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de in Italy,中國外勞製造的名牌包包】

黑色星期五又來了,減價季節再次掀起消費狂潮。坊間常有說法,認為名牌奢侈品雖然價錢昂貴,但它們貴在工匠精神,與大眾品牌的流水線商品截然不同。然而,一部阿拉伯半島電視台的臥底紀錄片揭穿了這一說法,顯示出名牌奢侈品背後的殘酷真相:無論如何標榜「意大利製」,許多商品其實都是由廉價勞工製造的。更令人震驚的是,工人每製作一個名牌手袋,只能賺取40歐元(約330港元)。
普拉托:名牌背後的隱藏城市位於托斯卡尼地區的普拉托(Prato),是意大利的一座中型城市,僅有20萬人口,卻擁有龐大的中國移民社群。官方統計顯示,普拉托居民中約十分之一持中國護照,而包括無證移民在內,中國移民總數可能高達4萬人。普拉托以其服裝和皮具製造業聞名,擁有超過3700家由中國移民經營的工廠,承接全球快速時尚品牌和奢侈品品牌的訂單。除了聘用中國移民,這些工廠還僱用了大量來自孟加拉和巴基斯坦的外籍工人。
這次紀錄片的起因,是一批南亞籍工人在過去曾組織工會,要求改善工作條件和薪資。然而,他們的抗爭招致奢侈品牌Montblanc的強硬回應——該品牌立即取消了相關工廠的訂單,導致工人被解聘失業。這些工人發現,Montblanc並未改變其剝削模式,而是將訂單轉移至另一家中國人經營的工廠。在當地工會及國際組織Clean Clothes Campaign的支持下,阿拉伯半島電視台的臥底記者假扮中國投資者,成功潛入這些工廠,揭開了真相。

在中國移民Sofia經營的工廠裡,記者獲悉這裡曾為Gucci製作包袋,現在則承接Montblanc的訂單。儘管意大利法律規定每日標準工時為8小時,Sofia向記者展示了一份「陰陽合約」:合約上標註工時8小時,但實際要求工人每日工作11至12小時,以規避法律並減少稅費。
記者還走訪了另一家意大利人經營的工廠,發現其中竟有另一個中國人開設的小工場。這些中國外勞正在製作Dior手袋,每個手袋僅獲得40歐元的工資,而這些產品在市場上的售價卻高達數千甚至數萬港元。
這次調查也解釋了,為什麼黑色星期五等節日,商家能以六折、四折甚至更低的價格銷售奢侈品,卻仍有利可圖。這是因為這些商品的實際生產成本極低,勞工的報酬僅佔整體成本的一小部分。Sofia甚至坦言,她更偏好僱用中國移民,因為他們「不會維護自身權益,更聽話」,而相比之下,孟加拉和巴基斯坦的工人更有可能爭取自己的勞動保障。

後續
紀錄片還記錄了南亞工人的抗爭行動。他們在原僱主的工廠舉行示威,儘管遭遇警察阻撓,仍成功追回部分工資。然而,他們並未止步於此,而是聯合瑞士及其他歐洲國家的支持者,在Montblanc的店鋪和工廠前發起示威,要求合理賠償並尊重工人組織工會的權利。
當他們在Montblanc總部示威時,瑞士警察以未申請「不反對通知書」為由阻撓,甚至威脅拘捕和罰款。他們隨後前往Montblanc年度股東大會,卻在距會場百呎外遭意大利警察攔截,並被搜身警告。然而,至今Montblanc仍未為其供應鏈中的剝削問題負責。
值得一提,這部紀錄片的導演,是來自香港的李成琳和梁思眾,他們過去在香港為外媒紀錄,拍攝雨傘運動及2019年反送中運動的長紀錄片《血在燒》(If We Burn)等的作品。上年公映時,導演曾透露為了保護底片不被充公,他們秘密將底片運出香港,在海外剪接成四個半小時的紀錄片。
廣告行銷偽術的例子多不勝數,大家知道New Balance的Made in USA,和Boohoo的Made in UK,實際上是出自何方嗎?下次再分享。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 Author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