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的小孩是怎麼帶出來的?
我帶小孩出門時,或是有人來家裡時,大家常常說「你家小孩好穩定、好專注,你是怎麼帶的?」
其實我也沒什麼秘訣,平常在家裡陪伴小孩時,我只把握一個原則「大人不能大驚小怪!」
舉一個例子,饅頭12個月大時剛開始扶站,她學走路的時間比較晚一點點,她扶站時像是發現新大陸,好多原本碰不到的書本都碰的到了,很開心,到處走來走去抓書本,抓了就往地上丟,有時候力道控制不好就會砸到阿母,書的硬頁角砸到阿母的肉也是會痛啊!但我知道她只是還沒學會掌握力道,所以我的引導是這樣…..
當她把書砸到地上時,我會在她耳邊說「你想看這本嗎?」,她可能會忽視我的問句,繼續抓下一本,我就會說「不看我就先放回去嚕!」,然後在她面前把書放回去,這樣來回來回持續到他停止抓書下來為止。
冷靜但溫和帶著微笑,不兇也不憤怒,更不大驚小怪,因為3歲以前的孩子對於主要照顧者是處於完全信任的狀態,她知道主要照顧者會給予她完全的安全感,不會傷害她、驚嚇她,更不會讓她摸不著頭緒,簡單來說,主要照顧者的行為、言語、習慣必須要「可被預料的」,這會給小孩一種安全感,他知道你是穩定的。
我家饅頭在扶站抓書階段持續了大概一個月,每天都在抓書下來,大本小本都能抓,手指力道真的滿強的,直到一歲一個月時,她開始學著把書塞回書櫃裡,她會專注看著我示範「把書放回去」,我會先說「這本不看的話,就先放回去嚕!書拜拜」,然後在她面前把書放回去,接著她開始了把每一個東西都放回原位的自主練習,書本、教具、玩具、娃娃等等,只要她玩玩了,不玩了,她就會把東西放回原位,然後說「拜拜」。
甚至是每次我們吃完飯,都有把椅子靠回桌子的習慣,她也開始學習,主動把每個人的椅子靠回去,連去餐廳吃飯也是。目前她一歲2個月大,已經會主動收拾玩具、打掃環境,當然也會自己把書本放回書架上,再也沒有把書全部丟下來的狀況出現。目前她也走路走的很穩了。
有朋友問我,如果孩子做錯事了,該怎麼辦?他是故意的嗎?他自己做錯事,兇他又大哭,是在逃避嗎?
據我的了解,小孩對於理解他人的情緒是要到2-3歲之後的事,甚至有時候他們並不是真的了解那個情緒,他只是反應大人當下的行為而已。所以一歲多的孩子真的會有心機來逃避嗎?我不認為。反而我覺得可能孩子被主照顧者突然的態度改變而嚇到了,因此大哭。他不會知道對錯,因為對錯是需要大人的引導與經驗累積的,就像小孩只是發現自己能把書本拿下來,很開心興奮,他並不知道這個動作會造成別人的困擾或是砸到別人。所以大人的反應太過激烈,甚至兇猛,會讓她驚嚇到!當然,有可能可以制止當下他的行為,但他不一定理解自己被制止的原因,更不理解原本完全信任的人為何會讓他恐懼。
舉例,像是之前饅頭有時候會用力過猛,拿書時砸到我的腳,我就會冷靜但溫和嚴肅地跟他說「寶貝,你剛剛拿這本書時砸到媽媽的腳了!你看這邊紅了,會痛!媽媽示範一次怎麼拿書給你看喔!」
然後忍住痛,示範一次正確的拿書方式給她看,持續多幾次,她會看著,會模仿。我就慢慢拿書出來,輕輕放在地上,當然一開始需要持續示範至少2週吧,後來她再也沒有用力過猛拿任何東西砸到我了。都是自己慢慢拿出來,慢慢放下。
為何大家都說饅頭很穩定呢?我在想,可能因為我跟阿爸平常帶她時就是冷靜與引導,從來沒有對她大吼大叫或兇過,即使被砸到,或是她把餐具丟掉,我們都不曾動怒,我們只做一件事「示範正確的使用方式,不強調她做錯了什麼」,漸漸地她就開始掌握正確的方式,當然也就不需要對她大吼大叫了!
至少這樣子,阿母我省心很多,因為小孩穩定,就不會沒事大哭大鬧,自然我心情就好,每天都能多進修一些課程、寫一點文章、看一點書、煮一些料理。
育兒雖然忙碌,但也可以做做自己喜歡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