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小白的嬉隱肆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洗鍊而醒世的普利摩・李維人性科普書

小白的嬉隱肆
·
·

納粹集中營的生還者、著名的義大利作家兼化學工程師普利摩・李維(Primo Levi),他的書在台灣被翻譯出版的至今有三本。第一本是他在 1975 年從職涯退休後所寫的名著《週期表》,台灣出版於 1998 年。這本我有,那也是我對他的初認識。第二本是 1986 年生前最後一本書《滅頂與生還》,台灣初版是 2001 年,近年始得再版。然後是去年終於問世的處女作《如果是一個人》,這本經典是他囚於奧許維茲一年的回憶錄,原著出版於二戰剛結束不久的 1947 年,趁其記憶猶鮮之時。

雖僅有三本,但也囊括他的出道作、遺作和畢生名著。前後四十年寫作生涯,除了文風一貫不卑不亢卻洗鍊精準外,也始終在旁觀人性百態並不懈地適時發出警語。

綜觀半世紀以來,第一和第二世界之間的摩擦也隨著蘇聯解體、冷戰結束而終止。甚至可說除了區域性衝突外,表面上歐美已無大規模戰事。但正如李維在《滅頂與生還》中說的:

有人說衝突是必要的,人類不能沒有衝突... 衝突如同「小惡」,就像是癲癇,能防止「大惡」發生... 承平時期若長逾四十年就不屬於歷史常態。這些都是強詞奪理、居心叵測的說法。撒旦不是必要的,不管什麼情況下,戰爭和暴力也都不是必要的。沒有問題不能靠坐下來協商解決,只要雙方有意願,彼此信任。

我還真見過不少這種說法,說世界人口膨脹太快、新大國崛起,也許發動戰爭不一定是壞事,並且只有戰爭才能快速解決問題云云。就算不講戰爭,然軍警權力過大,其實也是一樣意思。軍警徹頭徹尾直屬國家,他們若握有莫大權力,就代表這國家離專制不遠。因此即使不是國與國之間的大型戰爭,但內戰、極權仍是苦痛溫床。「不管什麼情況下,戰爭和暴力也都不是必要的」,由此看來窮兵黷武者之大腦仍有待演化。

《滅頂與生還》寫完的隔年,李維便從家中陽台跳樓身亡,連遺書都沒留下。咸認為四十多年的書寫、自省、時間沖刷,仍難以撫平他心中那份羞愧感。倒不是集中營時期的屈辱糾纏不斷,而是可能正如 @MaryVentura 所言,「活下來的人不一定都認為這是幸運的」;手臂上的有形刺青洗不洗去已不重要,超載了的僥倖存活所招致人們先入為主的懷疑眼光才是羞愧來源。李維曾說,「我無法忍受有人不以個人價值,卻以他的所屬族群來評斷一個人。」雖然他原意是不希望別人誤以為他書寫動機乃出自於對德國人的恨,但這句話也適用於他所屬的「生還者」族群上。譬如鄭捷事件發生的那陣子,檢討其他乘客為什麼不反抗的聲音特別粗暴地響亮。社會輿論盲目起來很容易形成密不透風的霸凌之網,當深省之。

但最怕的並非不反省,而是無法反省。李維在《如果這是一個人》中說:

在集中營裡,人們不再抱持希望,也失去了對自身理智的信任。在集中營裡,思考是沒有用的,因為事情的演變多半難以預料;而且保有一顆敏感的心是有害的,那會成為痛苦的根源,而當痛苦超過一定限度時,某種天賜的自然法則會讓人的心變得遲鈍。

還記得我當兵的新兵訓練時期就是這種心情,肉體疲累和精神屈辱所導致的絕望感無比巨大。什麼女友、工作、未來、夢想俱不存在,想越多只會越影響軍中日常作息。人家都說當兵當兩年,母豬賽貂蟬不死也腦殘,變笨是一定的,只有逢迎拍馬的經驗值會提升。

當然我們當兵的差勁回憶和李維的集中營經驗比起來根本微不足道,但「服從團體、順從的態度、服從命令的傾向、服從權威、渴望飛黃騰達」,這些李維說的「官僚思維本質」其實都如出一轍。這就是我討厭軍隊的原因。身為大專兵的我曾被長官詢問升任班長意願,我想都不想馬上回絕,軍隊跟我磁場不合,遠離都來不及了還去深涉。後來長官改問我那位一般兵同梯,他答應了,日後卻落得被新兵申訴不當管教下場。權力是毒品,是我最沒有興趣的東西。

另一個我十分冷淡的東西叫「祖國」。《滅頂與生還》中李維說:「『祖國』(patria) 這個名詞沒有明確定義,是個新詞,不屬於口語用詞... 今日美國和蘇聯若談及祖國,不過是政治-官僚用語。」這麼看來他顯然是我同溫層,我也一向對祖國這詞很白眼。我不喜歡 JFK 講的「不要問國家能夠為你做甚麼,要問你自己能夠為國家做甚麼」,因為我-人民-才是國家主體,政府、國家是要為身為付出薪水的老闆的我們來謀福利才對,怎麼會變成我們要聽命於政府的話?當我們越來越常聽到「愛國」兩字時,我們就要有所警覺,「不輕信預言家和夢想家,質疑那些辯才無礙、文字『詞藻華麗』但空洞不實的人」,李維如此諍勸我們。

近年來世界上的民族意識不斷升溫,連我們台灣內部也不乏特定立場的政治正確傾向。其實任何走向進步的社會都難免有白左現象,但也絕對會相應地滋養出更貼地的人文關懷。只要我們不壓抑記憶,不讓約定俗成的說詞凌駕於原始記憶之上,不許同化遮蔽異化、尊重多元,我們就可以倚靠不斷變換的多重選擇性來帶動前行,就像唯有雙腳不同步,才能邁出向前步伐。

李維那一年集中營的經驗固然是沈重傷痛,但衍生出的眾多議題,從面向內在的人性探究到面向外部的社會集體性,他的作品都提供豐富的省思素材,很適合作為心理學科普書。同場加映,Netflix 現在把 1998 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得主《The Last Days》(消失的 1945)remaster 後重新播出,很好看,很感人,完全就是李維《如果這是一個人》的翻版,看得我也掬了一抹淚,誠心推薦給大家。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