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Faker冒業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推理與哲學的交匯點

Faker冒業
·
·
結合哲學和推理的努力早已存在,作者是正宗的哲學研究者,而且是台灣人!

「邏輯思考」是推理小說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哲學亦一樣(「邏輯對哲學思考是否必要」也是一個哲學命題),兩者理應一拍即合。可是,多年來甚少有結合兩者的嘗試。單單有「邏輯思考」此一共通點,似乎無法降低「哲學推理」的創作難度。

人總會傾向在熟悉的領域有所發揮。「哲學推理」的稀少,也許與推理作家的職業分佈有關。不論英國、日本還是台灣,擁有理科或醫學背景的推理作家佔了很大的比例。比如柯南.道爾曾經行醫、阿嘉莎.姬絲蒂曾在醫院和藥房工作、東野圭吾畢業於電氣工學科、寵物先生本職是軟件工程師等等。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詩人(愛倫.坡)、藝術總監(京極夏彥)、經濟學教授(馬歇爾.傑逢斯)、占星師(島田莊司)、保險從業員(貴志祐介),甚至全職主婦(湊佳苗)。既然推理作家的來歷五花八門,即使有來自哲學界的作家也是再自然不過吧?

是的,雖然不多,但世上真的有哲學家在寫推理小說。本文將介紹這些作家筆下的「哲學推理」曾出現過的三種進路。

一、著名哲學家擔當名偵探的推理小說

意大利一對夫婦參考了德國哲學家康德的生平,以及他的名著「三大批判」,以筆名麥哥.葛雷哥里奧(Michael Gregorio)寫出了一部推理小說《謀殺理性批判》(Critique of Criminal Reason)。女方丹妮艾拉.葛雷哥里奧曾在佩魯賈大學讀過哲學。

《謀殺理性批判》把故事設定在十八世紀的普魯士王國,圍繞康德調查柯尼斯堡的一宗連續殺人事件。此作的賣點是重塑了康德,把他從足不出戶、生活極為規律的死板形象,變成對犯罪充滿好奇心的思想家。

然而,不論是作為推理小說,還是哲學小說,甚至歷史小說,此作都算不上高水準。殺人事件的真相十分單薄,反映不出所謂的「人性黑暗」和「非理性」;康德的偵查過程也沒有用上他的哲學思想,虛構的「第四批判」《謀殺理性批判》完全沒有具體內容;柯尼斯堡的謀殺案也不是真實事件。此作不過是用「名偵探」的角色框架表現一名真實的哲學家,和以哲學著作為噱頭,稱不上是處理圓滑的「哲學推理」。

二、哲學理論置於言談間的推理小說

葛雷哥里奧夫婦也許稱不上是絕對正規的哲學家。在日本,就有一名兼任推理作家、科幻作家、評論家、哲學家的左翼知識份子,他是笠井潔。笠井潔曾在法國留學,主攻歐陸哲學(Continental Philosophy),他的「矢吹驅系列」中的主角矢吹驅,是一名專研現象學(Phenomenology)的哲學家。

《矢吹驅系列》唯一的繁體中文翻譯作《伊底帕斯症候群》,書的外型令人相當卻步 — — 因為它高達九百一十二頁的厚度。即使撇開書的厚度,其中的內容也絕不容易閱讀,因為笠井潔在此作加入了大量法國哲學家傅柯(Michel Foucault)的思想。書中的一名虛構角色米歇爾.達吉爾,其實是傅柯的化身,他口中說出的一字一句,都緊扣傅柯的「權力」研究。

傅柯思想,加上矢吹驅那些沒有歐陸哲學基礎就很難以理解的現象學解說,令《伊底帕斯症候群》的文字非常艱澀難懂。所幸,笠井潔考慮到一般讀者(對哲學沒有認識),把故事和詭計設計成相當典型的本格推理。故事發生在希臘的米諾托島上的建築物,聚集了來自各地的賓客,發生了連續殺人事件。在「暴風雨山莊」的舞台裡,密室殺人、死前留言、身份調換、神話引用等等樣樣不缺。這些都是對哲學毫無興趣的推理愛好者也可以充滿享受的元素。

然而,這種嘗試同時兼顧「魚與熊掌」的處理,也侷限了「哲學」在《伊底帕斯症候群》的發揮。不論是傅柯(米歇爾.達吉爾)的權力論,抑或矢吹驅的現象學,都與核心的謎團完全沾不上邊。換言之,《伊底帕斯症候群》的「哲學」與「推理」是彼此斷裂的。矢吹驅也許有把現象學的方法應用在案件推理,但即使不理會他的「思考藝術」,也不會妨礙對破案過程的理解。就結果而言,《伊底帕斯症候群》並非「哲學推理」,而是「哲學+推理」。

