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雜談】西鄉隆盛、僧人與在台灣的兒子
西鄉隆盛是明治維新的元勛,與木戶孝允、大久保利通並稱日本明治時代的「維新三傑」。之後他的意見與當權不合,1877年發動了清君側的「西南戰爭」,兵敗自殺身亡。
西鄉隆盛與日本的僧侶頗有交往。事實上,日本的僧侶、寺廟、僧團在日本傳統社會中一直是很有勢力的,有錢、有權、有土地、有戰力,並不是像中國佛教在歷朝歷代的毀佛、滅佛之後,最後變成那種欠缺生產力及戰鬥力的出家人。
比方說,本能寺、延曆寺的僧兵,甚至是織田信長的勁敵。就算是這位幾乎要以武力統一日本的信長公,也把消滅僧兵當成其生涯中重要的軍事勝利。
在西南戰爭之前,淨土真宗高僧平野五岳曾經與西鄉隆盛夜談,談些什麼不知道,也許是要勸阻起兵。內戰之後,西鄉隆盛獲得輿論同情,事後甚至被特赦及追封。平野五岳寫過一首詩,表達出相當不以為然的看法:
「想見維新復古際,功非不偉天下知,末路變作白頭賊,惱殺生靈罪屬誰?賊魁死後遭人祭,天亦何心我意疑?」
而在此之前的1858年,西鄉隆盛在「安政大獄」事件中遭到追殺,和他一同逃出京都也是一位高僧:月照上人。兩人逃到了薩摩藩,不受庇護,遂共投錦江灣自殺。月照淹死了,西鄉卻奇蹟生還。這才有日後參贊明治維新的歷史功業。
譚嗣同曾同梁啓超說:「程嬰、杵臼;月照、西鄉;吾與足下分任之。」表示自己願當沈江而亡的月照上人,希望梁啟超能承擔促成清國變法維新的西鄉隆盛。並寫下「我願將身化明月,照君車馬度關河。」的名詩,在句中嵌入了「月照」之名。
西鄉隆盛是支持日本經略海外殖民地的,他的弟弟西鄉從道,便是1874年「牡丹社事件」的發動者。當時日本中央政府內務卿大久保利通曾經明令禁止出兵台灣,但陸軍中將西鄉從道不理他,硬是蠻幹。司馬遼太郎日後評價此事件為「官方的倭寇」。
其實西鄉隆盛早在1851年就來過台灣,他從琉求搭船南下,據研究可能在南方澳一處無人看守的海灘上岸,受到當地平埔族人的收留照顧,並與一名少女「蘿茱」戀愛並使之懷孕。然而負心漢事後卻跑走了。
首任臺灣總督樺山資紀在其《探險日記》中提到,1873年他到南方澳探訪當地的大頭目,想要找西鄉隆盛的兒子,沒有結果。
但西鄉隆盛應當沒有忘掉這個在台灣的兒子,他在日本庶出的長子取名為「西鄉菊次郎」,而不是「太郎」。(西鄉隆盛正房嫡出的兒子:西鄉寅太郎、西鄉午次郎、西鄉酉三....,就重新由太郎開始排起,但這些都是後來才出生的弟弟。)
西鄉菊次郎出生於奄美大島,母親是奄美諸島的琉球人愛加那,算起來並不是「純正的日本人」。但畢竟是名門之後,長大後留學美國,歷任要職。後來當過京都市長,京都的電車便是他向法國借債4500萬法郎開始蓋的。
1897年5月27日至1902年11月28日,西鄉菊次郎出任臺灣總督府治下第一任的宜蘭廳長。任內整治宜蘭河,於宜蘭河兩岸建設堤防,解決水患。因此該堤防被稱為「西鄉堤」,宜蘭市和員山鄉間的中山橋在日本時代也被稱為「西鄉橋」。1905年,地方人士建立「西鄉廳憲德政碑」紀念其治績。
至於為什麼西鄉菊次郎要跑到宜蘭當官?我猜,應該也是想找一下哥哥吧!可惜這位西鄉大哥到底有沒有養大,下落何方,境遇如何?現無史料可考,只能當成未解之謎了。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