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聊書|《娛樂至死》

雨果.Hugo
·
·
IPFS
·
電視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人觀看。這種媒體的特色是:它必須抑制思想內容,才能迎合收視需求,也就是遷就演藝業的價值觀。

你喜歡看電視嗎?如果剛好是與雨果年齡相仿的讀者(90前段班),你們應該從小也都看了不少的電視節目吧?

我記得小學時期,最期待的就是寒暑假的到來了(如果沒被送去安親班的話),因為在爸媽不在家,奶奶帶著我的情況下,我幾乎可以不受限制,看一整天的卡通影片。不誇張地說,電視陪伴了我走過一段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

不過,雖然電視很好用來打發時間,但它的用途可能也僅止於此了。

我發現,在收視電視節目時,我不太需要去動腦思考,只要癱在沙發上,兩眼直視這個方方正正會發亮的螢幕,照單全收它所傳遞的一切訊息。偶爾,在惱人的廣告跳出來後,我會再按下手中的遙控器跳到另一台節目,「最高效率」來使用電視。

那我獲得了什麼成長嗎?恩?應該就是一些自以為有梗的笑點記得比較多,可以當作同學間茶餘飯後的話題,如此而已了吧?

相較於閱讀,看電視的確沒有讓人靜下心來反思的時刻。

以上是一個普通人對於電視的反思,可說相當單一、淺薄,那麼,已故的知名媒體文化理論家波茲曼,又是如何透過通篇研究,並在《娛樂至死》這本批判思想經典中,挑戰電視的地位,直言不諱地說明電視所帶來的巨大負面影響呢?


這本書在聊些什麼?

在1980年代的美國,幾乎家家戶戶都配有一台電視,闔家收視電視節目成為重要的時光。當時每個人每日收視電視的時間大約落在4至5個小時,相信這個長度絲毫不亞於現代人使用手機的時間。

或許,大家會把電視當作科技進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不過,波茲曼認為,電視不能被視為一種科技,它其實是為一種媒介(medium)

媒介即隱喻

什麼是媒介?媒介就是指傳遞內容的載體,像是書籍、電報廣播、電視等等。

開頭提到,本書作者波茲曼除了是知名的媒體文化理論家,也是媒介環境學(media ecology)的代表人物。

他觀察到許多人類的思維跟行為模式竟然會因為接收媒介的轉變而產生變化。這就好像把同樣一杯水(內容)倒入花瓶、寶特瓶、鋼杯(不同的媒介),水的味道會改變一樣的奇妙。

基於他的老師麥克盧漢所提出的「媒介即訊息」,波茲曼更延伸提出了「媒介即隱喻」。

首先,「媒介即訊息」(The Medium is the massage.)中,訊息的英文應該是拼成messege而非massage(按摩),其實這是當時出版商陰錯陽差打錯字了,沒想到反而更傳神的表達媒介的特性。

媒介會按摩我們的大腦,以重新朔造我們適應內容的方式,書中舉例:

文化是講話的產物,所有溝通媒體卻都會重新改造文化─從繪畫到象形文字,從字母系統到電視皆然。每種媒體都像語言本身,也會就思考、表達或感受提出新的定位,進而造就獨特的論述模式。

如何理解這段話呢?過去在文字尚未被發明前,人類是以口述的方式來傳遞內容,感官上會特別重視聽覺,而在文字出現後,人類開始記述發生的事件,更傾向使用視覺。

然而,波茲曼認為,「訊息」一詞不夠傳神,所以又更近一步提出「媒介即隱喻」(The Medium is the metaphor.),意指我們理解這個世界各種事物的方式,必須透過具有類似特徵的物質去做類比來幫助理解雖然大家各自理解的方式不一樣,但事物的本質是還是一樣的,例如:

光是一種波、語言是一棵樹、上帝是尊貴智者、心靈是知識燭照的黑暗洞穴。

電視是我們的文化認識自己的最主要方式。於是─這就是關鍵要點─電視表現世界的方式,便成為世界應該如何妥當表現的模型。重點不只是娛樂在電視螢光幕上成為所有論述的隱喻,而是離開了螢光幕,娛樂依舊是首要隱喻。

「媒介即訊息」之於「媒介即隱喻」,就如同明喻之於暗喻,而暗喻的力量總是更為強大且無遠弗屆的


從文字中心式思想到圖像中心式思想

人類在過去電報等新型態媒體還沒產生前,只能透過印刷品(書籍)來獲取知識。

印刷品的知識呈現嚴謹且具有強烈的邏輯性,並且內容不容易產生自相矛盾的狀況,但是從電視出現以來,人類的吸收知識的方式逐漸趨向碎片化,思想模式也由文字中心式思想轉變為圖像中心式思想。

