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严艺笙:所谓艺术的过活 | 围炉 · HKU

围炉weiluflame
·
·
IPFS
严艺笙,中央美术学院艺术设计系在读学生,2017年央美设计系入学校考第一名,“空气帆船”设计工作室成员。
手稿 | 严艺笙

COVID-19疫情当下,全球经济受到冲击,艺术市场也随之陷入萧条。大量美术馆、画廊、博览会、拍卖行均被迫关闭,暂停线下开放。

2020年中旬,艺术经济学家克莱尔·麦克安德鲁(Clare McAndrew)以795家画廊和360名艺术品收藏家为调查对象,对艺术销售市场数据做出分析。其所撰写的报告 《COVID-19 对画廊行业的影响》(The Impact of COVID-19 on the Gallery Sector)表示,2019-2010年,艺术品市场销售额出现整体性显著下降,各大画廊等不得不采取大规模裁员、缩减费用、申请政府补贴、增加线上模式等举措缓解疫情所造成的压力。

2019-2020艺术馆销售额整体下降 | 图源网络

面对艺术市场的持续低迷,对艺术的质疑接踵而至。倘若说现实就是名利场,唯经济为立足之本,那么抛开功利空谈艺术,是否毫无意义?艺术,这个如今看似太过虚无缥缈之物,于当代社会的价值究竟何在?

为进一步探寻这一疑问,此次采访特别邀请了中央美术学院17级艺术设计系榜首严艺笙。作为一名艺术生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在结合他的设计专业背景下,分享他如何理解艺术之于生活的价值与意义——即所谓“艺术的过活”。



日常排版设计练习 | 严艺笙

| 对话 严艺笙

M = 马清扬 HKU

Y = 严艺笙 CAFA


Part I 浅谈艺术:艺术的概念与理解 

M | 央美以及“艺术生”在很多非艺术专业领域的人眼中,是一个未曾探索过而充满好奇的存在。可以请学长简单分享下艺术设计系的专业内容,以及当时为什么选择艺考、学艺术方向吗?

Y | 现在的央美名义上不严格区分专业了,理论上讲一个学期选四个完全不同领域的设计课程学习都是有可能的,不像前几年那样学平面或者学产品只能一条路走到黑。可以说,美院每个人的课程表都是不一样的,这或许也是美院与大部分综合类大学的不同之处。虽不至于绝对自由,但好在不是彻底的禁锢死板。

单论专业课。美院的专业课大多为期开一个月,算下来一个学期平均四五门课,每门课都有各自探讨的主题,譬如“西文排版”“信息设计”“社会设计”“策展设计”等,这种模块化的课程设置对我的个人自学方法影响蛮大。我每个月都会有这个月的自主研究主题,即便只是看完某个导演的所有电影。

我虽然确实从初中开始就蛮喜欢设计,但真正当一个所谓“正统”的美术生也都是在将近高三的时候了,正式集训两三个月了才发觉艺考原来还可以考设计专业,当时心想“就是它了”。

M | 可以具体分享一下最开始是如何接触艺术,又是如何对艺术产生兴趣的吗?

Y | 汶川地震之后,我搬去了成都的学校上学,在那里度过了将近五年时间。当时租的旧小区离天府广场蛮近,双休日的时候就经常去书店还有春熙路。我真正意义上设计、艺术方面的启蒙都来自于这个时期。

我算是一个蛮喜欢书的人。基本上每周都会去至少一趟书店。逛书店久了,对出版社、出版品牌、纸本材质、作者的口味偏好也就慢慢培养起来了,自然而然开始关注每本书背后的装帧师、排版师、印厂、出版社。书店是我真正意义上接触“艺术”的起点。

书、文字与排版 | 严艺笙

M | 艺术或许是一个极其抽象而广泛的词语,每个人对艺术的理解和定义都不甚相同。学长最开始接触艺术时,对艺术的理解是怎样的?等深入了解,比如进入大学后,对艺术又有怎样的认识?随时间发展,这一概念可有变化?

Y | 其实我不太记得当初对艺术的理解了,可能就是单纯感觉上的“好看”“特异”“神秘”。现在回想,这些标签词汇其实只涉及到了艺术的“艺”而没有涉及“术”。而对于“艺术”的“术”的部分有了更多的理解,算是我进入大学后的一个显著变化。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艺术就好比魔术,普通大众其实看到的并不是魔术,而是魔术师用“术”展现出来的“魔”,是表演的效果,大众往往并不理解魔术中“术”的部分,所以大众认为魔术神秘。艺术也是如此。某种意义上讲,艺术其实就是效果学、形象学、符号学、氛围学、美学。

当然,这些都只是我个人现阶段的粗浅理解,很可能不对。我确实不认为艺术是一门“神秘”的学问,虽然如今的艺术似乎不再简单等同于“美”。

M | 有人说,人总是在寻找与自身的相似之处,追求艺术就是在艺术中寻找共鸣。学长是否认同这一观点?艺术是否是一种自我认知的方式?人们在艺术中寻找些什么?

