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不服與合拍片之死

一燈大叔
·
·
IPFS
·


有多愛一個人,總是分手後才知道;有多喜歡一個地方,總是離開後才明白。若香港讓你愈來愈看不順眼,試試像我,到北京生活一段時間,你會覺得香港是個天堂。

政治環境、言論自由等大家都懂,不消提。羽絨大衣可以一晚晾乾的乾燥天氣、過份油腻且安全成疑的食品、年年翻倍的樓價、無日無之的堵車......衣食住行的種種,已足夠令人抓狂。

為了工作,光埋怨沒用,還是得積極克服水土不服和思鄉病。

改善生活,先從細節入手。幸好,北京也有不少港式茶餐廳,要吃個菠蘿油、嘆杯凍鴛鴦不算艱難,但一些我們自小習慣的食品,譬如廚師牌雞肉腸、金寶湯、維他奶、出前一丁等,就非得要去專賣進口食品的超市,或透過網上商店訂購。

資訊方面,除了靠「翻牆」上網,也可在茶餐廳看香港報紙,或是安裝可接收香港電視頻道的衛星電視。總之,在香港唾手可得的東西,在這裡都要大費周章才能享用。

最近十年,香港有名氣的導演十居其九北上發展,能克服水土不服的只是小數。香港導演多年來努力拍「合拍片」,試圖融合中港電影文化,可是,即使投資多鉅,演員陣容多強大,結果總是兩不討好--內地觀眾覺得不淪不類,既不像港產,也欠缺受內地觀眾喜歡的元素;香港觀眾更加直接,但凡是中港合拍片,都沒有入場衝動,一律投反對票。

同是香港導演,同是香港大明星,為何在大陸就是不行?曾問過很多北京人,為何不愛看合拍片,他們都有類似的答案:我們都是看港產片長大的,現在的合拍片,一點都沒有「港味」,入場後總是有被騙的感覺!

製作人以為加一兩個內地明星,加點內地橋段,就能讓內地觀眾買單,結果恰恰相反,就是因為加了,反而壞事,反而讓人反感。衣著打扮可以Mix & Match,食物可以Fusion,電影卻是地地道道,純純淨淨才可貴。

寫此文時,《寒戰》在大陸的票房已過了兩億三千萬(註),比去年《竊聽風雲2》的兩億更厲害。

《寒戰》當年開拓了港式警匪片的新面貌


可見,百分百香港口味、香港內容的電影,反而讓香港觀眾看得親切,內地觀眾看得合意。

(註:此文寫於2012年12月,當年《寒戰》為港式警匪片找到一條新的出路 -- 主角們由「西裝骨骨」的警方高層取代了傳統警匪片的「爛仔格」,及後的《使徒行者》及《反貪風暴》系列,多少受到影響,在票房上也接二連三的創出佳績⋯⋯不過,隨着香港警察的形象不斷插水,相信港式警匪片將會成為絕響⋯⋯)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一燈大叔編劇|內容創作人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samsonelight Liker Social: @onelight@liker.social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游牧人生現實版 - 兩年遍遊美國36州

做了多年編劇後 我終於當上主角了

成為數碼遊牧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