,有好有壞,但全都刻入他們的小小腦海中。
These are often ordinary moments of shared experience between infant and caregiver that become etched in the mind somewhat like the "shroud of Turin". They are impressions and feelings which are not quite clear or conscious in memory but which provide the emotional background of everyday experience.
Andy的成長
Andy是一個瘦弱、講話和動作都佷快的小男孩。應該是8歲開始看Feldman,不過他由於自己還有一位患病的弟弟,而母親因為要照顧患病的弟弟無暇顧及他的存在,爸爸是富有的商人,長年不在家,所以Andy一直有一種不安全感籠罩著他。從不能關咨詢室的門到只跟咨詢室的植物講話而不理咨詢師等等。在三年每週三次的見面中,Feldman提到Andy有著與眾不同的語言,畫的畫也充滿了奇幻、恐懼和焦慮的元素。比如他總是畫很大的參天大樹,然後小小的一個小人在旁邊站著。他能夠將非常有象徵意義的東西和思維具象化,但也多是自己忙著自己的事情。
有意思的是,Andy總是執著於跟「性」有關的話題。他拿著咨詢室的植物說要讓這個植物跟自己家裡的植物一起生小植物出來。這一變化讓咨詢師覺得Andy已經跟他建立了聯繫。而當被問到植物怎麼能生小植物出來呢,Andy就用他的詞彙解釋😂(他的解釋也很到位了已經,可以自行腦補)。
後來,Andy呈現出來一種對於被閹割的恐懼感,似乎對於心理分析而言太具有象徵意義的事情。Andy先是在有母親在場的公共場合露出自己的小JJ,後來又在咨詢室面對小盆植物來露出小JJ。可能這樣的行為讓很多家長都會覺得是Andy這樣的小孩子的問題,是他們不好。然而,Feldman不僅沒有責怪小孩子(當然,他是專業人士),反而去關切他的感受。首先,發現Andy的恐懼在「自我」和「他者」之間徘徊,覺得所有小女孩其實都原本出生的時候是男孩子的,是因為她們犯了錯,是壞孩子,所以才被剪掉小JJ變成女孩子了。我讀到這裡感到Andy的描述裡有超級多、不同level的具有象徵意義的、可供分析的材料。Feldman沒有責怪Andy,而是詢問Andy露出小JJ給植物看是不是想跟植物確認一下自己的小JJ是不是還在,是不是自己不是「bad Kid」,小JJ沒有被切下來⋯⋯Andy點頭稱是。在經過咨詢師的治療疏導後,Andy再沒有做出這樣的行為了。
很多小孩子徘徊在「自我」和「他者」之間,該榮格學派學者認為,從人類最初的生命開始,都是小嬰兒在不同的階段跟外在的世界negotiate的一個過程。就Andy而言,他在嘗試跟外界negotiate的時候,想要以展現自己的方式證明自己不是「壞」的那一類,因此JJ不會被切掉,但學者認為,有時候因為外部條件和支持的不足,negotiate失敗,小孩會退回至從前的一個階段,甚至嬰兒時期「非黑即白」的世界觀。其實,這也是武志紅《巨嬰國》的理論支持了。
當然,Andy還有其他各種各樣的問題,不過在經歷了治療之後,進入青春期的Andy再次見到咨詢師的時候已經是一個成熟了許多的大男孩了。
看到這裡我也非常欣慰,覺得有太多的小孩子沒有能夠獲得Andy所得到的關注和疏導。資源的分配並不是完全公平的,很多需要幫助的小孩子不僅沒有獲得幫助,還遭到了更多的打擊、虐待、羞辱。這是非常令人難過的。
最後,咨詢師Feldman依舊以欣賞的眼光來看待Andy小朋友,說這樣的小朋友具有極大的創造力,能夠用語言以他自己的方式說出詩歌一般的語句,這讓我都覺得被看見,能有這樣的咨詢師真好。
至此,榮格「小案」系列並沒有寫完,最後一篇是關於童話故事的,不過可能要等以後有機會再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