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帶動的是思考還是想像?

黃昭勇
·
·
IPFS
·

“推開窗,看著藍天上的白雲,風吹就飄,雨打就黑,閃電了來....“

文章,或說內容,帶給人們的究竟是想像、重描,還是一個思考的起點?

在許多國家,作文可以是一種考試的科目,每每一個相當於台灣大學聯考的出題,會被仔仔細細地檢視,檢視這題目與當下社會的連結,甚或用”出題老師是否跟著社會脈動“作為標準。

究竟,作文題目怎麼出才算是”接地氣“?一個大家都覺得是當前社會問題的題目,還算是一種具啟發式的創作?

關於內容重複的問題,最常聽到的就是說”我看A媒體跟看B媒體的內容都差不多”,但這樣的狀況很少改變也不太容改變,最初淺的原因是新聞來源差不多,記者採訪的習慣也差不多;但也很可能是,A媒體可以服務的受眾跟B媒體並不完全重疊,既然我已經決定坐上A船,你怎麼可以不給我B船也有的服務?

類似的狀況是,你去A餐廳吃飯會期待他服務你白開水,去B餐廳也同要需要。

套用這個邏輯,A餐廳在夏天提供涼水、冬天提供溫水,B餐廳一年到頭都給常溫水。服務的項目沒什麼不一樣,但服務的態度不同。重複的內容也是,題材可以相同,但處理的方式不同。

於是,這類題材相近的文章、內容,可能就是一個訊息,一個思考的起點。

要讓讀的人有更多的觸動、跳出困境的可能,需要的更多是創作。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黃昭勇相信經濟是世界的最大公約數,透過有意義的交換,不同的價值可以獲得提升,讓每個人的生活變得更好。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2020的台灣選舉之後呢?

WEF對2019年可以樂觀看待的預測,台灣能沾上多少邊?

一次性使用的方便思維是地球的最大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