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教育的成效
區分四個對象
•環境本身:整體、要素、人與環境關係
•環境問題
•環境保護:行為和行動
•環境探索:探訪和研究
•學習和思考
1環境學習
1.1環境覺知
•覺知是指讓人們意識到環境和環境問題,並增加對環境和環境問題的敏感性。
•覺知僅僅是“意識到”,對環境有了淺顯的、模模糊糊的概念;或者是“更敏感”,對周邊的環境和問題不再麻木、熟視無睹。
•知識、技能、態度與行為層面都深於覺知,並基於覺知。當這些更深層的效果顯露出來時,覺知便被覆蓋掉;
•相反,當學習者在環境知識、技能、態度、行為上都沒有收受項目的影響時,他可能僅在覺知上受到了影響,僅初步對環境和環境問題有了意識。
1.2環境知識
•知識是指一些事實、概念和概念之間的聯繫(陳述性知識)。
•環境教育可能涉及到多種多樣的知識,涉及到不同的學科。但既然是環境教育,而不是數學、語文或英語教育,所以首要關注的應該是環境知識。
•可以分為:(1)關於環境的知識,即關於環境整體、要素、人與環境關係的知識;(2)關於環境問題的知識;(3)關於環境保護行為和行動的知識;(4)關於環境探索和環境研究的知識。
•學習者也可能學到一些其他知識,例如瞭解什麼是批判性思維等關於學習和思考的知識。
1.3環境技能
•技能是指如何做某事的知識(程式性知識),以及何時與為什麼使用陳述性知識和程式性知識的知識(自我調節知識)。
•環境教育可能涉及到多種多樣的,不同的學科的技能。然而,最為關注的依然是環境技能。
•可以分為:(1)關於環境保護行為和行動的技能,(2)關於環境探索和環境研究的技能。
•學習者也可能學到一些其他技能,例如掌握如何批判性思考等關於學習和思考的知識。
1.4環境態度
•態度是一種心理傾向,是個體對某個物體的評價性反應(如,好與壞)。
•這種反應基於個人的認知(如,有價值的/無價值的、有益的/有害的)和情感(如,愉快的/不愉快的、喜歡的/不喜歡的)。
•可以分為:(1)對環境的態度,即對環境整體、要素、人與環境關係的態度;(2)對環境問題的態度;(3)對環境保護行為和行動的態度;(4)對環境探索和環境研究的態度。
•其他態度也同樣是針對學習和思考及其方式等的態度。
1.5環境行為
•此處所指行為包含行為意願。
•個人的環境保護行為是指個人在其私人行為領域,有意識地避免破壞環境或有意識地改善環境的個人做法(personal practices)。
•環境保護行動則是一種有意識的公民行動(civic actions),著眼於引起環境問題的系統性根源,與民主參與有緊密聯繫,更有集體性和系統性。包括勸說他人或環境教育、參加或成立環境組織、組織或簽署請願活動、為環境事業捐款捐物、改善物理環境或社區發展等多種類型。
•有部分環境教育方案也強調友好地探索環境,我稱其為環境探索。
•環境探索可類比環境保護行為,環境研究則可類比環境保護行動,包括進行科學探究、分析環境議題等類型 。
•其他行為是指方案促使參與者想要或者做出更多學習行為。
2社會互動
2.1社會技能
•與他人建立聯繫/擴展社會關係
•學會合作和領導
•鍛煉溝通技能
2.2與參與者回憶經歷
•同一個環境教育專案的參與者在專案結束後談論起他們當時參與專案的共同經歷。
•通過追憶,一次環境教育專案在結束後可以持續反復地對參與者產生影響。
2.3與其他人分享經歷
•參與者將他們參與環境教育項目的經歷分享給非參與者,如父母、朋友、同學、同事。
•分享能夠使項目的影響更廣泛,促進其他人參加項目,有時候也會教育他人,甚至讓他人做出環境行為。
•‘Sharing with nonparticipants’ may partially overlap with ‘environmental behaviors’ as it sometimes can be seen as a persuading behavior belonging to environmental actions. However, the difference is that ‘sharing with nonparticipants’ emphasizes ‘talking about the experience’, while ‘environmental behaviors’ may and may not use participants’ program experience as materials for educating others. Moreover, environmental-action behaviors emphasize ‘doings’ that contain more than persuading behaviors, such as participating in or establishing environmental groups, organizing or signing petitions, donating money or materials, and improving physical environment or community development (Alisat and Riemer 2015; Larson et al. 2015; Schusler and Krasny 2010).
3自我發展
3.1自我效能self-efficacy
•對某一能力的判斷
•自信(自我效能)是個人對自己組織或執行管理預期情境所需的一系列行動能力的信念(Bandura,1997),是人們對自身能否利用所擁有的某項技能,去完成某項工作或處理某個情境,得到預期效果的信心程度(Pajares,1997)。在環境教育專案中瞭解到的環境技能屬於技能,而學習者對自身在未來某些合適情境下能夠使用這些環境技能的信心則屬於自信。自信將直接影響人的行為意願(Ajzen,2002)。除了環境方面,學生也可能產生對自身其他方面能力的信心。
3.2自尊self-esteem
•對自身的整體評價
•自尊是指個人對自身的整體評價,對自身價值的看法(Campbell & Lavallee,1993;Spencer & Markstrom-Adams,1990;Wigfield,Byrnes & Eccles,2006)。類似概念有“自我概念”、“同一性”、“自我價值”(Roeser,Peck & Nasir,2006)。環境教育專案讓參與者在其中發現志同道合的人並認識自我形象;此外,完成特定的任務之後,參與者能夠獲得感動、自豪或成就感。
3.3性格traits
•行事風格
•品質品格(人格特質)是在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內,在多種多樣的適當情境中,保持相對一致的行為、思考、或感覺方式的傾向,在不同人之間有所不同(Ashton,2013),是一種行事風格。可以用人格結構HEXACO模型中的形容詞(Ashton & Lee,2007)來描述品質品格。環境教育能夠使學生的變得更嚴謹、細心、盡責、有耐心、堅持不懈、開朗、勇敢、有愛心等等。
3.4愛好interests
•持久穩定的興趣
•興趣分為兩類:一類是個人興趣,較為持久穩定,表現為興趣愛好;另一種興趣是情境興趣,由情境激發,表現為感興趣,是一種態度(覺得有趣、有意思;歸入態度中;Hidi,1990;Hidi & Baird,1986;Krapp & Fink,1992;Renninger & Wozniak,1985)。這裡的興趣愛好是指個人興趣。環境教育能夠培養學生對保護環境與探索環境的興趣愛好。
3.5理想visions
•未來可能的自我
•作為自傳體記憶的環境教育經歷,能夠使學生反思過去和現在的自己並設想他們的未來(Kihlstrom,2009;Williams & Conway,2009)。參加環境教育項目後,學生可能改變對未來自我的設定(可能的自我;Markus & Nurius,1986),形成有利於環境的職業選擇或個人目標。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