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Matty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我們重新出發 | 金馬達基金公告 No.59

Matty
·
·
今年二月,虛擬貨幣交易所 FTX 創辦人 SBF 宣佈給每位烏克蘭用戶 25 USD 的支持,Web3 世界碾壓傳統銀行的速度優勢被淋漓盡致地體現;而就在上週,FTX 事件則從另一個角度殘忍地展示了其速度的「雙刃面」。


"do what you gotta do",某種程度上也指引了大家面對行業未來的心態

今年2月,美國虛擬貨幣交易所 FTX 創辦人 Sam Bankman-Fried (SBF)曾在推文宣佈,只要是來自烏克蘭地區的用戶,每人都將獲得 25 USD。當時無數人討論著 Web3 世界的速度優勢:如果要透過傳統銀行給出支持,還需要等到週一;而例外狀態下的烏克蘭人隨時都可能失去生命物資的補給。但就在上週,全球前三大的 FTX 在短短十天時間內就經歷暴雷、被收購、被放棄收購、至最後宣告破產,有許多用戶/公司因未能及時看到消息、或沒有時間重新思考對交易所的信任而一夜受害,Web3 世界又從另一個角度殘忍地證明了其「速度」的雙刃面。

這次事件波及範圍極廣,受害群體許多,但如 @Jeffrey 說的,「既然 FTX 已經破產,那麼剩下來該去思考的便是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可以挽救些什麼以及此次事件影響的範圍。」本期金馬達將從事件科普開始,分享用戶感悟,我們一起復盤後,再重新出發。

事件科普與復盤

FTX 倒閉:斷裂的橋樑、去中心化的分水嶺 —— By @許明恩

網路上關於 FTX 的報導有如過江之鯽,但多數媒體、評論者卻像是幣圈的「一日球迷」。不僅報導品質參差不齊,對加密貨幣的描述也不太友善,還有酸民會在留言區落井下石。看到這些報導,總讓人覺得有點不是滋味。畢竟事件受害者固然有那些曾經不可一世的「少年幣神」,但更多的是想以最低風險嘗試加密貨幣的普通人,而這些人可能就是你我的朋友、同事或鄰居^這篇文章是從局內人的角度討論為什麼這次 FTX 倒閉對市場的影響尤其嚴重,以及事件將會如何影響未來的市場發展。」

許明恩形容,FTX 是連接法定貨幣與加密貨幣的「跨鏈橋」,門檻低、手續費便宜與豐沛的出入金管道成為大家高頻使用與信賴的基礎,也因此這一波影響到的受害者極多。但「危機也是轉機」,讓交易所運營更透明是其中一條重建信任的道路;而其中「最極致的透明」就是用戶自己保管資金。而這一切也尚在摸索,新的技術、更安全的方法仍在迭代,「FTX 倒閉或許會在短期內造成恐慌,甚至讓人們退出幣圈,但長期而言它或許是人們從中心化轉向去中心化的重要分水嶺。」

FTX 事件始末實況重播 - 區塊D週報 —— By @D大叔

根據數位時代報導:「值得注意的是,FTX申請的是美國《破產法》第11章而非第7章,兩者的主要不同在於後者為直接破產,前者則是申請破產重組。破產重組指的是,企業在申請破產保護後的120天內有權提出融資和重組等方案,使企業還有機會可以繼續營運,或是尋找有意接手其業務或資產的公司,以避免債權人對企業提出直接破產清算。」

用虛構的對話、場景再書寫此次 FTX 事件始末,文中推特貼文、報告截圖等資料皆為真實文件,適合需要透過場景想象來理解事件的夥伴。「此事件造成大量投資者的巨大損失,衷心希望大家不要失去希望,也期盼最終能有一個將損害降到最小的結果。」

[++法普知識++] FTX 事件 —— By @KO++FL/加加

本次討論時事主題為:2022年冬季讓幣圈人真正心寒的 FTX 暴雷事件,從瞭解「破產程序」開始,討論「錢包和加密貨幣定性」、「與 FTX 的法律關係」,最後設想「若台灣發生同樣事件」進行比較。

