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和逻辑能共存吗?
文艺创作,必定感情充沛,让人能够感同身受,方能流传至今。比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听来就让人能够动容,但是如果你非要研究什么花会溅泪,什么时候会溅泪,什么鸟更容易惊心,那就大煞风景了。
黑夜都来了,那么黎明还会远吗?这句话倒也没错,逻辑上都能说得通,因为白天黑夜是交替的,这是自然规律。这个寓意本是激励和宽慰那些陷入困境的人的。但是如果你不顾上下文当真了,认定自己现在处于黑夜中,每天等着黎明上门,估计大概率是要失望了。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句话就完全没有逻辑了。你扫不扫屋子,和你所谓的扫天下,有一毛钱关系嘛?诸葛亮算不算所谓的扫天下?我估计他是不会自己扫屋子的,虽然他事必躬亲,但是扫屋子的活应该还轮不到他,他也不会干。要是您听了这句话,大受感动,每天兢兢业业地扫屋子,等着有一天就突然可以扫天下了,我估计也是不行的。哪怕是这句话的作者听了您的故事估计也是要笑话您的。
这里面的分析问题的方式就错了。你把任何一句话,忽略其上下文和发生背景,放在放大镜里来分析,一定是有问题的。“飞流直下三千尺。”你造谣,哪有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胡说,也可以是八天,也有可能是十天,建议您组织一个课题组研究研究。
一些销售性质居多的企业,比如专注于卖卡的美发店,房屋中介等,每天早上起来兴致勃勃地喊口号,把一些警句作为刺激自己的动力。今天不努力,明天就如何如何。连太阳都每天那么早地上班,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天知道这上下两句是怎么形成因果逻辑的。
这些企业里面的员工,毕竟都是成年人了,喊喊口号而已,绝大部分人是不会当真的。不要看他们喊的欢,你要当真,他们可是要笑话你的。我们喊喊而已,你还当真,还真是个迂腐人儿啊。
不过如果学校教育里面竟然有类似氛围,这就不应该了。学校里面不应该教孩子世界的本质吗?你骗了他们,他们以后的人生怎么过?因为孩子们可是会当真的。
感性和逻辑能够共存吗?
其实一句话就可以回答,你是个正常人,就可以。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