三、哲學融和在詭計的推理小說

《謀殺理性批判》只把「哲學」當作先聲奪人的工具,而《伊底帕斯症候群》則把「哲學」置於不影響對謎團和解謎理解的地方安全地發揮。究竟世上是否有推理小說真正挑戰揉合兩者?有的,這位作家比很多人想像中還要近,他是台灣推理作家林斯諺。

林斯諺八十年代出生,目前是奧克蘭大學哲學博士,主攻美學與藝術哲學,早於二十歲就已經陸續發表推理小說。2009年憑《冰鏡莊殺人事件》入圍第一屆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決選。順帶一提,林斯諺亦負責了《伊底帕斯症候群》繁體版的哲學監修。

早年的林斯諺與笠井潔類似,創作出哲學家偵探《林若平系列》,將故事角色(包括偵探、受害人或兇手)設定成哲學愛好者,不時談幾句哲學問題,同時很古典的殺人事件或難解現象接二連三地發生。林斯諺堅守「本格派」難解、複雜、華麗且公平的推理規範獲得許多人的青睞。而林斯諺其中一個最「哲學」的地方,是每一部新作都可以清楚看見它是建基於前作,將舊作出現過的元素反轉地運用甚至超越,形成一部有如整理哲學家生涯著作的有趣系譜。

2011年,林斯諺跳出「安全圈」,大膽地挑戰「哲學推理」的界限。這挑戰的首部作品便是《無名之女》。此作講述男主角有一天,忽然被不認識的女性搭訕,女性聲稱自己是他失蹤以久的戀人,她被邪惡的科學家進行了換腦手術,大腦被放到另一個身體裡。換腦手術是否存在,以及究竟女性說的是否實話是本作最大的兩個謎團。如果她在說謊,目的是甚麼?如果她說的是實話,那只剩下大腦的她,還是她嗎?此作有一整個章節,將換腦手術所牽涉的倫理危機,以及各門派哲學家的分析結果,簡要地說明了一遍。謎底也符合了本格推理追求的「意外性」,儘管能否接受就很見人見智。

2014年,林斯諺推出了第二部「哲學推理」 — — 《馬雅任務》。此作講述男主角金杰為查明一宗懸案,想利用馬雅公司的模擬功能,在虛擬世界重現案發場景,藉以找出真相。但進入「經驗機器」途中遭到駭客入侵,似乎有人想阻止金杰的行動。跟《無名之女》一樣,《馬雅任務》參考了哲學家關於「經驗機器」的討論,而《馬雅任務》論述的整個原型是諾齊克(Robert Nozick)的論文。諾齊克的論文源自一個問題:「假若有一台經驗機器,它能夠製造任何你所欲求之經驗。你是否應該進入機器度過一生,度過一個你預先編設的美好人生?」。此作很巧妙地將「經驗機器」與「案件重組」結合在一起,儘管故事中段的違和感大得難以忽視,結尾給予了一個令人滿意的解答。

結語:哲學科幻推理小說?

「哲學」與「推理」無法自然地擺在一起。以上三種進路,分明在兩者之間塗上不同的「黏著劑」:《謀殺理性批判》是「歷史」;《伊底帕斯症候群》是「對白」;而《無名之女》和《馬雅任務》,則是「科幻」。

以「哲學推理」的效果來看,暫時是第三種(哲學科幻推理)最行之有效。換腦手術和經驗機器,都是暫時未能實現的推想性技術。一旦成功實現,將會對傳統人倫和社會觀念造成巨大的衝擊。由於仍未實現,相關的討論主要是哲學家們的思想實驗,以及科幻作家的虛構作品。在林斯諺創作《馬雅任務》期間,他的參考資料除了諾齊克的論文,還有《廿二世紀殺人網絡》、《宇宙威龍》、《十三度凶間》等電影,可見他的「哲學推理」跟「科幻」的關係千絲萬縷。

推理小說這個文類,對新技術,以及隨之而來的全新生活環境非常敏感。以最近推出重拍電影的《東方快車謀殺案》為例,1934年出版的原作小說,是對應著當時的全新運輸技術(國際鐵路),以及由托馬斯.庫克(Thomas Cook)抓緊鐵路趨勢隨之堀起的大眾觀光業所設計出來的殺人事件。日本推理作家島田莊司所推廣的「二十一世紀本格」,雖然用了新名字,但其實也是這種「古典精神」的變奏。

而林斯諺的「哲學科幻推理」,除了重視「當下」,更著眼於不久即將降臨的「未來」。他的第三部「哲學推理」會是怎樣的樣貌,實在令人期待。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