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Psyinforest.森林裡的心理師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你對自己的身體有什麼看法? >

Psyinforest.森林裡的心理師
·
·
「身體意象(Body image)是什麼?」

前陣子YouTuber #志祺七七在走鐘獎登場後,因外型與過去的形象截然不同,引起網友熱烈的討論。後來志祺在IG上談及自己過去一直對自己的外貌沒自信,因此希望像以前認真讀書得到好成績一樣,透過努力改變外表讓自己更有自信。沒想到部份網友卻認為他過於膨脹自我,讓他感到有點難過。

看到志祺談論自己對於外表的想法和感受,覺得公眾人物要承受與論壓力真的很不容易。也藉此發現大眾對外表相關議題的重視與好奇,剛好我自己的碩士論文主題跟身體意象有關,因此今天想來談談身體意象的議題。

「身體意象(Body image)是什麼?」

許多心理學的學者都對身體意象進行研究且提出許多概念,其中我自己很喜歡的是 Price(1990)將身體意象區分為三個面向,而這三個面向必須保持如正三角形般的相等位置,才能維持個體對身體意象的滿意:

1.真實的身體(Body reality):指實際存在的身體外型,會受到生理因素的影響。像是身高、體重、膚色五官等。

2.理想的身體(Body ideal):指個人內在希望自己呈現的身體外觀。

3.身體的表象(Body presentation): 指個人於外在環境中表現出的身體,像是穿著打扮及姿勢等。

後續研究則將開始身體意象視為是一種綜合個人對自我身體的評價、認知及行為的態度傾向(Much & Cash, 1997),會受到認知、情感及行為的影響,是一個主觀、包含多向度且會不斷改變的動態概念。

(糟糕,寫到自己論文相關的主題就不小心學術感又出現了! 快停下來...)

我們可以思考看看:

1.我們對自己「理想的身體」和「真實的身體」之間有什麼差距? 

2.這些差距如何影響我們在生活呈現出「身體的表象」?

下次我們就繼續來談談身體意象如何影響著我們,以及身體意象對心理健康可能有什麼影響。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