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張少貞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十四年後

張少貞
·
·
十四年前,突然興起去威尼斯,今次亦然。
清早五時半起床,來到Rialto Bridge,晨熹霧氣低墜在大運河的上方。

手機彈出十四年前的威尼斯舊相片,舊地重遊的興緻來了。上一次是突然興起,今次亦然,於是都面對臨時找住宿的困難,價錢屬可負擔的全都爆滿。上次十分幸運,在最後一刻,找到八十歐羅一晚的旅館,步行五分鐘到大運河,距聖馬可廣場十五分鐘腳程,如今收費升至四百至五百歐羅,且已滿。尚有空房的酒店,房價遠超預算;最最後,盡用信用卡和旅遊網站的折扣優惠,才找到可以忍痛負擔的酒店。

對岸啡黃色樓宇是下榻酒店,位於橙色的公家渡輪站旁,十分方便。

十四年的分別:那時要處處節制,現在偶然可放鬆一點。

特地重臨十四年住的旅館(後方棕色門),很喜歡旅館外的空地, 一走入來,喧囂的遊人聲即隔絕,不時見本地人閒坐。在咖啡店吃早餐作回憶記念,咖啡和牛角包麻麻,埋單時發現絕非小店價錢。

遊威尼斯,在島上住會好很多。火車站和巴士站附近有住宿,走路可到島,但不覺得較島上便宜很多,惟風景、氣氛相距甚遠。有些人在威尼斯外的Mestre住,巴士、火車每十至十五分鐘一班,惟下車後要走一段路才到島中心或名勝,再加上車程,即使坐公家渡輪,省腳骨力,亦要時間,保守估計,一程交通最少要一小時。若及早計劃妥當,例如非旺季、平日入住,避過節日(如現時是威尼斯雙年展),可在島上找到一百歐羅以下的房間。

正值威尼斯雙年展,各畫廊紛紛舉行展覽。

雖是重遊,除了聖馬可廣場,很多地方都像是初遊。可能因十四年前四日三夜行程中,有一天去了Murano,在島上的時間不多,今次更是選了多條步行路線走遍威尼斯,每次都走一至兩小時,在迂迴的街巷走來走去,有些更是窄得僅夠一個人穿過。該經過一些有故事的建築,但對我來說,走路本身是更大的樂趣,不停繞圈子,看看有千年歷史的城市,一幢幢最多只有五層高的樓房,在多次城市下沉、水位上漲的危機中倖存。

歐洲幾乎已取消全部防疫措施,人們重新享受旅行自由,忘了威尼斯三年前有嚴重水浸。

威尼斯下沉,成因有多個,而且早於六百年前已經有水浸情況出現。研究顯示,威尼斯每年下沉一至兩毫米,二零一九年十一月,威尼斯出現一九六六年以來最嚴重水浸,水位最高達1.87米,八成面積在水中,聖馬可廣場遊人水浸膝蓋的影片,記憶猶新。澳洲電視節目「六十分鐘」訪問威尼斯人,莫不為文物受破壞而心痛,響起次數日益頻繁的水浸警告,令當地人美國大學專家,威尼斯水浸是全球氣候變化的警號,以往百年一遇的嚴重水浸,將會變為一年一度,不止威尼斯,其他沿海城市也受威脅。

看見不少廢棄單位,幾多與水浸有關?抑或是物價貴,居民遷去其他地?當然,也有可能是威尼斯受歡迎程度從沒減退,業主寧可出售圖利。事實上,也看到建築地盤,不過,不知道是修葺,還是改建為新項目的工程。酒店經理Massimo在威尼斯出世,已遷往Mestre居住,祖業已售出,不知改建為酒店或餐廳。他說,威尼斯一個單位的價錢,可在Mestre買到有花園有車位的房子,年輕家庭尤其喜歡,有空間給子女活動。有些島民擔心,本地人口持續減少,威尼斯有天會變為美麗卻空無一人的博物館。

威尼斯市中心一樓單位有個露台花園,不受遊客騷擾,但地下外邊濃密海藻顯示水浸情況,大厦濕氣程度是否成正比?多維修問題?

Massimo說,威尼斯島上人口只有三萬人左右,網上資料則說五萬五千人,全年旅客卻有二千萬至三千萬人。由於島民大多是老人家,太多旅客令他們深覺騷擾。疫症期間,旅客大減,倚賴旅遊業的威尼斯受重創,但居民開心不已,可享回寧靜。不過,今年防疫措施逐步放寛,復活節假期重現遊客大軍,二十四小時內十二萬五千人到訪。

六月初,天色美極,雖然是星期四,聖馬可廣場遊客眾多,St Mark’s Basilica (意大利文: Basilica di San Marco)是焦點。

威尼斯研究多時,因疫情而暫緩的入城費,本月(二零二二年六月)起執行,非過夜旅客需付最多十歐羅,試行六個月後檢討,擬二零二三年起成正式政策。島上過夜的旅客,因要繳付旅客稅,毋須付入城費。據報道,威尼斯還擬限制非過夜旅客人數上限,透過預先售票制度實施,惟至今未找到詳情。

翻查官網https://www.veneziaunica.it/en,未有入城費及相關資料,打算去威尼斯前一日遊的人,記著出發前查清楚,以免不得其門而入。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