Y | 与其说“人总是在寻找与自身的相似之处”,我其实更感觉人在本性上就是害怕变化的。

人的体温、心跳、血糖等生理参数都有一个日常恒定的区间,超过这个平衡的区间以后人就容易难受,这种身体的难受感会提醒人去吃饭、去烤火。

心理其实也是一样。我觉得对大部分人而言,艺术首先是一种“自我巩固”的机制。就像人日常有自己喜欢的曲风、穿衣风格,你如果逼他去穿不喜欢的衣服,唱不喜欢的歌,这个人也许心理会非常排斥、甚至憋出心理疾病。在这个层面上,艺术等同于“精神维护机制”或“精神食粮”,既然是食粮,那每个人的“胃口”就多少会不太一样。

所以,艺术确实是一种自我认知的方式。艺术作品会延展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程度,就像有人觉得“电影术的发明延长了人三分之一的寿命”一样,这种延展确实会成为“自我”的一部分。

我不算是严格意义上做纯艺术的人。作为一个设计系学生,对于艺术,我寻求诗意;对于设计,我寻求秩序。


Part II 有关设计:艺术的创作与感知

2019/08/01-04, 2019/12/01-04

歌曲封面分享 | 严艺笙


M | 通过了解考卷、日常作品,及朋友圈分享、公众号文章(“空白的鸟”),发现学长身上有一种非常独特且有趣的“艺术家的风格”。在你看来,自己的“风格”如何?这一风格是如何形成的?你的风格与创作,是否会受到“央美设计第一”这种耀眼光环、以及随之而来的广泛外界关注与评价的影响? 

Y | 我的“风格”与我自己的性格有很多关系。我喜欢简单、干净、不浮躁的事物,平时也蛮讨厌无谓的争端与麻烦。这些“我喜欢的”以及“我讨厌的”共同塑造了我平时的生活风格乃至设计风格。

此外,具体到设计风格方面,我深受王志弘、聂永真、彭星凯等设计师影响,他们的作品与观念告诉我何为秩序与诗意;个人生活方面则深受松浦弥太郎、佐藤可士和的影响,前者教会了我对日常生活用心、敏感的重要性,后者则教会了我对空间、思绪做整理的必要性。

上:Wang Zhi-Hong Studio | 王志弘

下左:永真急制 Aaron Nieh Workshop | 聶永真

下右:空白地區Workshop | 彭星凱

左 | 松浦弥太郎

右 | 佐藤可士和

外界的评价倒不会对我平时的创作和训练产生什么太大影响,但一定的压力确实存在。

首先我还不至于称得上有“耀眼光环”,光环这东西本身就是空心的,更何况哪怕耀眼可能也仅限于宋庄等地,毕竟我不是奥运冠军……其次我很清楚自己其实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至少算不上什么“优秀的好学生”,认清自我,或多或少能减弱他人评价的干扰。外界的声音只作参考就好,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吧。

M | 以前听设计系的同学说,读设计难在每天空想世界上并不存在的东西,想来设计是非常需要创作灵感的。学长通常如何获取灵感?

Y | 可能这里会涉及到设计的定义问题。单从字面来看,“设”即设想,负责提问,这一步最好天马行空;“计”即“计划”,负责解答与实施,这一步最好脚踏实地。设计并不只是造物,造物算是“计”的一种形式,这世上也有不造物的设计师。

创新其实并不“新”,创新的本质不过是叠加与重组,是人们对头脑中已有事物和逻辑的再组合。也并不存在所谓彻头彻尾的“新”,如果不在某方面和至今为止的世界有所连接的话,“新”其实也无法成立吧。大家都是用已知去理解未知的。

灵感看似是巧合出现,其实是累积大量时间、知识、信息量后的必然产物。

在设计工作里,我会基于当前设计的核心命题进行大范围的信息收集与思考,思考问题的本质;设计工作之外,我平时也会有意关注不同设计、艺术门类的新动态,电脑里存了不少我喜欢的设计师的官网。对我而言,灵感靠的是这些信息量、练习量的堆积,以及对“从来如此”的质疑。

M | 学长曾在讲座中提及过设计与纯艺的区别:设计不仅要考虑艺术性,更需要考虑现实性,给出实际解决方案。可曾在设计中遇到自己设计理念与他人要求之间的矛盾?

