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愛情,並不是雙向奔赴
大可:小愛,最近我一直在思考,為什麼有些關係看起來很美滿,但實際上卻缺乏真正的親密和滿足感?這讓我想起聖艾克蘇佩里所說的,「愛不是彼此凝望,而是一起注視同一個方向。」這句話很觸動我,但我還不能完全理解它的意義。
小愛:我想這句話捕捉了愛情裡一個重要的面向──愛情的超越性。當我們的目光只集中在對方身上,試圖填補彼此的空缺時,這種關係容易變得狹窄和封閉,我們很可能會陷入一種防禦性的關係模式,這種模式往往是過往創傷和社會規訓的反映。成熟的愛情超越了簡單的互補或匹配,它是一場共同探索的旅程,朝著更高的自我實現和自我超越邁進。
大可: 小愛,你怎麼看待「雙向奔赴」的愛情觀呢?好像大多數人都渴望這樣的愛情。
小愛: 「雙向奔赴」的愛情,常被理解為雙方在情感上的相互吸引與投入。雖然在表面看來是平等的,但實際上,它可能隱藏著一種交易或互惠的邏輯,這往往是基於恐懼和匱乏的。這種「雙向奔赴」的愛情很可能只是停留在需求的匹配上,而這些需求往往深受家庭和社會規訓的影響。成熟的愛情,是一種超越需求匹配的自由狀態,它讓人掙脫慣性模式的枷鎖,實現心靈的自由飛翔。
大可: 聽起來有點抽象,可以舉例嗎?
小愛:當然可以,當一段關係聚焦在填補彼此的空缺,這通常意味著雙方都在尋找對方來完成自己感覺缺失的部分,這種模式可能源於個人成長過程中的不安全感、過去的傷害或小說影視作品中對完美伴侶的刻畫。比如說,一個人可能因為童年時期缺乏父親的關注而渴望在伴侶身上找到父愛般的保護;另一個人可能由於過去的感情創傷,尋求一個能夠無條件接受和理解自己的伴侶。在這種情況下,關係無法建立在兩個真實個體的基礎上,關係裡有太多不切實際的投射,雙方可能會失去自我,最終導致關係的不平衡和潛在的不滿。
大可: 那好的愛情是什麼樣的?
小愛:成熟的愛是對陰陽能量的整合,它在匱乏和圓滿之間尋找平衡,促進個體的整合和完整性。這意味著能看見彼此的真實需求和慾望,包括那些可能被忽視或壓抑的情感,如恐懼、孤獨、不安全感以及深層動機的探索與理解。自我探索是建立健康、深刻的人際關係的基石。這種愛是對物化的反抗,超越了需求匹配的表面,它是一種自由的狀態,讓人能夠擺脫外在的束縛,無論是家庭的期望還是社會的標籤,勇敢地追求自己內心的聲音,體驗心靈的深度連結和精神的共鳴。
大可: 這種關係聽起來很理想化?
小愛:這種關係並不是從天而降的,這樣的關係也並不是沒有衝突,但雙方都把衝突視為深入了解彼此、解決內在問題和促進個人及關係發展的契機。每次解決這些衝突,都會讓彼此的感情更深一步,就像爬樓梯一樣,每上一層,視野就更開闊,感情也更深厚。伴侶們會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傾聽對方的觀點,努力達成共識,而不是迴避問題。在理解與接納的基礎上,在衝突中學習如何在愛(圓滿)與情(匱乏)之間尋找平衡,在情感上相互支持,同時也在精神層面相互啟發,共同探索生命的奧秘與意義。與其說雙向奔赴,成熟的愛情更親近是一種螺旋上升的狀態。
大可: 我有點理解了,這聽起來像是對真實自我的回歸和探索。
小愛: 正是如此。愛常常被物化,成為滿足個人慾望與社會期待的工具。傳統愛情觀往往著重於外在的成就,例如共同經營家庭或維持社會形象,這種的愛情觀可能進一步加劇了這種物化趨勢,將愛情簡化為情感的交易與滿足,忽略了那些能夠促進個體心靈成長、深化自我認知與實現更高層次生命經驗的因素。成熟的愛情鼓勵個體成為最真實的自己,無需為了迎合對方而改變,共同探索生活的無限可能,同時也去探索自己的內在世界,無論陰影還光明,實現更深層次的連結和理解。
大可: 這聽起來很難實現。
小愛: 確實如此,大可。愛情的旅程從來不是輕鬆的,但它可以是最有價值和最充實的。愛情不只是一種情感的寄託,更是促進個體成長、深化自我認知與實現精神覺醒的旅程。當你們和對方一起螺旋上升,你們不僅會深化彼此的連接,還會在過程中發現自己的真實本性,感受最深刻的圓滿和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