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WHO的新闻说起

斯汀的事务所
·
·
IPFS
我们任何人有权质疑清零政策

WHO的谭德塞公开评论中国的清零政策不可持续,到了现在这个言论已经在社交媒体被删被禁。

我想说的是,政府有权为动态清零辩护,坚持动态清零,而我们任何人也有权质疑清零政策。

理想状况下清零与否可以有一场公开辩论,各抒己见,各自表述背后的理由和依据,优势和劣势。非常可惜由于国情,支持清零是绝对的政治正确,这样的公共辩论不可能存在。

再加上习主席说“坚决同一切歪曲,怀疑,否定我国防疫方针政策的言行做斗争”,人们变得害怕去质疑,甚至怀疑自己内心的判断,不断为当下的形势寻找借口。

封城一开始,我不确定清零是不是对的,其实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

我理解清零的逻辑,如果病毒蔓延,即使奥秘克容的重症率致死率再低,在目前疫苗未有效普及的情况下,仍然会发生严重医疗挤兑。

然而,做一件事情的代价不可能超过其保护的东西的价值。

一开始说的封城是浦东4天,浦西4天,而至今已经40多天。在这个时间轴上,或许从某个时间点起,代价已经过于庞大。

可惜启动起来的庞大国家机器没有及时停止的能力。

这些代价包括经济代价和人权的代价。

无法就医的人们是代价,无法正常享受校园生活的孩子们和大学生是代价,大批人被迫去方舱隔离是代价,基层的权力失控造成入户消杀入户抓人等事件是代价。

这些代价也包括人们对政府和法制信任的丧失。我现在看到大白们心里第一反应不再是“他们是来帮我们的”,而是想起微信里流传的短视频,产生隐隐的畏惧。

疫情初期得以控制时候媒体嚷嚷让别的国家“抄作业”,到了现在当世界逐渐正常化,也许是到了我们“抄作业”的时候了呢?

武汉封城的效果很好及时扼住住了病毒蔓延,除去某些常年封锁的边境小城,2021一整年我们大多数人几乎不受病毒威胁。

但是病毒在变异,奥秘克容与武汉时期病毒致死率完全不同,但我们产生的路径依赖仍然靠封城来抑制病毒蔓延。

2022,世界已经准备好重新开放,而这里还在动不动封城。谭德赛说的是完全正确的,清零政策不可持续。

今年以来我们看到吉林,到上海,再到北京,以及其他许许多多城市。封城清零有个隐秘的却巨大的代价就是:我们失去了正常的生活。

常态的封城让我们失去了正常的生活,自由自在走在街上,去餐厅,去电影院,去郊外,去旅行,去见朋友,去工作,去学校,自由移动于城市与城市间,国家与国家间。

这是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体验,这也是封城的代价。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有权质疑清零的可持续性,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探讨封城清零以外的其他防疫方案。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斯汀的事务所LGBT🏳️‍🌈 世界公民🌍 热爱旅行和读书 和我一起不断拓展生命体验的边界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ClassPass | 澳洲年轻人里超火的健身预约平台,免费试用一个月

在悉尼生活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年末总结|再见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