Y | 我没怎么遇到过自己设计理念与他人要求之间有矛盾的情况。我觉得设计理念是服务于他人要求的,毕竟解决他人需求才是目的。此外,如果自己的理念真的那么不错的话,对方想必也不会提什么意见吧。

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会事先给委托者三套可能的方案:保守的、较新的、激进的。保守的方案就按照社会大众认为的“从来如此”那套去做便是,在激进的方案里可以多玩一些小实验。当然前提是不能背离甲方的需求,毕竟是对方拜托你帮忙设计。这或许也是我很少与他人要求有矛盾的原因。

也有特殊的情况。比如帮忙做海报的时候给了四套方案,结果对方每一个方案都很喜欢,最后都用上的情况。算是运气还不错。(笑)

四套“运气不错”的设计方案 | 严艺笙
M | 从学长的四套设计方案中,我能清晰地感知到其中传递的信息,同时也能感受到其独有的鲜明个人特色。我很好奇,在设计中怎样可以寻找到合适的现实媒介来恰当表达自己的观念想法?又如何在准确传递作品含义给他人的同时?

Y | 大部分情况下,设计工作其实很像是“自由的命题作文”。甲方有甲方的需求与偏好,所以是“命题作文”;而在这限定之下,其实留给设计师发挥的空间也不少,可以注入自己对项目的思考,所以“自由”。设计是对形式与内容的操作与控制,如何将无形的“理念、想法、气质”注入有形的最终成品,也许是设计师终生需要思考的命题。

对我个人而言,我或许不存在“保持”个人风格这样的说法。一方面因为我自己能力有限,我只能以自己的方式去做设计。另一方面,我个人设计信条是“理解人类”(笑)——我在帮别人做设计的时候会优先思考委托者的真正需求,以及面向群体的心理分析,毕竟设计终究是给人做的,所以我会先去思考人的欲望与恐惧。最重要的是有效且富有创意地去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个人风格即使不刻意保持,也会自然而言地体现在最终成果上。

M | 有人说,“艺术作品需要把含义传递给观者才算完整”。学长是否认同这句话?能否清晰传递含义,是否应该作为艺术品的评价标准之一?

Y | 这个观念或许低估了“沟通”的困难性。每个人对这个世界的理解都是基于自己的经验进行推测的,这导致每个人对每个概念、词汇、符号的理解与感受都截然不同,可以说理解即误解,解读即误读。这就是为什么过去的那么多人不理解杜尚的小便池,现在的那么多人不理解刘治治老师的北京电影节海报。每个人都是在盲人摸象地理解所见的一切,所以其实也不存在所谓“完整”。

左:《泉》1917 | 杜尚

右:北京电影节海报 2020 | 刘治治

对于第二个问题,虽然并不存在“把含义100%完整清晰传递给观者”这件事,但作品的传达清晰率确实会影响观者对作品的看法。去IMAX厅看《信条》和拿百度网盘看盗摄的《信条》,观看层次的颗粒度和对作品理解的深度显然会很不一样;在美术馆看罗斯科的画跟在微信公众号上看也完全不同。艺术品的传达方式、场景确实会影响人们对艺术品的评价。这一层次是关于观者。

至于创作者这一侧,除非希望自己的作品能更多地被世人、商业所认可,那么当然也可以考究自己的传达方式,重点不在于“我怎么想”,而在于“我如何让别人也这样想”,在于如何设计观者的体验与情绪。

M | 一定要有接受者,艺术创作才算完整吗?比如学长在写公众号时,更多是写给自己,还是写给他人?艺术创作是私人的,还是公众的?

Y | 艺术创作可以有接受者,也可以没有,这或许取决于谁在创作。

我想或许卡夫卡是真的无所谓自己的小说有没有读者,要不然他也不至于在遗嘱里吩咐家人烧掉他的所有创作。类似这样死后成名的人在历史长河中太多了,但更多的是那些永远没有在历史中留下名字的艺术家。也许这些艺术家比起“艺术家”的名声更在乎“艺术”本身,创作对他而言是一种精神的需求而非获得物质与名声的手段。对这样的创作者而言,接受者存不存在其实不重要,他也不需要被任何人理解。这些人也许永远也不会被历史记住,但我想他们应该压根不在乎历史。

我自己的公众号更多算是写给我自己。我基本上没怎么推广自己的公众号,也没打算拿公众号来盈利,毕竟阅读量不多。我只是想把自己某个阶段的想法保存在一个地方。但要说百分之百写给自己,那绝对是谎言。(笑)

艺术创作首先一定是私人的,最后可以是公众的甚至商业的,当然也可以不是。我觉得艺术的世界没有绝对的正确或不正确,只有你愿意不愿意。上来就画地为牢,又怎么能天马行空?


