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diane_physio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為什麼當物理治療師?

diane_physio
·
·

分享唸書求學以及出社會的心路歷程


大家好!我是物理治療師杜婉瑜。前面寫了很多物理治療相關知識的文章,好像還沒聊過關於我自己的故事以及心路歷程。

今天就來講講我是如何成為物理治療師的、我的感想以及給學弟妹一些話。

為什麼選物理治療系?

其實也沒有那麼偉大,自己也是誤打誤撞闖進這個世界裡。

高中的時候唸的是三類,自己對於生物這一塊滿有興趣的,所以選填大學科系的時候很確定自己一定會填醫學相關的。那時候對於大學有各種憧憬,而且在校成績也不算差,一直做著自己可以當藥師、牙醫師等等的夢。

然而天不如人願,當屆學測數學科是歷屆以來數一數二難的,因此只考了9級(滿分15),總級分也才58 分。當時心想完蛋了,我根本沒有心理準備要當指考戰士。因此抱著必死決心,用了繁星計畫選填了『高雄醫學大學』的『物理治療學系』(當時連中國醫都填不了,因為被其他分數高的填走了)。反正都是醫學大學,先進去然後再轉系也不遲,我當時是這麼想的。

那時候對於物理治療一無所知,只是胡亂填一通。畢竟當時有個說法是“先選校,再選系”,看到高雄醫學大學,死也要擠進去。

還好老天有眼,讓我憑藉著在校成績、微薄的學測分數(當時其他同學都是60級分以上進去的)還有我的徵選面試技術(?)誤打誤撞就被我考上了。

而這學系,一待就是待了四年,之前的轉系考、私醫聯招、考後中醫、考後西醫等等的想法直接都放在一旁了。

大學不是由你玩四年

要把握學生時代,可以容許犯錯的歲月

大一的科目大多都是基本科(普通生物、普通物理、普通心理等等)課上起來還真的很普通

XD。

到了大一下,才真正的能學到一些物理治療基礎的科目。記得當時有幾門課『表面解剖學』、『動作科學概論』,讓我開啟了對於物理治療的興趣。比起高中抽象的物理化學,我覺得我更能理解解剖學與動科概的邏輯。因為是人體力學相關的知識,他們更具體好懂一些,可以用『動作』反覆求證答案。

大一下到大三下,是資訊量爆炸的三年。過一個學期感覺像過一個學年,不斷的學習-實作-學習-實作。這種學習方法促使我們要把知識轉化成白話文讓民眾聽得懂(我覺得是最難的,理解了卻不一定有能力轉換成自己的話語講出來)。雖然有挑戰,但是書唸得很開心。

物理治療四大科:骨科、神經、小兒、心肺,都必須面面俱到,因為接下來的『實習』、『國考』都要靠它們才能生存了。

大三的加袍典禮,讓大家更靠近臨床一步了

實習後領悟到了現實的殘酷

進入微職場看盡人生百態

大四整整36週都是在醫院實習當中渡過。不得不說我很幸運,我的指導老師都非常好相處而且在每一站收穫滿滿。但從這一學年來說看到了許多現實面:

一、與患者時間相處太少,無法完整找出問題

在健保體制中大量的醫療需求(逛醫院?)下,每一位患者可以分配到與治療師溝通的時間最多10分鐘,常常還沒摸熟之下,可能已經出院、轉診、或是要帶下一位患者治療。

在教科書上的基本流程:詢問病史 →評估 →治療 →病人回饋,基本上在健保體制下是很難完整地達到的。

二、沒時間聆聽患者需求

另外我發現,有病痛的患者,除了身體上的不適還可能有心理上的問題需處理。有時候溝通技巧的重要性大於治療的手法,因此常無法靠著書上的SOP走。如果沒有足夠的時間相處,怎麼能聆聽他們『真正的心聲』呢?

三、撿便宜常態,治療師無奈

在實習後段,基本上已經可以獨立自主,同時也是懷抱著滿腔的熱血在患者上運用我淺薄的知識。但在這滿腔熱血的背後,發現在職治療師的熱情早已經被澆熄,在每天反覆的操作下,自己變成機器人。病人的康復好像已經不是最重要的,只要不跌倒、沒有病安的疑慮都沒關係。後來仔細觀察才發現,每天光是處理各種刁難的病人(幫我插隊掛號一下又沒關係!)、不守時(我晚到15分鐘就不能做了嗎?)、要求處置單上沒有的治療項目( 為什麼她有拉腰我沒有?)已經夠讓人疲乏了。

為什麼我還是決意要走物理治療這條路?

