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看完書不代表你真的都懂了
為什麼要分析閱讀?就像解剖一樣,我們要好好品嚐一本書,就要徹底拆解它,首先當然要先知道自己在看哪種類型的書籍(例外:分析閱讀不大適用在小說類的虛構創作)
第一階段:
掌握住一本書到底在談什麼,確定作者想要透過這本書解決什麼問題,特別是實用性書籍一定會有!
使用最簡短文字說明整本書的概要,作者常在前言中說明,當然很多人看書都直接跳過前言,前言的重要性比你想要像的還重要,然後設法將主要部份按順序與關聯性列舉出來,將全書的大綱列舉出來,並將各個部分的大綱也列出來(細分再細分),把整本書的脈絡列出來,你可以運用目錄完成這件事。
第二階段:
找到作者提出問題的解答,即是作者在書中的論述有沒有解決他提出的問題,並給予有理論的解釋,解答問題。
由最重要的句子(金句)中,抓住作者的重要(核心)主旨,通常作者會聚焦在特定主題上,一而再,再而三地闡述,要知道作者的論述是什麼,從內容中找出相關段落,再重新架構出來,記住:作者需要有實證說明(evidence-based),否則就只是在抒發個人想法,客觀與否需要商榷。
第三階段(精隨):
與作者的思辨,該如何公正地評斷一本書。請記住一定要完成前兩個階段才能準備好與作者對話,若書的架構讓你認為難以使用分析閱讀時,有可能是你還沒學會或是這本書架構很差,如果是後者,不如就別浪費時間繼續分析了。
閱讀一本書其實是一場對話,而讀者是做結論的那位講者,請學習如何與作者溝通。除非你已經完成大綱架構,也能詮釋整本書了,否則不要輕易批評,再你能說出"我讀懂了"之前,不要說你同意,不同意或暫不評論。
真正讀完一本書應該要能夠評論或提出批評,才算真正完成了。
注意事項:
1.小心不要落入為反對而反對的陷阱,在真正了解作者的意思之前,不要做任何評論。
2.在說出評論之前,你要能證明自己區別得出真正的知識與個人的觀點不同,找到理論基礎,大多數的知識都不是絕對的,都是有可能被推翻的,如果有不同意見想反駁作者,也要提出證據,有時候是因為作者當下時空背景中,很多現代知識尚未被建立,另一種情況則是作者論述不合邏輯(前後矛盾或是連貫性不佳),一定要找出作者有沒有明確解決他提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