如果你在15世紀問路上隨便抓個人詢問他們國家的元首是誰,民眾腦袋首先浮現的應該會是元首的代表作品,而不是那個人的長相。

但若場景拉回現代,我們也隨便拉個路人問同樣的問題,他更有可能先想到元首的長相,而這正是電視媒體為人類的思維帶的巨大轉變。


當教育與電視沾上邊

有許多節目製作人不甘只是讓電視成為一種娛樂的用途,他們看到更加龐大的利益,而開始投入製作其他類型的節目(例如教育、政治等嚴肅話題),試圖讓大眾更加離不開電視。

但是,如果嚴肅的話題原封不動搬到螢幕上,又不參雜娛樂成分,想必根本沒有人想觀賞。使用生動的聲光效果來吸引目光變成一種必要之惡,即便這很可能會將觀眾的注意力從重要的內容中抽離出來。

例如,「咪咪號航海記」是當時在美國投入三百六十五萬美金天價製作的一檔教育型節目,波茲曼是怎麼評價它呢?

「咪咪號航海記」的最大特色是內容顯然都經過精心挑選,只因這些都是最適合電視播映的題材。為什麼「鯨魚和牠們的環境」會成為這麼有趣的課題,竟然要花一整年時間來學習?到頭來學生學到什麼?他們肯定學到一些鯨魚的知識,或許也學到航海和地圖判讀知識,而這些多半可以從其他途徑學得一樣好。最重要的是,他們會學到學習是種娛樂,或講得更明白一點,一切值得學習的,都能夠(而且必須)以娛樂形式呈現。

這樣一來,英文老師就可以要求學生聽搖滾樂來學習八大詞類,社會科老師可以唱歌傳授學生一八一二年戰爭始末,物理課時也可以拿餅乾、T恤當作教具來向學生授課;這些肯定都不會讓學生反感。他們早就料到這些,也已經有充分準備,而且同樣興高采烈的接受他們的政治、宗教、新聞和商務課程。

雨果回想起大學時期修微積分課程時,有一些同學腦筋非常聰明,反應也很迅速,但微積分考試就是怎麼考都考不過,他們深信考不好是因為對微積分沒興趣的關係,為此還去想怎麼把微積分定理、公式編成一首歌曲,以強化學習動機。

相較之下,雨果是資質平庸類型的學生,所以對於老師出的回家作業及習題,就算再多、再難(有些證明題甚至需要寫到兩頁A4紙),我仍會練習到爛熟於心的地步,而練習過程不僅耗費時間,而且異常痛苦。

幸好,我清楚理解在學習一個學科(或技術)的入門,或許用一些有趣的方式去吸引是有效的,但後續功夫有沒有練到家,還是脫離不了刻意練習,所以就沒有去尋求什麼有趣、容易的方式來學習微積分。

這樣堅持去練習的成果如何呢?除了每一次的大考幾乎是滿分或全班最高分外,雨果後來還因為在計量統計學科方面的成績表現優異,而順利申請到校外知名統計學社所提供的獎學金(全系只有一個名額)。

我沒有試圖讓學習變得有趣,因為我知道這樣做效果很有限。

對了,你猜那些想要把公式編成歌曲學習微積分的同學後來如何?

他們連歌曲都也沒有編成......


電視新聞為何要播放音樂?

前面提到教育類型節目搬上電視後,變成一個名符其實的四不像,原先的教育目的不復存在。而在新聞播報這類嚴肅的主題(大地震房屋倒壓死人難不嚴肅嗎?),新聞透過電視呈現後毫無倖存,一樣被演藝、娛樂化。

通常新聞台在播報新聞時,每則新聞之間並無太大的關聯,即便剛剛報導的是世界級的重大天災,但只要主播一句「好,我們現在來看。」就足以將我們還深陷其中的思緒抽離出來,以準備進入下一則新聞設定的情境中。

再來,高顏值的主播、開場和結束的配樂及與新聞本身毫無相關的廣告轟炸等,並不能幫報導加分,反而更使我們的思緒無法產生連貫性。

想想看如果你在閱讀《娛樂至死》時,作者突然提起漢堡王的漢堡真是美味,這是不是很弔詭、也令人無法接受。不過同樣情節出現在電視上,觀眾卻買單,這正是電視不同於印刷品,無法引導人類思考的最佳明證。

