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子非魚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思考隨筆|從「社會抗議」到「身心療癒」

子非魚
·
·
從對外的「社會抗議」到對內的「身心療癒」,我想這之間的轉變在於是否認為社會能改變?

體認到民主城邦貪腐情狀的哲學家,應該「平靜的生活,並且堅持做自己…他們明白這個世界的其他地方充滿了不對的事物,因此心滿意足地保持讓自己在這一生中不被這些惡事與惡行所染污,然後,在最後,帶著愉悅的平靜與美好的希望,離開這個地方。」哲學變成一趟邁向靈性成就的個人旅程,它也變成一篇獨立於現代社會腐敗價值觀之外的私人宣言。它變成個人神祕主義,或是所謂的自助理論。—《活哲學》

印象中,在《活哲學》也有提到早期的社會運動,轉變成身心靈療癒,其實是同一批人,而在余德慧《生命詩情》前言中寫得更清楚:

這條身心靈運動的本質既非勵志,亦非宗教修行,而是繼六十年代的政治抗議所轉變成精神養生的綜合體。

首先,它不是勵志。身心靈運動從社會抗議轉入內心活化,因此有很強烈的反俗世性格,在理論上,俗世的心靈被稱為Ego(自我),在勵志的脈絡下,「自我」是被肯定的,無論己立或立人,都必須使自我精壯,而精壯的自我成為處事成功的要件。…而這些精壯自我卻是身心靈所批判的,認為「自我」所造就的現實其實是阻礙心靈開發的元兇,人無法獲得心靈本心的認識,正是因為受阻於「自我」的「妄識」。

其次,它不是宗教修行。一般宗教修行以教門的教義為修行的框架,依教奉行。但是身心靈療癒並不遵行任何宗教的教義,雖然身心靈運動者可能會在泰國叢林修行,或者在西藏及其鄰近地區(緬甸、尼泊爾、北印度或不丹)追隨喇嘛古魯,但是他們的論述自由出入於老莊、佛、基督、蘇非之間,他們冥想的論述可以摻和禪的靜坐、道的丹功與天主的冥想,身心靈修練者從不忠於任何宗教的意識型態,也不舉旗迎這拒那,望似聯合國的雜牌軍,其實反而是朝向更自由寬廣的心靈世界。

再者,它不是哲學。身心靈運動的論述全非哲學論述那套語法。表面上身心靈書籍與存在哲學很親近,但是那只是觀念的親合,在根本的意涵是非常不相類的。身心靈書籍不太理會思辨,反而類似宗教文本,對某些觀念大力推展。身心靈書籍論述有非常清楚的選言綜合,他們雖然毫無顧忌地使用哲學家的話,但絕不是去質疑它,而是用來輔助自己的觀點。一般的身心靈哲學也不會參考這些身心靈書籍。—《生命詩情》

這段清晰梳理我的方向,有人問我談的是哲學嗎?我通常回生活哲學。有人問我談的是佛教嗎?我通常回佛法,而不是信仰的佛教。而這些內容通常不是勵志的,而是反俗世的。

雖然這種大雜燴讓我想起奧修、南懷瑾或肯恩‧威爾伯《萬法簡史》,不過以前就發現所謂「整合的途徑」只能浮於世俗層面,例如各宗教、哲學或許都會談及「要慈愛」,但「為何要」則各有不同觀點。例如斷捨離、極簡主義、不消費主義在外觀行為看似相近,但內涵卻不相同。「整合的途徑」最終只能浮於淺層的共同教條戒律:要做什麼、不要做什麼。


回到從對外的「社會抗議」到對內的「身心療癒」,我想這之間的轉變在於是否認為社會能改變?

館長陳之漢 x HonJ 李宏杰-狗官 Corrupt officials

這幾年來 捫心自問到底過的好不好
房價物價一直漲就問你薪水少不少
是不是越來越窮 每天皺著眉頭
他們吃香喝辣的 你三小都沒有—〈狗官〉

其實越研究社會議題與歷史,會發現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而所做的抗爭其實也是社會運作的一部分,就如《黑鏡》中〈一千五百萬個積點〉:

他哭訴制度是多麼不公平,因為評委帶走了自己在現實世界中唯一覺得真實的東西,並向他們表達憤怒。評委並沒有思考他說的話,而是認為他的「表演」很好,讓他創建了自己的電視節目,節目中他可以繼續哭訴現實。他知道自己在沒有服用藥水下神智是清醒的,但卻難以招架誘惑,沒有繼續反對制度而是選擇接受。他在自己的閣樓中,將玻璃片放入絲綢中保存。—〈一千五百萬個積點〉

到最後,我們都知道資本主義有其問題,但卻無法改變,任何反資本主義,只要須金錢交易,終究逃不出資本主義遊戲,例如:公平貿易咖啡真的公平嗎?ESG、碳排是贖罪券嗎?而與其反抗,不如說性價比的理性消費反而助長資本主義,畢竟物美價廉是建立於剝削之上。

資本主義的奇蹟是它在衰落中惡化,但它越是惡化,它越是興旺。—齊澤克

【人民的法槌】社畜救星! 教你如何爭取權益,徹底反抗慣老闆!

或許最後的習得性無助、看清一切的抗爭徒勞、甚至發現自己享受著剝削的利益,憤青高舉人民法槌的手,最終轉向體悟心靈祥和的精神自慰,一方面自我慰藉,另一方面則像犬儒第歐根尼般公開自慰,上演行為藝術(也就是社會運動)。

而在這後資本主義時代,被剝削的韭菜直接躺平不玩了,從「這是我們最後一代,謝謝!」到「下輩子不來了」,無後世代的理性,反而撼動著資本主義,當送走了上一代孑然一身,當在體制內比死亡痛苦時,或許這世代將愉快的享受剩下的積蓄,然後有規劃的、主動的跟世界道別。

乍看之下或許沉重,但卻是理智的選擇,而經由思考生命的有限性,反而從悲觀看似無盡的受苦中,打開樂觀的、有盡頭的、能享受的短暫人生。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