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當呼吸化為空氣:一位天才神經外科醫師最後的生命洞察

射手媽咪婷婷
·
·
IPFS
·
當我們直視死亡,能用什麼心態與角度面對呢?
圖片來源:博客來
作者簡介

保羅.卡拉尼提(Paul Kalanithi)

 神經外科醫師和作家。

 一九七七年出生,在亞利桑那州金曼長大,自史丹佛大學取得英語文學學士、碩士,與人類生物學學士。他在劍橋大學修習科學與醫學哲學,獲頒哲學碩士;並以優異成績畢業於耶魯醫學院,成為全國醫學榮譽協會(Alpha Omega Alpha)會員。他回到史丹佛,完成神經外科住院醫師訓練與神經科學博士後研究,在研究期間榮獲美國神經外科學會最高研究獎。

 二〇一五年三月去世,身旁陪伴他的除了雙親與兄弟,還有妻子露西以及甫出世的女兒凱迪。

這個月接連看了幾本關於死亡的書籍,若要說死亡與生命手記是對於生命的富足與死亡的坦然,從零開始則是從死亡中重獲愛的感動,那這本書便是以冷眼凝視自己的死亡並找尋生命意義的過程。

作者自幼喜愛思考並於大學及研究所主修文學、哲學、生物學後決定成為與死亡最接近的神經外科醫師,他想一探生死的奧秘也想接受道德、情緒、智能、體力的挑戰,在行醫的過程中理解他所從事的職業並不單純只是治癒疾病本身,而是應該帶有人文關懷去覺察感受病人及病人家屬的需要,從別人的生命經驗中去追尋生命的意義。

然而,擁有美好前程的作者卻在三十多歲的年齡被診斷肺癌末期,頓時間他的身份從醫師成為了病人,他以醫師冷靜、宏觀的角度分析審視自己的病情,也以病人的身份訴說對於有限生命的惶恐與恐懼,作者挺身站在死亡面前與之角力,甚至在接受治療有所成效後還回到工作崗位替病人開刀,在接納自己面對死神的召喚時他仔細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原本計畫二十年從醫而後二十年從事寫作的人生規劃也被迫得洗牌重來。

「還能再活多久?」

作者的主治醫師始終不願意回答這個問題,卻不斷提醒他最重要的是思索人生的價值現在的你最重視的是什麼?這關乎到治療的方向,而不單純只是以醫學的角度做專業判斷,也因為如此作者決定與妻子孕育新的生命,他們認為唯有如此才能抱著希望繼續活下去而非只是等死。

死亡永遠是贏家。

每個人都逃不過死亡一途,當作者直視死亡,再多的不服輸都只能接納並更加緊腳步去思索人生的先後順序,重披醫師白袍沒多久因為癌症復發而不得不告別醫師的身份,回想童年的初衷想寫作的熱忱在內心燃起熊熊的火燄,也因此促成了這本書的誕生。

很幸運地,作者能在有限的37年生命裡親眼見到女兒的出生,即使病重仍然把孩子抱在腿上享受為人父的喜悅,給女兒的一段話非常令人動容,也令我每看必落淚。

當你碰上一生中屢屢必須介紹自己的時刻,除了列舉你擔任過的職位、做過的事、你對世界的價值,請不要,我祈求,忽視你曾使一個臨終者的日子充溢著滿足的喜悅,那種喜悅我既往歲月從不知悉,那種喜悅沒有欲求渴望,那種喜悅只是靜駐,自足。就在此時此刻,那是巨大無比的一件事。

在這本書令我感受到的是作者對於太過短暫的人生縱使有許多不甘願,但仍然帶有一股迫切的心情去積極完成人生中未竟的夢想,很值得佩服卻又同時令人感到不捨,尤其書中描述作者臨終前的景況更是讓人心碎萬分久久不能自己。

作者不僅是一位醫師,更是一位哲學家,把原本看似悲劇的人生用正向的思考方式啟發了人對生命的省思及智慧,本書的最後一章由夫人執筆,是悼念也是示愛,更是作者熱愛生命的見證人。


卡拉尼提醫師化療後接受採訪的片段:

卡拉尼提醫師化療後接受採訪的片段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射手媽咪婷婷射手座,全職媽咪/斜槓寫作者/新性感雜誌共同創辦人 喜愛音樂、電影,更熱愛閱讀,資訊焦慮症患者 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3298701145 方格子:https://vocus.cc/user/5d4b0ef1fd89780001fc7e91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原來世界史還能這麼解?!55個超受用人生啟發

窪美澄《高懸夜空的殘月》

愛上學習的前提必須要有充分的放鬆與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