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物的體系,我的物件錄 · 第六天

七日書6-為文

依小伴
·
·
IPFS
失了脈絡的解釋都是枉費而淺薄,那是自以為的了解,而不是對話後的理解。

從國小拿過那一次老師的盛讚,往後的年歲我始終沒有放下過對寫作的執念。從國中認識娜妲莉提出的寫作規則,才把自己從升學上的作文規範中脫開身,一些些。在那前後,用了各種不同的紙張、本子、筆、墨色,也嘗試過各種的寫作法,那是一路以來的累積。內容從家庭、閱讀心得、觀影心得、樂曲介紹,甚至還有經文。這樣的紀錄,那一路都是我對自己所求的深刻探問,問我今日找到更難安定身心的生活方式了嗎?

在玻璃櫥窗裡,會有從少時到現在的個是本子擺放,散落在活頁紙上的字跡會裝在無印良品的牛皮色或黑色紙板的活頁夾裡。也許燈光是一點的微黃,展示在一個木質的空間、讓人感到日常溫暖安寧的一面。為什麼要從少時排起?畢竟現在就是由它們所築起,認識一項事務必先從脈絡看起。失了脈絡的解釋都是枉費而淺薄,那是自以為的了解,而不是對話後的理解。

從少時,會為了地冥、人覺的逝去而難過,也真心的喜歡,試圖就自己的理解介紹布袋戲的樂曲,像是對地冥的地獄魔幻師的描寫。到如今的手札中,有許多我與他的故事,那些開闊的了環境而遭遇到的截然不同的人事物,思考得更多、感受得更深,還有對現世所有的惶惑,以及少數,偶一為之的敘事創作。

這樣的展示,是以我的人生故事一一進行展露。看見的是環境的遷移,人事的轉變。我在想,它們會展示出我在思考或文字組織的能力嗎?我會自己駐足在它們面前時,發現了什麼可以應用在今天,肯定自己的線索嗎?或者,就這樣覷著一路走過的這些時間,看看它們蒼茫的痕跡,我又從中捕捉了一些什麼?

博物館的館藏總保有彈性變動,會不會有一天我也有機會和他館進行聯展?叩問的旅程待續,展覽藏品永保生氣。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