因為我的實習老師在實習結束前曾經跟我說:

『你很認真負責,也很肯努力,只要一直持續下去,相信你會成為很優秀的治療師!』

這句話過了6年了我還是永遠記得,當時的聽到這句話之後內心的澎湃。

我的初衷就是要來幫助他人解決問題的不是嗎?

實習熬過來了,畢業後大家四散各地

眼光的轉變

不同環境、人、事都帶來新的啟發

大學畢業後,我一直在思考我的出入到底在哪。因為我不甘於變成一個機器人,只會按表操課,時間到就閃人,沒客訴沒抱怨安安穩穩過日子。

為了讓視野更寬廣,我決定就讀研究所,換個學校認識新同學與老師。其實也是順便刷經歷。有幸在報考第二年順利考上『台灣大學』的『物理治療學系研究所』。是的又是物理治療。

自費市場的認識

除研究和實驗,拓展人脈以及更多的思想交流是我的目標之一。在學期間,我發現原來有『自費』的市場的存在,尤其在雙北更多人願意花更多錢享有高品質的物理治療,而不追求低單價卻不見得適合的治療方式。和我同期的同學們對於『自費物理治療』已經很耳熟能詳,對於我是一個全新的名詞。而同學們也是朝這目標前進的。

運動防護、治療手法的訓練

問題來了,要做自費,就應該要有自費該有的獨立批判與專業價值才對。要提升專業度,就應該要跳脫跑電療、照單操課的思維。

除了窩在研究室一直分析數據,我還安排了很多臨床外務。在老師的引導下,接觸了許多選手,了解選手的生態也理解他們訓練中的辛苦疲勞。選手與普通人一樣,都存在著長期的不適(他們也會脖子酸痛,腰很緊繃,舊傷復發)。不同的是,需要在短時間找出他們的問題(因為等一下要比賽了),並且給予解決的方式。

很多徒手治療手法、貼紮技術、臨場實戰經驗和新的思考邏輯都是在這時候大幅提升。

研究所兩年中的日子,在不斷的研究室-訓練場-醫院-球場中度過。

2017世大運在台灣舉辦,服務的羽球選手是來自巴西的帥哥(尖叫)

努力成為心目中理想的樣子

你怎麼走,由你自己選

研究所畢業四年左右,目前已經在業界打滾3年半。目前我在桃園『聯新國際醫院』『運動醫學中心』做全自費的物理治療。這個地方讓我可以自由發揮我的專長,也算是理想中的治療環境。雖然說偶而還是會遇到怪人XD,但比起實習的時候遇到的已經少掉很多了。

在工作階段,我給自己設定的目標:做出自己的特色

因此即便從學校畢業,還仍然不斷地上課學新東西,花很多錢XD。也是累積換照學分。

最啟發我的是之前在史塔克上過的一門Let‘s band 課程。原以為只是去學習如何運用彈力繩,但課程內容遠超過這個境界,然後彈力帶只是個幌子XD。

這堂課給我最大的反思是:

1. 『學習新的動作,必須配合學習者的意識控制,在治療師(訓練師)的引導之下,輔助學習者精化動作的控制。』

2. 『痛的地方不見得是問題來源,是下達指令的大腦出了問題。』

在這課程引導下,我的治療目的從原本“解決疼痛者“ 變成 ”動作觀察與大腦塑形者“。

我的大頭貼

不斷的實際操作,不斷地提出問題

之前聽一個講者說:一直提出新問題的人,代表著此人一直在進步。

當初還無法領悟到這句話的內涵。但現在我已經完全理解了。現在的我,處在一個一直在提出問題並且找答案的循環當中。

上課學到新知 →運用在我的患者中 →用了一段時間後找到自己的風格,卻會發現並不是所有人都適用 →提出新問題→上課

我曾經很迷惘為什麼進修之後反而自己的治療變弱了?

我的好夥伴跟我說:『不會啊,這代表你能運用的工具變多了,而你想要更精準運用它們。在多重選擇之下,有時難免會混亂。但這不代表你退步了,而是注意到的地方變多了。』當下聽到這句話覺得真的很有道理。

回饋大眾,發展自媒體與部落格

施比受更有福

我持續地在找答案的循環中轉著。目前已經累積了許多知識與證照。包含:產後婦女運動、施羅特脊椎側彎訓練認證、NASM動作矯正專家等等。有了這些東西,我也想要把這些知識回饋大眾。不論是同行與相關專業者、還在學的學弟妹們或是一般民眾,都想要把我理念傳達給各位,並且希望可以進一步交流。

我的文章還不算多,也沒有像其他厲害的前輩可以快速出產豐富的東西。

但一點一滴累積,希望也可以透過一點力量希望讓大家可以更認識物理治療師,了解我們在做什麼。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