本文對 FTX 破產事件做了超全面的法律分析。除了回答基本問題「為什麼 FTX 要申請第十一章的破產保護」外,還有投資者會關心的「債權人的錢能否拿回」、「我把加密貨幣存放在 FTX 錢包裡,那我跟 FTX 有簽約嗎?」、「FTX 平台不讓用戶提領出錢包內加密貨幣,我們對 FTX 可主張什麼權利呢?」等,同時也與 2008 年著名的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Inc.)案作比較,更在地化地回答了與台灣本土交易所的消費寄託關係。

FTX 深度數據复盤 —— By @Footprint Analytics

通過監測鏈上數據,我們有可能發現早期預警信號,及時發現賬戶資金在CEX或DEX 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在FTX 的案例中,幾個關鍵指標表明,人們對平台失去了信心,正在爭先恐後地將資金取出……Footprint 根據 FTX 和 Binance 公佈的錢包地址,建立了一些儀錶盤。你也可以查看不同交易所公佈的地址的儲備資金情況。

Footprint Analytics 將區塊鏈數據可視化,更直觀地展現鏈上數據在此次 FTX 崩盤之前,已出現的嚴重預警信號。

用戶感悟

只能重新出發了,六年幣圈簡要投資紀錄與檢討 —— By @呂紹民 darrenlu.eth

事件發生前,虛擬貨幣的資產大概 80% 在 FTX 準備抄底,10% 放在 Steaker 的保守策略上,10% 放在 NFT 藍籌上。剛好這週是真的忙,沒有仔細過濾 DC 跟 Twitter 的訊息,雖然印象中有掃到相關資訊,但對於 FTX 的信任度一直是高的就沒想太多,也錯過了最好的逃跑時機。
比起難過、痛苦,更多的是對於自己的指責與無奈,六年來逃過大大小小的暴雷 經歷第二輪的牛市與熊市,自詡有稍微成長並守住兩倍左右的利潤,最後卻一波被帶走了。

用戶 @呂紹民 從自己 2017 年第一次接觸區塊鏈開始復盤,到 2018 年第一個遇到的熊市、創立成大區塊鏈研究社,以及 2020 年末的大牛市、Luna 歸零。透過記錄入圈後的事情,反思「沒有什麼東西是大到不能倒的,該避險就避險,不要去賭那 1% 的可能性」。「嗯,就重新開始吧」,希望所有人都能夠挺過這一波,重新出發。

今年幣圈第二爆-FTX炸裂後的感悟 —— By @貓眼看世界

1、5點的錯誤還是犯了,因為FTX標榜10000USD已內的資產有8%收益,感覺幣如果沒地方去,放那至少有8%;加上質押25FTT幣可以免手續費,因此在上面架設了幾組網格交易機器人。因為這樣,還是出自於貪婪(懶),資產過度集中到FTX,導致今天這樣的結果! 幣圈波動大,地雷多,分散才是王道! (話雖說如此,但要真的分散,是需要紀律的! 否則不知不覺又集中了)

今年五月,Terra 區塊鏈 LUNA 代幣歸零「墜地」時,作者 @貓眼看世界 寫過六條感悟。時隔半年,因為 FTX 破產事件,再回頭反思。除了熊市的幾波影響,這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 Web3 世界的特性:能夠讓人快速「練手」,也能讓人韌性恢復與復盤。

所謂我不用錢,就是在虛擲青春 —— By @豆泥

FTX 暴雷,意外聽到不少驚心動魄的故事。有人把錢放在交易所,損失了一輩子財富;有人把公司的錢放在交易所,損失了公司的財富;有人把錢都押在公司(創業)上,有幸逃過一劫。……後來學著把錢放到組織裡,學習如何將錢換做驅動創新(革命)的燃料。雖然對多數人而言可能不多,約莫就前半年住院醫師賺來的薪水,但這是我自己人生的典範轉移。思考的、擔心的尺度變大了,我很慶幸自己能夠面對這些現實。

豆泥是從醫生轉為全職投入 Web3 的探險者,在 FTX 暴雷後重新思考,並引用《自由的窄廊》、經由類比提出疑問:「當一個地區沒有國家巨靈箝制,人類想要逃脫社會制約牢籠的保護,很有可能成為被奴隸販子獵殺的自由人,自由反而可能是一件危險的事。現在的加密貨幣世界便很相似,奴隸販子(拿你的錢去炒)與威權國家(沒收你的錢),你選哪個?」「在時間、貨幣、地域的限制裡,到底哪裡才是真正的自由?」

