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也有水土不服 | 適才適所
在職場我們常見以下案例(對話)
B主管: 大雄是個很好的銷售人員, 去年公司因為成本上漲, 不得已向客戶漲價。他利用這個機會, 建議客戶把產品推薦到公司其他部門, 爭取延後一季漲價, 目前業績成長50%, 我也順勢升他為副理, 帶領業務團隊。
但是最近有些聲音: 例如他在說明目標或交付任務, 常常朝令夕改, 使業務人員不知道方向。他有時私底下拜訪原先負責客戶的高層, 回來卻三緘其口,…這些情形不知該如何與他討論。
A主管: 我相信大雄有很好的業務技能, 所以成為你倚重的幫手。最近我看似乎心事重重, 說話總是說到一半就嘆氣, …。接著提到競爭者開發出新一代的產品, 增加許多功能, 我們要調整行銷重點; 同時客戶也反映… 。
我想他可能不知道從”業務達人”轉換成”領導業務團隊”該如何做(微笑) 。我建議你找他聊聊, 傳授獨門絶技(眨眼)
建議
常聽人說: 每天叫醒我的不是鬧鐘, 是理想。當我們在職場階梯一步步移動或轉換, 當初的目標或理想也隨著改變, 雖說“莫忘初衷”不變的是“物換星移”。新的角色需要有新的目標與技能, 建議B主管與大雄一對一面談前做好準備, 包括: 新職務的任務目標及情境挑戰、團隊成員特質、規畫學習、引導變革及打造團隊。
根據<財富>雜誌報導: 前500大企業中有80%的企業,以及前100大公司中有 89家,都使用性格特質評量, 分析員工的人格特質,讓他們得以適才適所、發揮優點與強項,有一個成功的職場生涯, 所以性格特質與工作匹配非常重要。
坊間有許多性格評量的工具, 包括DISC 、大五人格、九型人格… 等, 都有不同的理論架構。其中SI評量(Smart Integration: 智慧整合)結合瑞士心理學家榮格的性格分析理論與日常生活的情境問題回饋, 以評測個人的性格特質, 同時佐以圖跡及彩跡評量, 可以客觀了解受測者的當下情境壓力與心理基本需求滿足程度, 透過多維度(性格、圖跡、彩跡)的鑑診, 提供更多資訊與建議予受測者及其主管參考, 做”適才適所”的安排與調整。
分享
記得有位業務主管依SI性格評量的結果(開朗活潑型), 將C君拉入團隊, 他也如預期表現得很好, 只是主管發現C君的彩跡呈現紅燈, 表示承受較大的情境壓力。後來了解評量的時間在新進人員的三個月試用期間, 他正嘗試熟悉陌生的環境, 所以心理壓力較大, 還好性格特質適合業務工作, 所以能夠發揮其優點。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