Part III 推及大众:艺术的价值与意义 

M | 后疫情时代,艺术的价值之于何处?对于更广阔的社会群体,甚至于一些自诩“欣赏艺术不来”的“粗人”而言,艺术是否也不可或缺?

Y | 或许艺术的价值与功能在不同时代间并无本质性的变化。基于我此前对艺术的定义,艺术一直是人类精神层面的服务者,是一个时代、一个社会、一个文明的诗意与尊严。

按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看,艺术更多服务于人的高级欲望,艺术的品味可以服务人的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对艺术的体验及思辨可以服务人的自我实现需求。至于安全需求与生理需求,艺术似乎不太顾及。

所以,艺术确实重要,因为艺术的存在会极大地优化生活体验、个人气质乃至重塑世界观;但艺术并不绝对必要,艺术并不算是维持普通人基本生存的必需品。


云. 雨. 影

摄影作品 | 严艺笙

M | 学长如何理解所谓 “艺术的过活”?充满艺术性的人生应是怎样的?

Y | 实在是有些惭愧,现阶段的我可能还没资格来回答这个问题。(笑)

不过我觉得,一个人不论从事何种职业,都最好先是一个生活学家,或者至少对生活这件事有自己的思考,对平时的生活环境、模式、习惯有所审视与设计。

通俗地讲所谓“艺术的过活”,或许就是指有个人品味的生活吧。我个人很喜欢水野学对“品味”一词的定义:“使无法量化的现象表现出最佳样貌的能力”,这个无关金钱,纯粹看个人对生活的敏感度及把握能力。甚至可以说这样的生活看的不是一个人怎样“赚钱”而是怎样“花钱”,看的是一个人如何去安排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以什么样的姿态去对待。

此外,“艺术的过活”无关他人,这是一个在根本上纯粹关乎自我的命题。

如果生命真的存在什么目的的话,那就是为了“体验”这个宇宙吧。当今社会服务业、游戏业、设计业的迅速发展,也预示了人类对更多、更优体验的需求。我们追求艺术,追求电影、音乐、文学,这些行为也都是为了拓展自身生命体验的广度、深度、细腻度。事实上,纵观九大艺术门类,没有哪一项不是在制造体验。

若想过上所谓“艺术”的生活,成为一位“体验学家”是在所难免的。

或许彻底充满艺术性的人生,每一秒都像是在看一部艺术电影,吃每一顿饭都像美食家一样细品,看每一处风景都像摄影师一样敏感,做每一件事都像雕塑家一样用心。若真有人能过上这样的人生,也算蛮不虚此行。

食物. 琐事. 风景

摄影作品 | 严艺笙


人生的意义在乎体验。这是我与严艺笙学长观点一致之处。

罗曼•罗兰曾写道,生活中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所 谓活得清醒,便是纵知浮生若梦,仍愿以细腻、敏锐、诗意的态度珍视一草一木,仍能从平平淡淡、庸庸碌碌中寻觅出美的味道,这正是所谓艺术家的特质。而艺术的作用,就是令我们活得有声有色,活得活色生香。

最后,愿每一位读者都能以艺术家的姿态,笑看人间百态,细品其中滋味,方不枉此生之旅。


__ 终__


Reference

McAndrew,Clare. (2020). The Impact of COVID-19 on the Gallery Sector.



统稿 | 马清扬

文 | 严艺笙 马清扬

图 | 严艺笙 部分来自网络

审核 | 黄斯怡

微信编辑 | Bullet

matters编辑 | 蔡佳月

围炉 (ID:weilu_flame)

文中图片未经同意,请勿用作其他用途

欢迎您在文章下方评论,与围炉团队和其他读者交流讨论

欲了解围炉、阅读更多文章,请关注本公众号并在公众号页面点击相应菜单栏目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围炉weiluflame围炉,大学生思想、经历的交流平台。以对话为载体,发现身边有意思的世界。 香港大学|上海纽约大学|复旦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 清华大学 | JointU综合联校 | 哥伦比亚大学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对话女性民工:在城市里,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围炉•CU

对话美国移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 围炉 · CU

围炉小酒馆丨Ep.02 人群、爱与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