身為電視新聞節目製作人,為了遵奉最高原則根據娛樂價值來安排節目,你會為節目挑選音樂主題。電視新聞節目在開場、結束都播放音樂,進行期間也不時插播音樂。我發現,在美國幾乎沒有人認為這種習性很古怪,而我則認為這證明了嚴肅公共論述和娛樂的分野已經模糊不清。

音樂和新聞有什麼關係?為什麼要播放音樂?我想這和戲劇、電影播放音樂的理由是相同的,目的是要誘發一種情緒並為娛樂提供主題。如果沒有音樂,好比當電視節目中斷並插播新聞快報,觀眾就預期有重大事件發生,往後生活或許要受影響了。不過只要有音樂來襯托節目,觀眾就可以安心,沒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事;而且實際上,新聞事件和演戲劇情同樣都和現實沒什麼關連。

新聞節目和正規戲劇表演沒有兩樣,內容安排多半是為了娛樂觀眾。


難道,這股模糊化嚴肅公共論述和娛樂的奇怪風氣真的不可逆轉嗎?後來有電視新聞節目,試圖把新聞中不相關的娛樂元素去除,並透過更為嚴謹、具深度的方式呈現,他們的下場又如何?

「麥克尼爾和雷爾新聞時間」盡心竭力試圖把印刷論述的部分元素帶進電視,這個節目捨棄視覺刺激,內容多能詳盡說明事件始末並納入深度訪談(儘管如此也只有五到十分鐘),每次只報導少數幾件事情,強調背景和連貫性。

然而,麥克尼爾的電視節目拒絕因襲演藝業模式卻付出慘痛代價。按照電視的標準,看這個節目的人太少,只能在幾家公共電視台播出。可以想見,麥克尼爾和雷爾的薪水,加起來也只有丹拉瑟或布羅考的五分之一。

原來是觀眾的選擇助長了這股歪風啊(沒辦法,我看電視就是要放鬆啊,要學習我去看書不就好了?)


電視不適合嚴肅主題的原因:電視不允許人進行思考
「從電視掌握的意義往往是零散、僵化的,比較不能觸類旁通;而從閱讀掌握的比較有可能和我們原有的知識產生聯繫,因此比較可能舉一反三。」

換句話說,從這許多交相稱譽的研究看來,收看電視並不能大幅助長學習,而且培育高層次推論思考的效能也不如印刷式媒體。

電視節目的呈現為什麼總是零散、僵化的呢?本書中就提到電視提出的教育哲學主要有三大戒律

(一)隨時可以加入:
所有電視節目都必須是個完整單元,完全不必具備知識基礎,甚至還不得暗示學習要循序漸進,或說要先扎根才能累積淵博學識。觀眾必須隨時都能切入學習,而且完全不會跟不上進度。

(二)不得心生疑惑:
疑惑必然壓低收視率,觀眾學習時心生疑惑就會轉台,這表示節目中不得出現必須記憶、鑽研、應用的東西。任何資訊、情節或觀念都可以安排得淺顯易懂,因為最重要的是要讓觀眾學得滿意,不是讓他們有長進。

(三)遠遠避開闡釋:
爭執、假定、討論、說理、反駁等傳統理性論述工具,都能把電視變成收音機。所以,電視教學一律藉由動態影像和音樂襯托來講述內容。凡是不能同時以視覺呈現並納入戲劇背景的課程,全都不會在電視上出現。

想像一下,若在一檔節目中,上頭的參與者都在思考,並且時間還很漫長,這樣觀賞起來肯定很詭異,同時你會懷疑,會不會是這段節目忘了做剪輯?顯然播放來賓思考過程勢必會讓節目整體節奏變得太拖。

書中還舉例,美國廣播公司聯播網在1983年播出的一段八十分鐘節目,討論的主題是「核子浩劫可不可能成真?」。波茲曼原本樂觀其成,認為這是該公司試圖挑戰電視能否跨越娛樂的界線,為電視在教育方面做出貢獻。可惜最後結果仍不盡如人意。

一開始,接受訪談的來賓都是各專業領域中極富盛名的專家,但節目限制過短的發言時間(每人一次只有5分鐘可以發言),以及電視媒體強大的畫面呈現能力,使得部分來賓沒在輪到自己發言時忠實表達立場,而是講一些與主題絲毫不相關的話題來吸引觀眾的目光,例如「剛剛午餐吃了什麽」之類的可笑言論。

當專家表現得不像專家,反而更像表演者,表演的能力在電視上某種程度受到關注的力道已經超越了專業價值。習慣看電視的人,他的想法與思維甚至會漸漸不如那些習於閱讀紙書的人,甚至可以說是變得膚淺。

電視媒體完全不適合呈現有深度且嚴肅的內容,它不停製造碎片化的內容以讓大眾更容易買單(思考畢竟是辛苦的),即便是節目過程中跑去上了廁所錯過什麼部分也無須擔心,因為各段落之間幾乎無太大關聯,所以回來之後也能很好地接上。

原來還是觀眾自己決定了電視節目的取向啊!