重新出發

寫在FTX事件之後:冷錢包中那些看不見的管理及使用成本 —— By @隨機手札

FTX宣告破產後,對中心化交易所的絕望在幣圈掀起一波「自己保管資產」的浪潮,在過去這一周,人們搜尋「冷錢包」(hardware wallet)的熱度達到了過去一年的最高峰。而這幾天,也是我第一次從身邊一些幣圈散戶朋友的口中聽到「冷錢包」三個字。 然而,使用冷錢包的這半年以來,我認為使用冷錢包的隱藏成本比想像中多很多,絕對不是帳面上拿去購買冷錢包的幾千塊台幣而已。適逢幣圈重大變故,便寫下這篇文章,來分享我使用冷錢包時額外注意的細節以及心得,給大家作個參考,也算是個紀錄。

幣圈的「錢包」是指「能夠儲存私鑰(可理解為密碼)的工具」,可大致分為軟體錢包(熱錢包)與硬體錢包(冷錢包)兩類。在FTX破產後,人們開始將關注放在「冷錢包」的風險分散作用,但 @隨機手札 分析道,「當你持有幣圈資產的規模越大,你就越會發現自己管理資產有多麼讓人心神不寧,你就越能感受到所謂的『去中心化』,指的不只有權力的去中心化,同時還有責任的去中心化。能夠替你自己資產負全責的人,或許只有你自己。」

XREX 執行長黃耀文:FTX 破產後續效應與應有準備 —— By @XREX

不論是自然界或產業界,週期性發生的市場寒冬,是這世界測試個體與群體的強度、汰弱留優、刺激進化的反脆弱機制。我們產業的「教祖」中本聰,就是當年於美國貝爾斯登銀行、美林證券、雷曼兄弟銀行接連面臨倒閉危機後,於 2008 年 10 月 31 日發表比特幣白皮書。但不論花多久時間研讀歷史,都不若親身經歷的體驗深刻,也唯有參與才能快速學習……人類在每次的寒冬中總能再次進化。我相信這是許多人一生中首次經歷如此等級的金融風暴,這是禍也是福,這樣的苦痛可以讓我們對金融世界有更深入的體會,也對自己與人生有更深刻的反思。

台灣法幣與加密貨幣交易所 XREX 在今年九月時因為內部風控機制,當時即已徹底清空在 FTX 裡的全部資產,曾來過 Matters Discord 分享的執行長 Wayne 將臉書上的貼文重發 Matters,為大家分享接下來應該關注的十件事,包括市場信心崩潰造成擠兌、隱形的風險感染、「快速翻盤」的賭徒心態與賭博式投機交易等可能帶來的問題。另一篇 XREX 營收長蕭滙宗的文章裡則分享了更多如何判斷風險的方式,以及是否應該公開示警的「倫理」:

「以一個 2013 年就加入幣圈、曾經狠狠踩過兩次大雷和大小不一陷阱、曾經經營台灣早期交易所卻被駭,現在仍積極投身加密貨幣產業,經營 XREX 交易所的我自己而言,我想說的是,區塊鏈技術仍會持續為這個世界帶來巨大變革,而我希望可能看見這件事情的發生,並且是其中的參與者與貢獻者。」

關於Proof of Reserve —— By @giga

最近因為 FTX 事件一定常常聽到 Proof of Reserve (PoR) 這個名詞,到底什麼是PoR呢?Proof of Reserve 顧名思義,就是交易所資產的證明,而 PoR 的流程為何,以及怎樣的 PoR 是可信的,是這篇文章想跟大家分享的。

在傳統金融市場中,各金融步驟由不同機構分散控管、法規制度對應約束,但在日新月異的 Web3 世界裡,則需要透過 Proof of Reserve 以證明交易所的資產。「而怎樣的PoR是可以信任,並且讓投資人能夠相信交易所有足夠儲備資金,可以償付所有的提領?」文章針對這個問題展開分享,也提供給每位 Web3 探索者行進時可注意的指南。


如 XREX 執行長黃耀文所說,「寒冬必定存在,也必須存在……人類在每次的寒冬中總能再次進化。」如果有任何想要分享的歡迎留言討論,也衷心希望大家可以挺過這波困難,我們一起躬身再行。

圖源:路透社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