「我們將毀於我們自身所愛。」

世界最富盛名的「反烏托邦」小說之一的《美麗新世界》,敘述國家政府透過高端科技進行社會控制,雖然人民的生活看似過的富足充裕、衣食無缺,但也因為被大量的娛樂蠱惑心神,整個國家最終在一片歌舞昇平中走向毀滅。

這本書為何翻成娛樂「至」死而非娛樂「致」死?因為波茲曼從不反對娛樂,他寫成這本書並不是說人類因沈溺於娛樂而荒廢本務,因此走向毀滅。反之,他認為娛樂本身是沒有問題的,有問題是電視這個應當也只能是作為娛樂的媒介,卻越俎代庖,試圖取代書本地位,然後傳遞嚴肅的教育、政治及宗教等主題。

電視將自己偽裝成一個博學多聞的人,四處傳達嚴肅的思想,這就好像一個歡樂的小丑,在嚴肅崇高的講台上振振有詞,而台下聽眾還非常買單、甚至聽得不亦樂乎,這是不是很令人感到毛骨悚然?

小丑應該專心做小丑的事就好。


後記:先研究了解後,再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

在那個眾人都沈醉於電視娛樂填補休息時間的「美好」時代,波茲曼用嚴格的角度審視電視的方方面面,這不僅他顯得很討厭,甚至說因此讓他陷於生命危險中也不為過。

但他不是一個作為無法接收新時代產物的守舊派學者在挑電視的毛病,而是當他綜觀歷史上出現過的各種媒體(如印刷品、電報、廣播等),以及透過研究觀察發現電視對人類生活產生的巨變後,他相當憂心。

如果要從這本書在談論的主題框架抽離出來,他所帶給我的啟發更像是:當大家都說這「絕對沒問題」(或是當作看不到),我們更要審慎以待,尤其是在那些在短期間似乎不會造成傷害的事物上時,更是如此。

時至今日,繼電視後又出現了電腦、智慧型手機等功能更全面性且更貼近人類生活的科技產物,許多人甚至已經不再觀看電視,因為電腦、手機具有電視無法提供的主動性探索內容需求及互動性的功能。

我在想,如果波茲曼能活到今天,不知道他會持更正面或更負面的觀點看待智慧型手機這項發明,而我的看法是,任何事物的發明伴隨而來的都不會是非黑即白的影響,也許有的時候好的部分多過不好的部分,但通常不會造成全盤皆贏或皆輸的局面。

電視作為一項媒體,它或許不適合用來表現嚴肅,需要深入思考的話題,但也許可以善用強項:以聲光特效、畫面感去刺激大眾產生對於同一主題在紙書上所無法體驗到的一種整體感受。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書本密密麻麻的文字,就如同不會每個人都喜愛豐富的畫面感。這種狀況下,不同媒體之間是否可以達成互補的效用?

另外,若印刷品在過去是少數權貴才能獲取知識的管道,那麼往正向思考,電視的出現或多或少彌平了菁英份子跟一般民眾的資訊管道落差。

當吸收資訊的高門檻不復存在,每個人都有權利透過電視去探索這個世界,即便後續要從書籍當中去找更完整的內容,也比較不會在無邊無際的文字海中迷失。

無可否認,現代人所面臨的挑戰比電視的時代更加巨大智慧型手機配合網際網路,簡直就是一道能自由通往世界各個角落的任意門,看似方便,其實隱憂極大

當我們上網足跡都被谷歌大神掌握住,我們也交換出稀缺的注意力。大數據將比你還更了解你自己,你所搜尋過的每一個關鍵字,都構築成那最不為人知的自我。

網路媒體絕不會輕易鬆手,他們所丟出每一次的餌都將越來越對你的胃口,持續餵養著你最感興趣的資訊,他們的目的是從你身上獲取更大的利益。而當你掉入這個惡性循環中,你的心智已經被操控了。

科技的發展始終是把雙面刃,雖然我們很難完全斷絕接觸,但至少可以了解運作機制,以及人性的真實面(無論發明者或使用者),這樣才能更安全地使用。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雨果.Hugo現役職業軍人,為臺灣國防的財務健康進行診斷與把關。【公益讀書會】創辦人,致力於分享閱讀的好。這裡有我的「閱讀筆記及社會觀察」。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